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儿童情绪情感的特点

如题所述

易变性,即小儿的情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支配,如遇到不高兴的事易哭闹,稍加劝导又破涕为笑,所以,这时儿童的情感不够稳定。此外,小儿的情感也易受他人的感染,倘别的孩子大声叫嚷,他也大声叫嚷;别的孩子表现害怕,他也害怕。随着小儿生活经验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小儿情感的稳定性就逐步增长起来。

2.冲动性,即小儿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如当小儿第一次看到墙上的电插座后表现出很大的好奇心,虽然大人因危险而不让摸,把孩子支开,但是小儿却大哭大闹,执意要去触摸一下。

3.反应不一致,即同一刺激,有的小儿可以反应强烈,有的则无反应。2岁开始,小儿的情感表现日渐丰富、复杂,如喜、怒,初步的爱与憎等。在不正确的教育下,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的情绪与情感,如见人害羞、怕黑等。

二、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一)情绪的丰富化

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情感体验。

(二)情绪的深刻化

随着思维水平的提高,对事物的理解从表面、肤浅到本质,情绪由指向事物的外在表面,转向指向事物的内在特征。

(三)情绪的稳定化

幼儿初期情绪具有明显的情境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作用下,幼儿情绪的冲动性降低,情绪的易变性减少,稳定性提高。

(四)情绪的自控化

幼儿初期儿童对于自己的情绪丝毫不能控制和掩饰,完全表露于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内部言语的逐渐发展,幼儿逐渐开始学习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的表现。

(五)情绪的社会化

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情绪表达日益社会化。

【2016真题】简答题,5分。62.简述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1)情绪的社会化(2分)

(2)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2分)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1分)

-----------------------------

拓展学习资源: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关系:

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体验。

分为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

(二)、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

联系: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一样,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

区别:

第一, 认识过程反映客观事物本身,而情绪和情感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第二, 认识是通过形象或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而情感则通过态度的体验、变化来反映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第三,认识过程有着较强的有意性,人们可以有意地感知、记忆和思考,也可以有意地停止这种认识活动;而情绪和情感有着较强的自发性,人的情感只有在认识的作用下才会增强有意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4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丰富性不断扩展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相关的事物内容构成了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此外,儿童在班集体的地位以及与同伴之间、老师之间的关系、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都会引起小学生负面的情绪体验。小学生的社会性情绪也在不断发展。小学生的各种搞基情感的不断发展也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世界。

2.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随着儿童进入小学,在集体生活和独立学习生活的影响 下,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逐渐提高。虽然与成年人相比,小学生的情绪仍然具有很大的冲动性,还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他们的情绪已开始逐渐内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情绪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日益增强,冲动性和易变性逐渐消失。

3.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内容上丰富多彩了, 而且其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情绪体验逐步深刻,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