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太祖发誓不杀大臣和言官?

为什么宋太祖秘密盟誓不杀大臣和言官?

在古代,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他们的决策影响着国家的存亡,这也就需要大臣和言官的帮助了,但真正能虚心纳谏的皇帝却是少之又少,像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等皇帝就是贤明君主的代表。

宋太祖曾“秘密盟誓”不杀大臣和言官,可以说是历代封建主义社会的一股清流,宋太祖在誓约中明确指出宋朝的皇帝对柴式有罪的人不得加刑和实行连坐;不能杀大臣和上书言事官员,否则就会遭到天谴。这项誓约使得那些敢怒而不敢言的人得到了解放,皇帝也能够得到更加真实的国情和改正自己的错误。那问题来了,宋太祖为什么要“秘密盟誓”不杀大臣和言官呢?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唐朝宋太祖李世民说的一句话。而这句话也就间接解释了宋太祖不杀大臣和上书言事官员的原因。吸收历史的教训,积极的听从别人的建议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方法,一个人的决策总会出现失误,但如果有人指出并改正,结果就会好很多,宋太祖深知虚心纳谏的重要性,于是,立下不杀大臣和言官的盟约,通过外力条件增加自己的约束性。

经过宋太宗盟誓的实行,宋朝廉洁正直的官员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优待,不会因为自己的直言劝谏被杀,最多有些只被流放。宋朝的社会风气蔚然成风,等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应。这些都归功于宋太祖的“秘密盟誓”不杀大臣和言官。

以上就是宋太祖“秘密盟誓”不杀大臣和言官的原因了,至于有没有其他社会方面的原因还有待考察。欢迎大家前来补充。

以上仅表个人看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31
做这么个强制规定,来优待朝士,还与赵匡胤做人的性格有关系。赵匡胤虽然武将出身,南征北战,一生不知打过多少次仗,但他的内心却比较仁慈。
第2个回答  2019-07-31
赵匡胤有意识地拔高文人的地位、贬低武将的地位,与之相匹配的政策便是扬文抑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并规定不准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人。
第3个回答  2019-07-31
经过南北朝的大动乱,赵匡胤深深的认识到武人误国的教训,所有他大力扶持文臣,广开言路,压抑武将,发誓不杀大臣和言官,以确保文人治国的路线可以走下去。
第4个回答  2019-07-31
身为一国之君,通过对之前各朝各代的情况做认真的研究和分析,他深知虚心纳谏、疏通社会舆论渠道的重要性,而他重文抑武,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