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原来是方言,为何“姥姥”会战胜“外婆”?

如题所述

有网友爆料称,在上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中,《打碗碗花》这课课文中,原文中的“外婆”全部改成了“姥姥”。至于改动的原因,也有网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的答复:“姥姥”是普通话语词汇,“外婆”属方言。

那么,据此就可以说明"姥姥"战胜"外婆"了吗?

恐怕也未必。

第一,上海市教委改动的初衷也是出于好意。

上海市教委之所以把课本中的"外婆"全部改为"姥姥",估计也是本着让孩子们学到纯正的普通话的目的,毕竟由于地域差异,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想要学好以北京官话为基础的普通话,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南北方之间,对于一些称呼用语也有非常大的区别。所以上海市教委也可以说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普通话能够标准一些,也可谓煞费苦心。

虽然初衷是好的,但也许前期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得还不够到位,才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南方的网友对"外婆"是方言的说法也并不买账。

第二,这样的改动不一定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此新闻一曝出,也有网友查阅了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的《北京方言词典》,里面"外婆"也是用来解释"姥姥"的一个词条。并因此认为,外婆并不是方言而是普通话,因为在词典中是不能用方言解释方言的,除非方言已经成为了通用语;并且他还认为如果非得说"外婆"是方言,那么姥姥本来也是方言,或者说既是方言,也是普通话。如果说因为“外婆”不能进教材,那么“姥姥”也未必合适。

并且,语文课本里面选录的文章,也难免会带有作者本人家乡语言的特点,有时候这也是许多名篇名作的出彩之处,又不是非常严肃权威的法律条文,也没有必要非得整齐划一。如果那样,反而失去了语言和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和艺术美感。


我是香草珠儿,

心理成长,心灵提升,我们一路同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2

也不能说是“姥姥”战胜“外婆”,在中国的不同地域叫法不同。

01 乌龙更改

事出乌龙,沪教版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中的原著的“外婆”被出版社改为“姥姥”,这一改,引发大众一片哗然和热议。

不得不说,出版社犯了很低级的错误,说是为了教学任务而更改,不过这方法也太不地道了吧,一是不尊重原著作者,二是不尊重地域文化。

把“外婆”改为“姥姥”,这让本身就处于中国南方的大上海的广大群众接受不了,更何况是南方的其它地区的人。

02 地域差异

从地理上来看,中国很大,南和北,东和西的差异也很大,不仅是语言、文化、习俗,都很不一样。

对于妈妈母亲的称呼,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一般都习惯叫成外婆,有一首流行歌曲名就叫《外婆的澎湖湾》,然而在中国的北方地区,一般都习惯叫成是姥姥。

这就是长期的地域文化差异,语言称呼上面的不同。

03 流行程度

一般,北方人的性格,比如东北人,就是比较外向,爱说,爱唠嗑,所以无论是在娱乐圈,还是在其它行业,都可以看到他们滔滔不绝,加上他们带上小孩儿上电视综艺节目真人秀等,就常听到叫,姥姥、姥姥的。

这无形中就然大家觉得习以为常,听着叫为“外婆”为“姥姥”也都一样。

所以,无论“外婆”是不是方言,这只是不同地区语言文化习惯的一部分,我们都应该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喜欢请点赞、评论、转发和关注,也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罗伯,谢谢!

第2个回答  2018-06-22

作为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我们这边一直都是叫“外婆”的啊。说“外婆”是方言,估计一大票南方人要不同意了。

我印象里,“姥姥”一直是北方人的叫法,尤其是东北,“姥姥”、“姥爷”经常在小品中听到。我之前还以为“姥姥”是北方方言呢,没想到“外婆”变成方言了。

好吧好吧,不过就算“外婆”被定义成方言,我也不会改变叫法的。

而且,如果真的要改称呼,总觉得有点别扭,比如著名的“外婆家”餐厅,按照新闻上说的那样,岂不是要叫“姥姥家”了?还有著名歌谣《外婆的澎湖湾》是不是也要叫《姥姥的澎湖湾》?

哈哈,真是不改不知道,一改全变味了。

说起来南北差异也是一大中国特色文化,南方同学和北方同学真的要一争高下的话,估计能打起来。

比如豆腐脑是吃甜的还是咸的,我吃了二十多年的甜豆腐脑,当我第一次知道豆腐脑还能加辣椒酱的时候,下巴都惊掉了。而我那位北方朋友则一脸见怪不怪地看着我,“我们老家从来不吃甜的豆腐脑,都是吃咸的。”

就还蛮有趣的,而且在北方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我尝了一口咸豆腐脑,味道怪怪的,但不至于说不能吃,只是没吃过,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不排斥,也不会推荐。

就像这次的“外婆”变“姥姥”事件,我也不会强烈抵触,但也不会就此默认,该怎么称呼还是怎么称呼。

第3个回答  2018-06-22

姥姥,是北方话中的外祖母。南方广东,湖南一带把曾祖母称为姥姥。英文中与祖母称呼无异,母亲的父母又称为外祖父母,外公、外婆。不同的地方及方言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有不同的称谓,其中“外婆”与“姥姥”用得最多。那“姥姥”为什么会战胜“外婆”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北方人称姥姥,就是我们南方人称的外婆,虽然只是称谓不同,但由于我国从建国以来大力推文普通话,而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南方人不但学会了普通话,还学习了北方人的一些习惯用语,包括姥姥的用法。所以现在全国上下,用姥姥来称谓妈妈的母亲的人就多了,把南方人原来习惯用的外婆丢在了一边。

第二、外婆或外公这称谓里的“外”字太刺眼了。都是自已的长辈,一个是父亲这边的,一个是母亲这边的,为什么就要分内外呢?作为母亲这边的长辈,当然不喜欢被孙子叫外公或外婆了。那显得不亲,很见外的样子。如果叫姥姥就不样了,去除了外字,听起来舒服多了。

第三、叫外婆没有那么顺口,叫姥姥比较顺口。现实生活中许多词语之所以能被人接受或广范运用,除了要考虑它的意思,还要考虑它说起来是否顺口,就像我们给人取名字一样,顺口的名字才好听,好用。

“外婆”一词在不知觉中成了“方言”它被“姥姥”战胜,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是文化发展的潮流,是好事,我也喜欢用姥姥叫我的外婆,虽然她离开我许久了。

第4个回答  2018-06-22

“外婆”是江浙一带是孩子对母亲的母亲称呼,带有浓浓的水乡特色。年轻的父母都需要工作,所以一般是由父母的长一辈来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母亲一方担负这个责任的更多些,所以外婆叫起来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很多餐饮品牌都是以此命名,比如“外婆家”、“外婆米线”,也有以外婆命名的地方,“外婆桥”......

不过我外婆是很反对我称呼她为外婆的,理由是“外婆外婆,外头人”,所以我一直称她为“好婆”,和父亲的母亲一个称呼。当然扯远了,无论怎么叫,我都不会叫姥姥。不知道是受了什么文学题材的影响,总感觉“姥姥”这个称呼带着一股子乡土气息。那些脸孔黝黑、满脸褶子,双手泥巴的粗壮妇女才应该叫姥姥;而我们南方小巧玲珑、皮肤白皙的女性长者就应该被称为外婆。外婆代表着一种品味、一种精致的生活态度。

关于题目所说的“姥姥”这个称呼会战胜“外婆”,有可能是现在幼儿园、小学都是普通话教育,地方方言越用越少。姥姥作为普通话的标准称呼,也就被一些刻板的教育部门负责人编写进学校教材。但出于对“外婆”的感情,很多人都非常反对把教材里的“外婆”改为姥姥,毕竟“外婆”这个称呼是从小喊到大的,有着深厚的感情。

说起方言,姥姥也是一种方言,只是在北方地区普遍被使用。这样简单粗暴地在所有教材中用“姥姥”这个称呼来取代“外婆”显然是有损南方人民的阶级感情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