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系与白垩系的界线

如题所述

喜马拉雅北坡侏罗系与白垩系界线的性质及其特征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因为它是代表了喜马拉雅地区从拉伸构造转变为挤压构造、从被动大陆边缘沉积演化为前陆盆地沉积的构造转换界面。

1.生物地层的连续性

1973年在法国里昂召开的侏罗、白垩系界线会议上,大多数学者支持L.Hegarat提出的关于侏罗、白垩系界线生物地层的划分意见(表6-1),将侏罗系与白垩系的界线划在以Berriasella jacobi和Berriasella grandis为代表的两个化石带之间。

以往在我国西藏地区虽经多次调查研究但始终没有采到这两个化石带的首要分子,因此侏罗、白垩系的界线也就无法确切的划定。此次对古错剖面的详细研究,不仅发现它是一个由晚侏罗世晚期至早白垩世早期连续沉积的剖面,而且它含有丰富的菊石化石,除菊石尚未发现外,其他阶的菊石均已找到,特别是发现了提塘阶最顶部和贝利亚斯阶最底部的菊石带,这就为侏罗、白垩系的界线确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即侏罗纪与白垩纪的生物地层界线,应放在古错剖面第5层长石石英砂岩底部。之上再未见到过上提塘阶的化石,这之下却见到早贝里阿斯期的菊石化石(详见第三章生物地层相关部分)。

表6-1 早白垩世与晚侏罗世菊石带划分表

因此,从生物地层资料看,喜马拉雅北坡侏罗纪和白垩纪沉积是连续的。这种连续性也得到了磁性地层研究的支持。白垩系与侏罗系界线恰好位于门卡墩混合极性巨带最顶部的一个反向极性带与古错混合极性巨带最底部的一个正向极性带转换界面上,它对应于国际年表中的CM16反向极性带和CM15正向极性带的转换面,时限大约为131Ma左右(详见第四章磁性地层相关部分)。

2.沉积界面具有假整合接触性质

通过对门布剖面和古错剖面详细的沉积学研究,认为侏罗、白垩系之间存在一个很短暂的沉积间断,显示出沉积假整合接触的特点。

1)界面之下为晚侏罗世提塘末期高成熟度石英砂岩沉积,具有陆棚边缘三角洲相沉积特征,它是在海平面快速下降的背景下形成的。而界面之上为早白垩世贝利阿斯期砂质砾岩—微细粒砂岩—页岩构成向上急剧加深的沉积序列(图版Ⅳ-6),具有明显的外陆棚-斜坡相沉积特征。该界面波状起伏,具有分支水道相滞留砾石(图版Ⅲ-7,图版Ⅳ-8)和沉积侵蚀等一系列反映岩相结构发生重大转换的特点。因此从沉积学角度观察,侏罗、白垩系之间应存在很短暂的时间损失量。

2)地质填图资料证实,侏罗、白垩系假整合接触界面向西至扎青一带仍能见到,但向东至岗巴地区,则缺失古错组下部地层,即缺失早白垩世早期沉积,说明侏罗-白垩系界面应代表有一定的时间损失量,反映为假整合接触关系。

关于侏罗系-白垩系界面附近生物地层和磁性地层连续性与沉积地层的短暂不连续性的讨论,不仅是确定白垩纪第一个层序底界面性质的前提,而且也说明侏罗、白垩系岩相结构转换面实质上是一个具有重要构造意义的盆-山结构转换面。这个界面在沉积记录上是可以识别的,尽管界面的时间损失量很小。喜马拉雅北坡从离散型被动大陆边缘沉积转化为会聚型前陆盆地沉积几乎是一个连续的沉积作用过程,但转换界面在野外(宏观尺度)是可以识别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