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为什么会出现自伤行为

如题所述

青少年为什么会出现自伤行为

在发现孩子自伤时,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聆听、感受ta的需求,尝试共同努力,逐渐以非破坏性的方式取代自伤。

对父母提出如下建议:父母在与孩子谈话之前,需要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冷静、镇定,不要立即寻找替罪羊或否定已经真实出现的困难。面对压力情境,夫妻需要更有意识地花时间彼此支撑、沟通,共同做决定。可以多学习儿童青少年相关的心理知识,拓宽自己的认知,学会更好地和他们沟通和相处。

1.调节情绪,许多自伤者表示,当陷入强烈烦闷、焦虑、空虚、压抑的情绪无法逃脱时,或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感到走投无路时,肉体的疼痛与这些情绪利心理上的痛苦相比,反而不那么可怕。对于生活在批评贬低中而自我厌恶、低自尊的青少年,往往认为自己不值得别人的帮助和安慰。

此时的疼痛,能让自己立即逃离笼罩在身的糟糕情绪,让自伤者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以及对自己真实的、立竿见影的控制力,或者用一种最明确、强烈的痛苦掩盖和替代其他的痛苦,因此休会到轻松、愉悦和快感。

2.自我惩罚,青少年在尚未成熟的年龄,需要面对来自父母的期许、老师的要求、朋辈的竞争,往往发现自己令人失望并且,由于社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评断标准单一,常见唯成绩论,青少年作为一个立体的人,其他方面价值被忽视和拒斥。

再加上常见的打压式教育、传统文化中对谦虚的过分强调,让青少年无法看到自己的优势,产生强烈的无价值感和低自尊。这样的青少年,便可能对自己持有种种负面评价,并通过自伤来惩罚、损毁自己,缓解羞耻、愧疚和自我厌恶。

3.满足某种诉求,当青少年的诉求通过其他的方式无法满足时,自伤行为可以有效让他们得到注意和关心,获得一定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之前,他们很可能已经尝试了委婉的语言表达、易激惹的暴脾气、调皮捣蛋等种种方式来间接求助,却没有得到回应。

4.不良模仿,青少年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而且不良文化的传播非常迅速,一旦自残行为被某些亚文化圈子认为很酷,甚至认为是时尚,会有孩子忍不住去试一下。

5.潜在心理疾病,有白残行为的青少年可能正在遭受着急性或慢性心理疾病的折磨。如边缘型人格障碍、抑郁、创伤后应激反应、解离性疾患、饮食失调症、恐惧症、强迫症、躁郁症、冲动控制障碍等。在遇到紧急情感压力时,他们可能会反应消极、冲动行事,继而进行白我伤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