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时候是什么历史背景

如题所述

二十世纪初的清政府是软弱无能的,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由于腐败无能,一再妥协退让,先后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既不能保护自己的子民,又不敢得罪外国洋人,在制止双方的冲突中没有做不到公正,又没有约束力,致使矛盾升级,酿成大祸。

周恩来耳闻目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我们国家,霸占中国领土,还让中国赔款。国内局势混乱,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常常在中国人自己的领土上被外国人欺负,却都敢怒不敢言。

扩展资料

幼年童年时期的家庭变故使周恩来比同龄人更早成熟。外祖父、小叔父相继过世,后来生母万氏因操劳过度35岁因肺痨去世。不久养母陈氏也因病去世,10岁时的周恩来已经“佐理家务,井然有序”。

童年生活的艰辛促使他要改变现状。到了父辈,家庭开始中衰,父亲做文书常年在外不回家,入不敷出。童年生活的艰辛较早地让周恩来体谅到父辈的不易,没钱维持正常生活的艰辛也让他较早地懂得了家里的柴米油盐来之不易,过上好日子的朴素想法在少年周恩来的心里扎下了根。

四位女性的早期教育让他知书明礼。生母万氏、养母陈氏、乳母蒋氏和八婶母杨氏,对周恩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基本生活能力、处世经验、人生观的形成,性格的养成到对社会的看法都有很大帮助。

参观关公祠和日俄战争遗址让他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养母给他讲解关天培抗英为国捐躯的故事,让少年周恩来对民族英雄产生崇敬之情。东北上学期间,参观日俄战争遗址,听当地老人讲述日俄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饱受的苦难,让他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被侵略、国破家亡的道理。在他幼小心灵里萌生了为中华崛起、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豪情壮志。

到东北上学接受西学教育,思想受到启蒙。周恩来小时候在淮安,除了得到养母陈氏的文化教育外,还在私塾读书学文化,到东北求学开始接触西学。到东北上学,让周恩来开阔了眼界,知道了外国的一些情况,也初步看到了国弱民穷受欺凌的国内现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9
当时的背景是辛亥革命爆发。

辛亥革命爆发后,周恩来带头剪去辫子,并接触进步书籍,他读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书和同盟会的杂志,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无论是章太炎难懂的古体文,还是梁启超的近体文,周恩来都认真阅读。虽然进步刊物的思想侧重各有不同,但朴素爱国的道理是一脉相承的。周恩来的眼界随着阅读拓宽,思想得到升华,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当其他同学还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念书时,周恩来已经明确地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6
当时正处清末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主权被列强屡遭践踏的历史背景下多少仁人苦苦探索救国图兴的道路。

当时周通过耳闻目然的所见所闻及当时富有忧患和爱国意识的老师宣传教育使其明白了,只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家强盛个人才有最好的出路;更懂得了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正因为如此既然要拯救国家就要真才实学的本领才行。而最实际的问题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为实现未来的报国志向、理想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把完成学业与坚定的报国志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有了既现实有远大的目标,并从现实生活中的身边做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25
3826位粉丝
二十世纪初的清政府是软弱无能的,从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由于腐败无能,一再妥协退让,先后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既不能保护自己的子民,又不敢得罪外国洋人,在制止双方的冲突中没有做不到公正,又没有约束力,致使矛盾升级,酿成大祸。
周恩来耳闻目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我们国家,霸占中国领土,还让中国赔款。国内局势混乱,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常常在中国人自己的领土上被外国人欺负,却都敢怒不敢言。
扩展资料
幼年童年时期的家庭变故使周恩来比同龄人更早成熟。外祖父、小叔父相继过世,后来生母万氏因操劳过度35岁因肺痨去世。不久养母陈氏也因病去世,10岁时的周恩来已经“佐理家务,”。
童年生活的艰辛促使他要改变现状。到了父辈,家庭开始中衰,父亲做文书常年在外不回家,入不敷出。童年生活的艰辛较早地让周恩来体谅到父辈的不易,没钱维持正常生活的艰辛也让他较早地懂得了家里的柴米油盐来之不易,过上好日子的朴素想法在少年周恩来的心里扎下了根。
四位女性的早期教育让他知书明礼。生母万氏、养母陈氏、乳母蒋氏和八婶母杨氏,对周恩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基本生活能力、处世经验、人生观的形成,性格的养成到对社会的看法都有很大帮助。
参观关公祠和日俄战争遗址让他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养母给他讲解关天培抗英为国捐躯的故事,让少年周恩来对民族英雄产生崇敬之情。东北上学期间,参观日俄战争遗址,听当地老人讲述日俄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饱受的苦难,让他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被侵略、国破家亡的道理。在他幼小心灵里萌生了为中华崛起、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豪情壮志。
到东北上学接受西学教育,思想受到启蒙。周恩来小时候在淮安,除了得到养母陈氏的文化教育外,还在私塾读书学文化,到东北求学开始接触西学。到东北上学,让周恩来开阔了眼界,知道了外国的一些情况,也初步看到了国弱民穷受欺凌的国内现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编辑于 2019-03-13
展开剩余66%
提交成功!
感谢你的认可,不表个态再走吗?
评论
查看全部8个回答
杂志订阅-杂志订阅商城
根据文中提到的中国近代史为您推荐
杂志订阅11.11活动,特价4.8折起,上万种产品选择,订杂志请选择杂志订阅订阅平台,一对一服务。
上海棕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告
樊登读书 倡导"全民读书"的先驱者
根据基础教育相关内容为您推荐
樊登读书 樊登读书会通过图文。音频。视频三种解读方式,对热门书籍进行精华解读,1200万+的人都在使用樊登读书,您还在等什么?即刻成为樊登读书VIP
上海言悠文化传播服务中心广告
第4个回答  2011-12-07
当时正处清末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主权被列强屡遭践踏的历史背景下多少仁人苦苦探索救国图兴的道路。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