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火急,急求一篇以美术的角度看文学

谢谢大家!!

文学与美术都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的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综合性文化学习。在美术教育中,设计文学欣赏的环节,把美术与文学有机结合,对学生提高艺术修养有深远的意义。

自古以来,文学和美术就象孪生兄弟一样,关系十分密切。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能力成正比关系。文学创作与美术创作都是作者源于对生活的理解上表达个人主观艺术理念的活动。学习美术的人,都应具备较好的文学素养;学习文学的,同样需要多方面的艺术知识。许多传世的艺术杰作,都是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灵感的。而从“美育”的角度去看,各种学科的人也都需要从文学艺术的杰作中得到精神上的滋养,以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古代中国画家,大多都是诗人,而有些大作家,同时又是画家或艺术的研究者、理论家。如宋代的苏轼,法国的梅里美。有些湮没了的名画或无法再现的表演,如曹霸的绘画,是靠了杜甫和海涅的诗文,我们才得以想象其神韵。至于中国现代的美术,是靠了鲁迅的提倡与推动,才获得了某些方面的新的发展。许多的美术名作,有的是直接受到文学名作的启发而创作的,或专门为文学作品而画的插图;也有些虽然不是直接表现文学作品的内容,但在历史风习,山川卉木方面与文学名作有较密切的的关系,可见,把文学教育与美育相结合,可以启迪学生更多的联想,增加学生的知识和兴趣。二十一世纪,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最主要的任务是保护地球,保护自然生态。而我国自古以来,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既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在这个方面也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文、绘画。

可见,文学与美术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两者互为基础、互相启发。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就是综合性学习。这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美术学习除了学习美术专业知识技能外,更注重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设计文学欣赏,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

文学活动与美术学习活动都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欣赏”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在文学欣赏中,学生可以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之间,会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进入一个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使情感得以净化。这对美术创作,带来了纯洁的艺术情感。并且,学生通过对本文的感悟和理解,进入一种诗情幻化的哲学境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妙,从而得到自我的超越和人格的提升。这促使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得到崇高的灵感。美术作品的创作意韵追求积极、健康,无论是用什么形式表现形式,最终表现的都是社会真实的面貌。往往只有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作品才最经受得起历史的推敲。故在文学欣赏的过程中,为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在进行文学欣赏时,会经历四种体验。这四种体验在美术欣赏上同样会经历到。首先,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或美术作品时,都会对作品产生共鸣。无论是文学作品或是美术作品,都内存着深厚的艺术意韵。学生在欣赏时,会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的学生,包括不同年龄、性格和民族的学生,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或欣赏同一美术作品时,都可能产生的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这种相近的艺术口味,把学生与作者、学生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共鸣是第一层次的体验,是最基本的体验。

当学生产生了共鸣后,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情感、人格得到净化。欣赏活动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的达到的调节精神、派遣情绪、去除杂念和提升人格的状态。概括的说,就是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欣赏作品而达到的一种“杂念去除,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从而产生一种方方面面的领悟。共鸣与净化为创作铺下了一条黄金路,让学生具备了创作必备的心理素质与艺术修养。学生生活经历不足,通过对作品产生共鸣与净化,学生获得各种情感经历的体验,袮补了生活经历的一片空白,为进行创作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基础。

领悟是艺术欣赏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更高境界。当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后而进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墨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学生在经历了“领悟”之后,学生的艺术理念得到的是更高的提升,这对美术创作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创作的素材源自生活,但不是对生活机械的模拟,而是对生活真实的升华。客观生活只是艺术创作的原始素材,还得需要创作者根据自己的艺术创作理念进行加工整理,才能给予作品生命。领悟正是为学生提供了深化素材的必备能力,让学生感悟生活,体验生活,追求生活,从而为作品萌生艺术意韵提供必不可少的条件。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最后经历的体验称为延留,这是艺术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学生在对作品产生共鸣、净化和领悟之后,把对作品的理解,感悟继续留存于其脑际并使其不断的回味、思索。

学生在经历了欣赏艺术作品的四个层次后,为自己的创作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对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有深远意义。可见,文学的欣赏活动与美术的欣赏活动是相通的,与美术的创作活动是相连的。通过欣赏文学作品,学生可以进入某种虚幻的艺术境界,因而暂时忘却世俗的困扰和人生的烦恼,维持心灵的平衡。同时,作品中某种情感力量的震撼,使学生的某种情绪得以宣泄,使崎变的心态得以矫正,使扭曲的人格变得纯正。潜移默化的洗礼了学生的心灵深处,使学生得到精神的舒畅和心灵的矫正。更在思索和理解前提下,有效的丰富和扩充学生的期待视野,使学生主动生发出一种积极的人生向往。就是这种积极的人生向往,推动学生创作出经得住推敲的美术作品。

可见,在文学情境中认识美术,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形成较高美术修养的有效手段;是学生创作优秀美术作品的根基大石。

参考资料:http://dshhjxx.dsedu.net/dshhjxx/3/lw/8.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