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宰相制度的变迁?

秦至西汉初年——丞相制

汉武帝时期——中外朝制
汉武帝时期——三公宰相制
东汉初年——尚书台

秦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宰相制度的普遍实行,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秦朝的宰相仍沿袭统一前的叫法,称“丞相”。秦朝开始实行一相制,也曾置左右丞相。丞相和御史大夫、太尉组成三公。秦二世时又增设中丞相,以赵高充任。因赵高是宦官,所以"中"是指内廷。对于特别受到尊宠的丞相,可授予"相国"的尊称。
汉朝时,基本沿袭秦朝,但有所改变。从汉武帝开始设中外朝制度,中朝其实是分散丞相权利。东汉开始扩大尚书台。丞相是朝廷最高的行政长官,汉代丞相之下有丞相史若干,从事秘书工作,长史为其长。武帝时,丞相府又设司直,掌察举违法之官。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专制,常常破格提拔一些出身微贱的人才,任用他们为中大夫、诸郎等,平时在皇帝周围出谋划策,形成所谓"内朝官"。汉武帝利用他们与丞相为首的朝廷行政官员们即所谓"外朝官"相抗衡;同时又常常通过少府所属的尚书署草拟诏令,转达奏章,以便于亲自裁决政事,以致丞相之权日渐削弱。武帝死后,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的头衔主持朝政,其权势反在丞相之上。西汉末年,丞相更名大司徒,其权力、位次都在大司马之下,并且与大司马、大司空合称三公。东汉初,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合称三司。和帝时,邓骘以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于是三司之外又有"仪同"之号,意思是虽无三公的名号,但在待遇上与三公一样。东汉皇帝多为幼年嗣位,于是常以太傅录尚书事作为辅弼,主持朝政。这样,太傅更在三公之上,称为上公,或与三公合称四府。东汉皇帝为集权于己,也常通过尚书台发号施令,于是三公的权位进一步削弱,只能处理一些例行公事。东汉末年撤去三公,设置丞相、御史大夫。
从秦朝到汉朝,宰相制度的演变有几个特点。(1)宰相人数变多。秦朝时也是1人到多人,从西汉前期1人,到西汉后期和东汉时三公皆为宰相。(2)办事机构变大。秦时设丞相府,汉三公并相时期,宰相办公处称为“三府”:丞相府、大司马府、大司空府。最后改定为太尉府、司徒府和司空府。西汉丞相府属员多达300多人。(3)宰相职权开始受到制约。秦朝宰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几乎参与所有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还掌握选用官吏、总领百官朝议和奏事、执行诛罚、主管郡国上计与考课、封驳与谏诤等权。到了西汉,相权开始受到皇权的制约,其主要措施就是武帝时期的中朝制度和东汉提高尚书台地位,逐渐分割宰相的权力(4)出身开始变杂。秦朝时期选官主要看出身门第,秦朝的名相李斯出自吕不韦的门下。汉初的丞相主要是开国功臣,比如萧何、曹参、陈平等,到了汉武帝开始察举制,举孝廉,由于两汉选官途径广泛,宰相出身也杂,从布衣到宗室,各种出身都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2
秦朝统一全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包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主要是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秦代的丞相作为中枢机构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到汉武帝时,则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与之制衡。到东汉时期逐渐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利。
第2个回答  2021-06-01
政治制度史上的宰相制度, 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宰相之职主要表现在辅弼天子和参决国家重大事务两个方面, 他统率朝廷百官, 总领全国的军政财等大权。宰相制度, 是一个联结政治制度整体结构各个部分的中心环节, 尤其是在联结皇帝制度与官僚制度两者中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历史上的宰相及宰相制度, 对政治和政治制度的发展, 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
商代的太宰就是宰相的前身,太宰为百官之首,其职责是辅佐帝王治理国家,地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相当于后来的承相之职,简称宰。
春秋站国时期,周天子力量削弱,伴随社会的大变革, 各诸侯国已普遍设立相当于丞相的职位,建立起各自的宰相 制度。
1.秦朝三公的设置——宰相制度正式确立
2.西汉“中朝”的建立——宰相制度的重大调整
3.唐朝三省制的完善——宰相制度的成熟
4.宋朝相权再分割——宰相制度的衰落
5.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宰相制度的废止
此后,为适应处理政务的需要,明成祖时,在洪武年间 设立的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没有决策权。尽管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 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