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宅现象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御宅文化现状 一些中国的精英文化研究者们认为,日本的御宅现象,是一种商业经济集体炒作后产生的社会群体表现,在它背后牵系着太多厂商眼中的经济利益,而非真正的社会文化体现。而在中国,我们的文化素来推崇“凡事不过度”——爱屋及乌乃至产生“瘾文化”,势必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譬如游戏瘾、网瘾等都是一种文化过剩的负面影响。他们认为国内不存在真正的“御宅族”。无论是御宅,还是御宅手里的“玩具”,甚至御宅秉持的观念,完完全全都是“舶来品”,认为一项本土元素无限接近于零的“事业”不可能持续长久地存在下去。与此相反,一直以来,国内的动漫迷所做的好像就是奔走呼号:“漫画并不是给小孩看的东西!”希望借此获取一般大众的认同。可是我觉得:整个问题的重点并不是在动漫本身有没有内涵,而是爱好者个人的行为能否令大众接受。 对于御宅族,比较大众化的看法是认为他们精神年龄低下。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日本现实社会中御宅族的真实情况[5]: 御宅族和一般人相比异性朋友的人数较多。十几岁和二十几岁的人拥有的异性朋友数平均为2.8人,而御宅族则为6.9人,是2倍多。即使不分男女,御宅族拥有的朋友人数也很多,算是社交广泛的一个特殊群体;御宅族总体来说收入较高。二十几岁的御宅月均收入为22万7千日元,而一般情况下二十几岁青年的平均收入为16万6千日元。御宅族中不乏工程师、医生、律师、警察等引人注目的高级知识分子或高薪阶层。 御宅族明确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们的早熟使他们拥有了比一般人更丰富的知识和更敏锐的判断力。因此他们并不热衷于时尚和流行,如果因此说“御宅族对流行一点都不敏感,是一群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人”那就错了。实际是因为他们觉得追逐那种由大众媒体制造出来的流行并没有多大用处。不变的原则使御宅族往往成为引领潮流的人而不是追逐潮流的人。在手工艺品开始流行起来的时候,有多少人知道很多年前御宅族就一直对手工艺人和手工制品存在着相当的敬意和憧憬?无数年轻人因为模仿别人那些“看起来很有意思”的事情而失去了自己的原则和方向。与此相比,被说成“缺乏社会适应力”的御宅族深知自己喜欢什么并忠于自己的爱好。他们总是能在生活中发现又意思的东西,并从中得到乐趣。他们小时候玩大人看不懂的游戏,背大人听不懂的名字,把大人搞不明白的图画收集起来,用零花钱买下大人可能在无意之中扔掉的塑料玩具,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注意到除了自己热衷的爱好以外,还能够突破这些表现形式的局限,从不同种类的事物中得到乐趣。 不过近年来在日本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许多年轻人都更加认可御宅是一个褒义词,并且以御宅为荣。原因何在?在御宅族的故乡日本,御宅族的地位也开始有所改变,其主要原因来自于经济价值。相关学者在调查研究后指出“御宅”的市场有着两兆日元以上的规模。而如果当初没有狭隘定义并歧视御宅族,这个市场规模应该更大。在日本,御宅族与相关产业相互滋养着,形成了一个健全成长的产业环境;而在中国,玩家们更容易体验到那种随着年龄增长,当面对现实生活时,年少时的梦想逐渐远去的那种无力和痛心感,选择做个御宅便成了逃避,但这有时反而显得更加艰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19
在日文中,“御宅(otaku)”最主要的意思除了“贵府”、“府上”之外,同时也是一种“第二人称敬语”,是对于不认识,但立场对等的谈话对象的略微尊敬的称呼,意义约同于中文中的“您”。然而在语言演化的过程中,“御宅”产生了新的含义。 这个词第一次语义上的转变,是由于在1982年日本动画里程碑式作品《超时空要塞》里,女主角明美用这个词来称呼男主角一条。由于《超时空要塞》的大红大紫,这部动画的年轻爱好者们也开始模仿主角用“御宅” 来互称,并且以此作为一种时尚。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动画迷来说,他们无法向年轻人跟风学习并在习惯上向年轻人靠拢,于是便停止了“御宅”这个词原先作为敬语的用法,转而将年轻的动画迷称为“御宅”。这多少带有一点讽刺和看不起的味道。 接着社会评论家中森明夫于1983年在杂志《漫画 Burikko》上发表专栏文章,将“御宅族”定义为“痴迷没有内涵的动画和科幻的人们”,“御宅族”的叫法首次显现于媒体。很显然,这个叫法的初次露面给一般民众带来的印象是负面的。举例来说,如果有人首次提出电子游戏是“电子海洛因”的说法,那么这给一般民众带来的恶劣影响只怕很久都难以消除;如果在这时候再来点某某孩子被“电子海洛因”毒害的负面报道,那就将是一次很难被逆转的定性。不过,中森明夫的文章毕竟仅仅是发表在漫画杂志上,当时“御宅族” 这个特殊叫法也仅仅是一个流传在相关行业的“专有名词”。 直到1989年,震惊日本的连续绑架残杀女童事件[2]的发生,使得原本只存在于水面下(有限的亚文化圈内)的“御宅族”一次被媒体不懂装懂地搬上台面。“御宅族”就这样被硬生生地解释成了:容易沉浸在幻想世界中,欠缺正常社交生活经验的亚文化族群。 比较权威的定义来自著名评论家冈田斗司夫所著的《御宅学入门》——所谓的“御宅族”是在被称作“影像的世纪”的20世纪中产生的新人类,换句话说,就是在资讯的海洋中进化为对影像的感受格外敏感极端的新“人种”。冈田宣扬的“御宅族”是指“对于主流文化以外的亚文化具有高度关心,并拥有高度的情报收集与分析能力,站在文化发展最前线上的急先锋”,据说真正的御宅族要达到以下的几条要求: 首先,要对A.C.G.[3]有绝对的狂热和深入的研究,并且自己本人不是专业人员只是将A.C.G.当作业余爱好;其次,要是一个考据癖并拥有很强的搜索参考资料的能力,由于动漫故事中所构建的背景以及细节已经越来越多的呈现跨领域和跨文化的趋势,一个合格的御宅必须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融会古今贯通中外;第三,一个御宅必须要有永不满足的上进心和自我表现欲。御宅对A.C.G.的热爱和理解也得能够通过社团以及创作等渠道表现出来。 或许有人会问:御宅与一般A.C.G.爱好者或者狂热分子有什么区别吗?依照冈田斗司夫的说法是:“御宅与Fan或Maniac所不同的地方,并不只是因为‘喜欢’而漫无目的地收集这部作品或相关领域的信息,而是将所得到的信息经过整理消化,将它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并具有分析能力。也就是说御宅并不是‘迷恋’,而是要转换吸收化为己有,跟一般定义中阴沉偏执的印象大相径庭。”如果用英语的Mania或Freak倒是可以对其含义作一定程度的涵盖,但在中文里面,目前并不存在完全对应的字词。勉强地说某些时候也许可以用“XX狂”来说明,但考虑到其字义里所具有的文化特殊性,国内还是借用了日文汉字表记法,直接译作“御宅”或只表其音为“otaku”。虽然到现在“御宅”仍是个略带负面印象的字眼,但由于90年代亚文化的兴盛,日本文化界也逐渐能够较客观地来看待御宅一词所背负地历史与现在。 二御宅族的产生 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也是一个以视觉现象纷繁复杂为荣的时代,这正是御宅的时代。冈田斗司夫说所谓的御宅族真正的来源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 19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日本出现了录像机(SONY的J9),在这之前动画只能在电视或电影院播放,但自从录像机出现之后就可以把它录下来反复观看,御宅族通过反复观看来研究动画里面的讯息、细节、切换等,他们会分析不同的制作人员在细部上的差异。据说,在当时日本的录像机普及率还不到5%的年代里,大部分录像机都掌握在御宅族的手中。御宅族的视觉影像鉴别能力都很强,而他们本身也常常是从事动画工作的,而这也是评论家必须具备的要素。而第二个是动漫杂志的出现,日本第一本动画杂志是《OUT》于 1979 年出现的,这代表动漫画迷开始有了一个公开的交流渠道,而且他们把动漫当作一种信息来谈,也就是在这之前你要知道动漫、知道制作群集的相关资料。产生于近代的动漫资讯杂志让原本为数不多的御宅数量激增,靠着蓬勃发展的动画资讯杂志和录像带迎来了动画发展最繁荣的80年代。 御宅族爱好A.C.G.,但他们所爱好的并不仅限于A.C.G.。以A.C.G.为核心往外辐射,在喜爱的作品本身的资料无法满足自己无尽的资料搜集欲时,御宅族就会把魔爪伸向与作品有关的一切知识。你每每可以看到御宅互相之间、甚至在专业圈子里头头是道地谈论战史、天文、多炮塔、西洋及东洋的冷兵器、北欧神话、天使位阶、所罗门72柱魔神、织田信长、量子物理或种种能与动漫沾上边的东西。这些兴趣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是被自己喜爱的作品所牵扯到的,御宅族也就没有理由不去研究。外人总会说御宅“像小孩子一样”,主要的原因其实就是,御宅族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经历过社会的沧桑就放弃梦想。动漫作品是虚构的,而梦正是从对虚构世界的向往中产生。梦就是现实的延续;御宅族保存梦想不是因为他们相信梦会变成现实,他们只是认为梦想和现实可以共存,在现实世界存活不必舍弃美好的梦,在梦中的时候也不会无视、遗忘现实。思想在云端自由地翱翔,脚却始终踩在地上;说到底,梦想和现实之间并不存在什么截然坼裂的鸿沟。这群人是真正学到东西的人。有一群日本医生就是看完《怪医秦博士(Black Jack)》[4]而立志当医生的。京都大学动画研究所所长讲了一段很有趣的话:“日本的机器人发展工业是世界第一的,但是我们要归功于手冢,因为有《铁臂阿童木》,所以日本才能发展出机器人工业”,御宅族看了《铁臂阿童木》之后会真的去想这件事情、去把它做出来,这就是御宅精神。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