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小儿辩日》选自《 》,文章讲述了(

1.《两小儿辩日》选自《 》,文章讲述了( ),说明了( )
2.《匆匆》中,作者感到虚度年华的句子是( )
3.《桃花心木》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是( )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文章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匆匆》中,作者感到虚度年华的句子是(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桃花心木》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是(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拓展资料: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全文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人物语言极具性格化,人物形象则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文章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7

    《两小儿辩日》选自《  列子·汤问  》,文章讲述了( 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 ),说明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匆匆》中,作者感到虚度年华的句子是(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桃花心木》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是(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19
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全文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人物语言极具性格化,人物形象则清晰可见、栩栩如生。《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
第3个回答  2019-03-24
《两小儿辩日》选自《  列子·汤问  》,文章讲述了( 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 ),说明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4个回答  2020-06-04
《两小儿辩日》选自《 列子·汤问 》,文章讲述了( 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使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的事 ),说明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