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况的注音方法

如题所述

方块汉字是不标音的,学汉字的人碰到生字、难字怎么念呢?现在我们用汉语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但古代汉字标音用什么方法呢?大致说来有以下四种,或者说四个阶段:譬况法、读若法、直音法、反切法
一、譬况法。就是用描写性的语言来说明某一个汉字的发音状况。比如《公羊传》中有一句话:“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这句话中的两个“伐”字意义不同,何以区别呢?古人注道:“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被)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也就是说“伐”的两个意思(攻击别国和被别国攻击),是靠读音的长短来区分的,这有点儿像外语中的长短音了,这种方法只是说明某字发音应该怎样怎样,实际上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标音方法。
二、读若法。就是用一个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如“珣,读若宣”,“蜡,读若狙司之狙。”这种方法只求近似,当然所标的音也是不十分准确的。
三、直音法。就是用一个同音字来注音。如“诞,音但”,“中,音忠”。这种方法才算得上是正式的注音方法,其优点是简捷明了,但在无同音字或同音字较冷僻的情况下,就往往注不出来或注音不准。比如旧版《辞源》注“仍”用“成”,音不准;注“仳”用“嚭”,两个“pi”字都难认,注了等于不注。
四、反切法。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古人叫“反,或叫”翻“”,也叫做“切”,都是现在的“拼音”的意思。它是把用来拼音的两个汉字分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如:“红,胡笼切。”也就是,红(hong)——胡(hu)+ 笼(long)。用“反切”注音,不但每一个字都能标音,而且能标得比较准确,比起以前几种方法是大大前进了一步。但因为汉字是方块字,要用两个汉字去拼合出另一个汉字来,实际使用中总感不便,而且由于注音在变化,有些字已经很难“切”出它的读音了。另外,同一个声母或韵母可以用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汉字表示,如用“t”作声母的字,就有“同、”徒、贪、叹…...”等等,这样,用作反切的字不能划一,掌握起来非常繁难。
反切法产生以前,汉字的注音方法有譬况、读若、直音。这三种方法产生的次第如何呢?一般认为是由譬况到读若再到直音,也就是说譬况是最早的注音方法,如李新魁先生的《古音概说》写道:“譬况是用描述性的话来说明某字的发音状况的”,“最早的注音方法是譬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