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历史对广州有什么影响?十万火急啊!!

如题所述

  广州历史与岭南文化
  广州历史
  广州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揭开广州人文史的初页。据史书记载,在周朝时,这里的“百越”人民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来往,特建“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现在越秀山有“古之楚庭”牌坊。“楚庭”是广州最早的名字。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 214 年),秦平岭南, 南海尉任嚣在此筑番禺城(俗称任嚣城),为广州信史记载的建城始,距今已有 2213 年。秦末汉初,赵佗在岭南建南越国,定都番禺,奠定了广州在岭南的中心城市地位,南汉、南明两个封建王朝也在此建都。
  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 226 年),吴国孙权划交州东部另设广州,即交广分治。广州之名取自原交州州治广信的“广”字,州治迁到番禺,广州由此得名。广州又叫羊城、穗城。传说古代有 5 位仙人, 骑着五色仙羊,羊衔谷穗,降临“楚庭”,把谷穗赠与百姓,并祝愿这里“永无饥荒”。今天,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便是广州的象征。
  广州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近代史上有三元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抗英斗争,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封建统治的辛亥起义(即黄花岗起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所以,广州既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又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英雄城市。
  广州历代名人辈出,代代相传。秦朝任嚣,汉朝赵佗,清朝学者屈大均,思想政治家康有为、梁启超,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推翻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孙中山等,他们为广州名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广州古称番禺,秦始皇 33 年(公元前 214 年),秦统一岭南,在岭南地区设立了南海、桂林、象三个郡,命任嚣为南海尉。任嚣在此筑番禺城(俗称任嚣城),为广州信史记载的建城之始,距今已有 2213 年。秦末汉初,赵佗在岭南建南越国,定都番禺,奠定了广州在岭南的中心城市地位。
  东汉时期,南海郡属交州管辖。到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 226 年),孙权为了便于统治,划合浦以北为广州,合浦以南为交州,实行交广分治。命吕岱为广州剌史。不久交广复合,至景帝永安七年(公元 264 年),交广再次分治,此后成为定制。交广分治后,将州治从原来的广信(今梧州)迁到番禺,广州之名即取广信的“广”字。广州之得名,由此而来。
  广州又称“羊城”、“穗城”。相传古代有五位仙人,骑五色羊,各携带一串谷穗降临此处,仙人把谷穗赠给居民,祝福此地五谷丰登、永无饥荒。后仙人飘然而去,留下五羊化为石头。因此,后人又称广州为“羊城”、“五羊城”、“仙城”、“穗城”。今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便是广州的象征。
  广州自秦汉起至明清 2000 多年间,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汉代时,中国的船队从广州出发,已远航至东南亚和东亚诸国;到唐宋时期,广州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并首设全国第一个管理外贸事务的机构——市舶使;明清时期,广州更是特殊开放的口岸,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曾是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
  广州是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的策源地,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这里曾经发生了我国历史上的三元里抗英斗争、黄花岗民主革命战役、广州公社起义等等,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在这里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俗称黄埔军校),并曾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毛泽东在这里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力量。
  广州山明水秀,风光旖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
  1986 年,在过去羊城八景的基础上,评选出羊城新八景,即云山锦秀、珠水晴波、红陵旭日、流花玉宇、龙洞琪琳、黄花浩气、越秀层楼、黄埔云樯。
  1996 年,广州市又评选出十大旅游美景,它们分别是:百粤冠祠(陈家祠)、云台花园、五羊仙庭、镇海楼、辛亥之光(中山纪念堂、黄花岗公园)、广州世界大观、莲花晓晴(莲花山风景区)、东方游,情中留(东方乐园)、西关商廊(商业步行街)、六榕花塔。

  岭南文化
  中国岭南地区的特色文化。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广东,它东接福建,西连广西。该地原为百越之地,由商周之交时形成的南越族居住之地。在早期就以拍印的几何图形印纹陶器,与中原花鸟虫鱼人物装饰的花纹不同。由于地处湿热的南方,作物以水稻为主,过着火耕水耨,渔猎捕捞生活。习俗上,喜食鱼和各种蚌蛤贝类,蛇、虫、鼠视为美食;习水性,善用舟,断发文身,住干栏式住宅;笃信巫鬼,以鸡卜凶吉。
  在夏时,中原的影响已达岭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来自南海的龟甲、海蚌,证明为当时岭南贡物。在广东,现亦发现属于西周中原所产形制相同的铜盉、铜铙,东周铜钟,春秋铜鼎。在春秋时,由于楚国强大,对岭南已实行有效的控制。秦始皇时统一岭南,大量移民,经赵佗努力,使中原文化与当地文化得到很好融合。加上以后几次北方移民影响,使岭南 “ 流风遗韵,衣冠气习熏陶渐染,故习渐变而俗几中州 ” ,从而在汉文化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与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属于同一文化总体系。岭南文化由本根文化与百越族文化融合,进而与汉文化融合,与西方文化交流而发展起来。岭南文化以远儒性和非正统性区别于其他的汉文化,是中华文化总体系中的边缘型文化。在原始社会时期,岭南古越族就已形成图腾崇拜的原始宗教观念,主要有 “ 蛙图腾 ” 和 “ 蛇图腾 ” 。他们 “ 断发文身 ” ,笃信巫鬼,以鸡卜吉凶。关于 “ 五羊 ” 的神话传说反映出古越族以羊为图腾的原始宗教观念。汉晋之际由中原传入道教,汉吴时期佛教从东南亚和中原同时传入伊斯兰教唐初从波斯东渡,天主教、基督教的传入则始于明清时期。
  粤语、客家话、闽语是岭南使用的 3 种主要方言。粤方言又名广东话、广府话,当地称为白话,以广州方言为标准音,通行于珠江三角洲及沿西江而上的粤西、广西部分地区。客家话又名客话,以梅县方言为标准音,通行于粤东北及东江流域。闽方言又名 “ 福佬话 ” ,随地域不同形成 3 个分支,分别通行于粤东南潮汕地区、粤西南雷州半岛、海南省汉族居住区域。
  岭南学术自汉代后门类广博,人才辈出。主要的有:杨孚的《南裔异物志》,是中国最早一部关于地区性物产资源的专著;葛洪的炼丹术;陈元等人对儒家经典的注疏;王范的《交广春秋》,是岭南历史上第一部地方志专著;陈白沙发展了岭南理学的明儒 “ 心学 ” ; 海瑞 的政治思想 ;丘硙《大学衍义补》的经济思想;屈大均的《广东新语》以及佛教的惠能禅学著述。
  近代开始,岭南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岭南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窗口,成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与碰撞点。代表人物有继承岭南文化经世致用学风的朱次琦、陈澧;制订《天朝田亩制度》,缔造太平天国的农民运动领袖 洪秀全 ;撰写《盛世危言》,倡导重商主义,推动近代 “ 商战 ” 的郑观应。
  岭南近代最杰出的改良主义思想家是 康有为 及其弟子 梁启超 。他们使变法维新思潮风行天下,策动 戊戌变法 ,期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岭南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源地, 孙中山 是岭南培育出来的中国最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建国方略》集中地反映了孙中山的哲学理论和社会政治学说。
  岭南在接受汉文化前已形成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观念,长期与海外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东南亚、中近东、非洲、西方、日本的审美观,艺术创造丰富多彩,艺术风格自成一派。
  民间歌谣主要有粤方言系列的咸水歌、粤讴、南音等;客家方言的客家山歌、采茶歌、月歌等。专集有《粤风》、《粤东古观海集》、《粤讴》。
  岭南诗歌自唐代张九龄开一代诗风,随后岭南产生不少知名诗人,经宋元明不断成熟,在清初产生岭南诗派,突出岭南传统 “ 雄直 ” 为主的诗风,富开创精神和现实主义风格。代表人物为屈大均、陈恭尹。
  岭南绘画也独树一帜,明清时岭南画坛形成富于个性表现,求新求变,讲究技法的独特风格,出现 石涛 、居廉、居巢等大画家。 20 世纪初,由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人创立 岭南画派 ,主张“折衷中西,融会古今”,以建立现代化、民族化、大众化的现代国画风格。
  广东音乐以其珠圆玉润、婉转回荡的旋律,清新明快的节奏,清脆明亮的音色,短小精悍的结构在中国音乐中独树一帜。代表作有严老烈的《旱天雷》、《倒垂帘》、《连环扣》,何博众的《雨打芭蕉》、《饿马摇铃》、《赛龙夺锦》。岭南音乐中比较著名的还有潮州锣鼓、广东汉乐等。
  岭南戏剧剧种繁多,达 27 种,其中粤剧、潮剧、琼剧、广东汉剧为岭南四大剧种。粤剧以粤方言演唱,吸收融合了地方民歌小曲,后期大胆采用部分西洋乐器伴奏,传统剧目有《一捧雪》、《二度梅》、《三官堂》等所谓江湖十八本。粤剧唱腔慷慨激昂和哀怨悲叹兼具,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是岭南的代表性剧种。
  岭南民俗中脍炙人口、最有地方特色的是广州岁末花市。广州素称花城,种花历史由来已久,西汉时已是鲜花常开、品系众多,当时已有 “ 自别国移至 ” 的茉莉与素馨。宋时渐有花市出现,到明清二代,广州种花业发展更快,许多农户以种花贩花为生。 19 世纪中期出现岁末花市,设于市中心地带,规模盛大,游人如潮。花市形成后,一年一度于岁末成市,四乡花农将鲜花集中花市向市民售卖,入夜后尤盛,除夕过后花市即散。
  岭南民俗喜早起上茶楼喝茶、吃点心、谈天,谓之“饮早茶”。岭南城乡茶楼密布,每天清晨即开市,茶客络绎不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