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特点

如题所述

区域经济合作近年呈现加速发展趋势。自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以来,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步伐显著加快。据WTO数据,截至2004年1月,在向WTO通报的293个区域经济合作安排中,WTO成立后通报的占58%;在运作的197个区域经济合作安排中,WTO成立后的占四分之一。WTO成立前,全球每年大约成立三至四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而WTO成立后,平均每年成立15个。区域经济合作的加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关。一方面,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成员国增强了对全球化风险的应对和抵御能力,有效缓解了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由于WTO成员众多,且经济发展阶段、贸易政策存在差异,达成共识难度较大,而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活的选择,允许成员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确定合作领域和方式。合作内容已超越关税减让,广泛涉及投资、竞争政策、服务贸易、环境、劳动力等领域,这些往往是多边框架难以包括的。一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不仅是自由贸易区,还向关税同盟甚至货币联盟发展,如欧盟便强调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
跨区域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热点。起初,区域经济合作主要在有地缘优势的相邻国家和地区之间展开,例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盟(EU)和东盟(ASEAN)。但随着合作的深入,资源逐渐稀缺,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使得跨洲经济交流变得更加便利。据WTO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约三分之一的区域贸易安排为跨洲合作。例如,欧盟与墨西哥、南非、拉美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等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美国与约旦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截至2003年底,已运作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约占全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5%,但正在签署或谈判的占1/3,有意向的占超过40%,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WTO的146个成员中,已有65个加入或正在商签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双边经济合作虽然仍是热点,但多边的区域经济合作影响力日益增强。2003年,运行中的双边区域经济合作占80%,而90%的谈判都在双边之间进行。尽管多边合作组织数量不多,但影响力日益扩大,并呈现扩张趋势。2004年5月,欧盟迎来第六次扩张,成员国从15个增加到25个,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20%,GDP占世界的1/4。在美洲,美国推动下,34个美洲国家计划2005年1月1日成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东盟从5国扩大到10国,并与多个国家进行谈判。区域经济合作也呈现出复杂的组织形式,包括经济体加入现有组织、新的合作组织的形成,以及两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合并。
亚洲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热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合作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西欧和北美起步早、发展快,而亚洲起步晚,区域内优惠贸易比重最小。但近年来,随着亚洲特别是东亚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升,国家间对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亚洲迅速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热点。亚洲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及与其他洲的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谈判正在启动。
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了区内贸易和投资的内敛趋势。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便利化措施,内部贸易和投资优于外部,导致产业结构的优化重组,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区域性国际市场。贸易和投资创造及转移效应使得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动迅速增长,并呈现排他性的“内敛”趋势。如欧盟对外投资的1/3在成员国之间,美国近五分之一的外投资集中在加拿大,加拿大近1/3的外投资在美国。在区内贸易方面,除欧盟外,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区内贸易比重呈上升趋势。未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在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竞争中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