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

如题所述

阅读教学,历来就是中小学语文教学整体中的重点、难点和弱点。怎样才能普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这使每一个语文教学界的有识之士都为之深深地思考。
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决定了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生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人”决定着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所以我认为要想走出阅读教学的低谷,冲破阅读教学的瓶颈,必须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充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呢?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案例中加以着手具体分析:
一、尊重个性,突出主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对学生的“不同见解”应不断地加以正确评价,使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得到加强。
我在燕联小学实习期间,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期第五册《小兴安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在教完这篇课文后,我叫大家闭上眼睛,并放上一首动听的曲子,动情地说:“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鼓起你们的小嘴,你们就是在小兴安岭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让我们一起飞起来,飞吧!飞到你想的地方”。
教室里像开锅了的水,学生们 和老师一起张开双手开心地“自由飞翔”。
我并没有因为有人听课而整顿班级秩序,反而开始了现场采访。
“我是森林电视台的小记者,想采访采访同学飞到了哪些地方,那儿风景怎样?会不会比小兴安岭更加美丽富饶呢?”
然后一一采访了许多同学,同学们思想活跃,“飞”到了许多老师们都没想到的地方,他们把那些美景一一描绘出来,成为一篇华美的文章。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当的只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活动的促进者。我充分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是我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放飞想象,积极思考,使他们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我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努力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在一个刻板呆涝的课堂氛围中,尽量做到了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气氛,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闪烁的童心,张扬的个性!这样的教学设计“珍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们敢于积极思考,发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允许质疑,鼓励批判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就要求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甚至批判的勇气,并对学生的质疑,批判有一个积极合理的评价。
我曾在燕联中心小学实习期间,听了我校实习生罗骤所上的一堂公开课,她所执教的是《狐狸和乌鸦》(人教版三册),她让学生评价评价狐狸和乌鸦谁好谁不好,鼓励大胆质疑。并给有创新见解的学生现场加星。
“文中的狐狸和乌鸦你们喜不喜欢呢?”
“都不喜欢”大家齐刷刷地举起小手!
“但是老师却很喜欢他们!”
同学们感到莫名惊讶
“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能说出他们优秀的,我将给予一颗星的奖励。”
听说要加星,孩子们的眼睛立即放光,
经过一阵热烈的讨论,不过学生举起了小手。
“我喜欢狐狸,因为他很聪明,它的食物是用智慧换来的。”
“我喜欢乌鸦,因为他很勤劳,它的食物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得来的,不象狐狸那样狡猾,不劳而获。”
“我喜欢乌鸦,因为我觉得它不是真那么傻,它是愿意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
在教学中,罗老师允许质疑,鼓励批判的做法,是一种教学体制的创新,她充分地尊重了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一个个看似荒唐的看法无不渗透着孩子们的真知灼见。
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即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罗老师真正认识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真正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放飞思维,激发想象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是无限的,它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象,就谈不上创新。阅读教学中,老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堂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会学习。”要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条件,放飞学生的思维。
我曾在长沙听过这样一堂公开课,教师在教学《诚实和信任》一课时,抓住“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一句放飞学生的思维“能见度过么差,四周又我一个人,当时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其中,有一个小男孩的回答使我记忆犹新,“我决定和作者一样留下字条,并设法把小红车推出停车线。”
把小红车推出停车线--当时我都没想到、教材的编写恐怕也未想到!
当教师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回答:“因为能见度很低,把小红车推出停车线可以避免后面的车子再撞上它!”
如果说给车主留下字条是诚实的话,那么把车子推出停车线则体现了一种责任,一种人文关怀。
全时全师生都为之鼓掌,全班掌声雷动。
在教学中,教师做到了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了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真正做到了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重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思维,突出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此堂课强调出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己建构起来做到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做到了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放飞思维,激发想象,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的局限,实现认识能力的突破和飞跃。
四、培养兴趣,引导探究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明确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初中中学习、运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我校实习生杨春仟同学在燕联中心小学实习期间,我听了他的最后一堂课,当时他所执教的是《蟋蟀的住宅》(人教版),课内他借助教材,让学生说一说蟋蟀的生活习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说一说其它动物的生活习性等。
下课前,杨老师拿出一个写好自己姓名,地址的信封动情地说:
“同学们,上完这一课老师就要离开你们了。临走时老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你们能给老师写信,告诉老师你的探索动物们的收获。”探索中如果遇到疑难也请告诉老师。老师知道就告诉你们,老师不知道就帮你请教别人后再告诉你。
“如果有一天,你探索中发现的问题老师解答不了,请教所有的人,他人都解答不了,那么,恭喜你--你一定有一个十分了不起的发现!世界科学史上将写下你的名字!”
我不知道学生是否能给杨老师写信,但我知道这个设计好定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去探究长自然的奥秘,法布尔,达尔文就在这些孩子当中。
尊重个性,诱导求异--允许质疑,鼓励批判--放飞思维,激发想象--培养兴趣,引导探究,阅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尊重了他们的个性,激发起了学生认知新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不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新问题新知识。给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让他们的心灵自由飞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