定军山战役的经过和结果..

我要详细资料 谢谢```

  定军山在勉县城南十公里,海拔880米。汉中在四川盆地中围绕汉中地区还有一个小盆地,勉县在汉中盆地的西侧,他的北部是秦岭的天荡山,道路狭窄,不适合大部队作战。西部城镇外五公里有一条流入汉水的白马河,河边有山,曰白马山,山下有一关隘,就是古代的阳平关遗址。南部东西流向是汉水,但流量不大,形不成阻碍。越过汉水就是定军山脉,延绵二十余里。勉县东部连到汉中是平原。在北面勉县和汉中大约中间距离的秦岭山口石门镇,是古代褒斜栈道和陈仓栈道的入口。阳平关西出是陕西去四川的唯一通道,现在诸葛亮祠门前的古辕门还保留一段大青石路面,就是原来去四川道路的遗址。

  正是他三面濒山,一面临水有利的地形,古人总结勉县,或者说阳平关是“西控川蜀,北通秦陇”。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率兵10万,攻取徽县、凤县后,开始进军张鲁统治的汉中。

  此时刘备在干什么呢?由于同东吴的荆州领土纠纷,刘备和孙权哥俩正横刀跃马,互不相让准备厮杀呢。

  张鲁哪是曹操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就俯首称臣。曹操占据了极为有利的位置,在四川盆地嵌入一个楔子,成都一日数惊。

  临到刘备遭罪了,他现在腹背受敌,同孙权不能在较劲了,先让出荆州一半,达成停战协议,赶紧撤兵。

  孙权是兵马未动,先得了一半土地,自然愿意和解。

  现在三方最不利的是刘备,曹操的谋士也极力怂恿乘刘备在四川立足未稳时继续进军,但曹操的答复是;“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他留下夏侯渊、张郃,带领大军北返。

  曹操是否真的错过了一举收复蜀地的机会呢?这个问题历来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曹操确实错过了大好时机,属于战略性决策失误。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曹操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以当时的兵力和战役准备,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攻蜀成功。

  但问题是在吴、蜀两国中,蜀国的攻击性最强,好战性最大,汉中的桥头堡能压其锐气。有汉中存在,就如同在刘备头上悬这一把斯摩达克剑,就不会有后来的诸葛亮六出祁山。所以按着效费比计算曹操是决不能退出汉中的。

  那曹操为什么撤回呢?他一个担心东吴在淮河闹事,屁股后面着火。二是担心蜀道艰难,打仗、后勤均艰辛。三是现在力量还不足。四是朝中还不稳定。

  但这一切通过时间可以改变,而刘备是在三年后才进攻的阳平关,战争又打了一年,四年的时间还巩固不好吗?四年时间就再抽不出兵力吗?这就于理说不通了。

  三年后的219年,刘备养足了精神,开始向北扩充领地。先派张飞、马超进攻甘肃南部,解除后顾之忧。刘备亲点大军,以法正为参谋,进攻阳平关。

  战争在阳平关下打了一年,夏侯渊就是死守,刘备无可奈何,全部带来的军队都粘在阳平关,没办法,直向坐镇成都的诸葛亮要援兵。

  这时曹操在干什么呢,他也亲点大军,到了西安,准备支援夏侯渊。因为当时曹彰带领军队在乌丸进行战争,不知胜负如何,他也挂念,要等到有了胜利消息才脱身南下。而且汉中两军相持打个平手,暂时也没什么危险,便在西安停滞不前。

  夏侯渊军事部署上主要以阳平关为主,双方的战事也主要在此进行。但夏侯渊从军事需要出发,在定军山安排一支警戒部队,我在前面已介绍了勉县周围的地理条件,好多人由于地理条件不清楚,对战争的过程就模糊了。

  由于定军山的地理位置,夏侯渊在此安排军队是正确的。他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与阳平关十余里,起到犄角之势,相互支援。再一个阳平关以北秦岭道路崎岖。南面越过汉水,在定军山下是盆地,而且是阳平关的侧后,越过定军山,可以到达汉中,他起到保卫侧翼和汉中的作用。

  《先主传》是这样描述定军山战斗的;“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山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

  而《夏侯渊传》又是一种表述:“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

  按《先主传》是说刘备军南渡沔水(汉水)在定军山作营,夏侯渊将兵来争,刘备命黄忠乘高鼓噪攻破夏侯渊军,斩夏侯渊。
  而按《夏侯渊传》则是刘备烧毁夏侯渊军营外围的鹿角,夏侯渊领少数兵力去补鹿角,遭到偷袭战死。好像相互矛盾,到底哪一种对呢?历史上没有详细说明。但你到了现场,一切都明白了。

  在汉水南岸到定军山脚下,是一片宽达数公里的开阔地,诸葛亮就是在这里训练军队北伐的,他去世后也埋在此地。而定军山在此前指的是一条山脉,不是单指哪一座山。

  夏侯渊在此必须有警戒部队,但决不是主力部队。在定军山脉中有一座山,山南有天然锅底形大洼,周长1.5公里,这就是史称“可屯万兵”的“仰天洼”,前临汉水。夏侯渊就在山下扎寨,并占领了山上有平地,利于屯兵的“仰天洼”。

  刘备在阳平关与夏侯渊死掐一年无果的情况下,南渡汉水,来到定军山下,这就是“南渡沔水,缘山稍前。”在挨着“仰天洼”的西北面,还有一制高点,名卧牛山,此山比仰天洼略高一点,但致命的是两山极近,喊话都能听到,由于卧牛山略高,仰天洼的夏侯渊警戒部队在山上的行动一清二楚。刘备到此就抢占领了卧牛山,这就是“於定军山势作营。”

  刘备在山上遍插旗帜,以杖军威,现在山上插旗石孔遗迹还在,所以以后当地人改叫此山为插旗山。刘备的到来,也迫使夏侯渊将军队主力向定军山移动,这就有了刘备军队冲击定军山营寨的举动和夏侯渊的被迫决战。

  由于定军山是一个山脉,夏侯渊不可能将所有山头都占了,附近山头只能放些游哨。他先占的山头利于驻军,但刘备在抢占插旗山(卧牛山),居高临下,能看到自己军营的一举一动是夏侯渊不能容忍的。这就有史书上描述的夏侯渊攻山,“黄忠乘高鼓噪攻破夏侯渊军”,最后从山上追打到山下,在两山之间的走马谷全歼了夏侯渊的部队。

  本来刘备是攻,利在速决。夏侯渊在守,以逸待劳。所以战争拖延了一年。定军山战役刘备越过汉水,进攻阳平关的侧翼,打乱了夏侯渊的军事部署。由于夏侯渊未料到刘备能占领插旗山,双方位置进行了转换,刘备变成主动,夏侯渊变成进攻,以己之短攻其所长,这是兵家大忌。

  夏侯渊被斩,张郃继帅印,但以支撑不住了,只得退出汉中,此时曹操的大军才姗姗来迟。

  主客的位置变了,曹操只得驻军勉县北面秦岭的天荡山。刘备采取避免主力决战,安排赵云、黄忠袭击曹操粮草的战略。

  诸葛亮北伐司马懿也是采取这种战略。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谁背靠秦岭,谁的后勤就是软肋。曹操坚持一段时间,后勤跟不上,只得撤回西安。

  定军山战役的后果是刘备得四川地利,有了坚固的基地,最后确立三国的鼎足之势。在占领汉中不久,刘备就在此称王,现在勉县还有一处刘备称王设坛的遗址。而诸葛亮更看好这块地方,在此设立了进攻魏国的前进基地。

  而曹操丢掉汉中的后果是被迫在西安到甘肃南部的漫长防线上,重兵防守,并在以后的数年里接受诸葛亮神出鬼没的冲击,不得安宁。

  正是汉中的丢失,使魏国在诸葛亮在世时,开始处于守势。定军山战役使曹操失去了汉中的控制权,这肯定是他战略上的失误。

  这个够详细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