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字在文言文翻译

如题所述

1. 文言文中“乎”字的解释有: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句:天下事有难易乎?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然,胡不己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若毒之乎?君将哀而生之乎?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齐人固盗乎?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壮士,能复饮乎?技盖至此乎?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句:孰为汝多知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而衣之交尚弯销不相欺,况在国乎?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非仁木乎?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例句: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忽乎吾将行兮。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句:日食饮得无衰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⑸同“于”。例句: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吾尝疑乎是。歼闹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颓然乎其间。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亦无怪乎其私之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盖进乎技矣。王变乎色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依乎天理,批大 ,导大 。以吾一日长乎尔。摄乎大国之间。异乎三子者之撰。浴乎沂。幽独处乎山中。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句: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无以,则王乎?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句:于是乎书。
2. 文言文中的“乎”字用法:
乎 hū 【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声音上扬,下面的符号表示舒气。“乎”是“呼”的本字。当“乎”借作语气词、介词用之后,就另造了一个从“口”的形声字“呼”。本义:吐气)
同本义〖exhale〗
“呼”的古字。呼唤;召唤〖call〗。如:乎号
【语】
表示疑问或反诘
汝识之乎?——苏轼《石钟山记》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近者大乎。——《列子·汤问》
远者凉乎。
汝多知乎。
污其行乎。——《后汉书·列女传》
断斯织乎。
不亦精乎。
相当于“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可乎。——《列子·汤氏念问》
不闻藏书者乎。——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天下事有难易乎?——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学有难易乎。
表示感叹语气或呼告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
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左传》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贤人乎,贤人乎!非质有其内,恶能用之哉?——《史记》
有甚是者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乎。——清·袁枚《祭妹文》
人乎。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左传》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国志·诸葛亮传》
得无苦贫乎。——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
表示肯定语气
故曰:“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韩非子》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舒缓语气,引人注意下文。如:大家认识一致以后,于是乎就大干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斗志,一是斗胆
3.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几个。下面我把首选的古汉语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并打给你。
而 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
连词。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⒎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⒏如果。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四助词,跟“上”、“下”、“来”、“往”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或范围等,可译为“以”。例如:《图画》:“古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
⒈相当于“之”。例如:《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⒉表语气。略近于“兮”。例如:《论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