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谁提倡了灭佛行动?这次行动造成了什么后果?

如题所述

唐朝是谁提倡了灭佛行动?这次行动造成了什么后果?

在中国古代,有为了逃避税收,隐藏家庭人口,谎报家庭年龄,到边疆开垦粮食的家庭。 南北朝时代,由于法律规定未婚者缴纳的户籍税减半,也有人因为逃税而成为“伪和尚”。 “民众避免赋活,多为僧尼。 到二百多人,寺庙有三万多区。 ’北周武帝不能一下子让三百万僧人还俗成为国家编辑。

唐武宗出于什么理由发起灭佛运动,撤掉了全国的佛寺?

唐代,为了防止老百姓隐瞒户籍逃税,唐政府继承了隋文帝的“大索貌读书”制度,施行“团貌”管理老百姓的户籍。 《团貌》和隋文帝的《容貌读本》一样,以人丁的容貌特征为户籍手册,作为掌握劳动力和税收的依据。 唐代每年向户籍核实容貌,编制手册,各州县户籍情况每三年收集到尚书省户部,被视为户籍。 从基层到高层,由手册、会计、户籍三者构成周密完善的户籍检查制度。

 但是,尽管如此,逃税现象依然存在。 唐代佛教盛行时,寺院享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因此为了逃避赋役而入庙作僧的人和“逃丁避罪、集法门”的人不下“几十万”。 “十有天下财,佛有七八”强大的寺院经济不仅侵蚀了唐政府的财政收入,逐渐完善的寺院制度和法律体系也影响了唐政权的巩固。 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大举下令灭佛。

唐武宗是道教信徒,他本来就对佛教深恶痛绝。 早在会昌二年(842年)左右,唐武宗就限制了寺院的发展,没收了寺院的财产。 听说会昌3年(843年),藩镇奸臣乔装和尚躲在京城长安,为此唐武宗下了“杀沙门令”,在长安城被杀的卷首僧达300多人。 会昌4年讨伐刘稹,平定泽路叛乱,

唐政府的财政告急。 会昌5年(845年) 3月,耿武宗下令检查所有寺院僧尼、奴婢、财产的数量,准备彻底灭佛。 4月,唐武宗在道士赵归真的鼓舞下,在大臣李德裕的支持下,发起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 8月,他下令在全国期限内拆毁多余的寺庙。

由于灭佛运动,唐政府拆毁的寺庙共有4600多处,被迫还俗的僧尼共计26万人以上。 灭佛运动后,唐政府收获颇丰,没收了寺院占有的良田“千万公顷”,寺院的宝物也全部被没收。 拆庙后缴获的金银佛像收入国库,铁像用于冶炼农具,铜像、钟、磐用于铸造钱财。 从寺庙里取下的材料将用于修缮政府的建筑物。 另外,被还俗的僧尼全部入籍,核规定交纳当时的两税。 

为了巩固付出运动的成果,耿武宗在长安、洛阳两个佛教重要地方各只剩下两座寺院,要求一个寺院的僧侣30多人以上。 此后,唐武宗在全国范围内规定“天下各郡各一寺,寺分三等、上寺二十人、中寺十人、下寺五人”。唐武宗出于什么理由发起灭佛运动,撤掉了全国的佛寺?

灭佛运动给唐政府带来了一定的税收利益。 唐廷不仅能从废庙行动中收获大量财产,而且通过收回土地向农民分配耕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但是,灭佛运动对当时的佛教打击很大,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 灭佛运动后,佛教宗派严重没落,到处都是“僧房没落,佛像暴露”、“寺舍没落,不常吃”。 圣迹陵迟、无人修治”灭佛运动的第二年,唐武宗去世,之后唐宣宗即位,佛教复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31
太史令的傅奕给唐高祖李渊上了一份《请废佛法表》。俩次上书,引起皇帝注意,李渊提出限制寺庙僧人的数量。所以是这两人提倡灭佛令。这次行动对当时佛教的传播影响很大,是中国历史上佛教的一次重大迟滞。大量僧人被屠杀,不过在武则天时期就已经废除了这项法令。
第2个回答  2021-03-31
事实是唐武宗时佛教在我国盛极一时,到了非常夸张的地步,甚至严重危及到了封建王权的统治。究其原因,就像现在一些寺院还是靠百姓供奉生活一样。在唐朝时寺庙和尚是不用干活的,每天只用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就行,辛辛苦苦种地干活的农民们会供养这些和尚们。这可能还只是让老百姓们难受,关键寺庙还不用纳税,这样朝廷就没得挣了。这等好事自然大家都趋之若鹜,所以很多游手好闲的混混儿们都去剃了头当和尚了。这样就导致了一大堆社会问题,社会风气变得很差。具体数据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是能够气的皇帝下令灭佛,这一定不是个小数目。所以唐武宗下令大规模拆除各地寺庙建筑,众多和尚强制还俗,寺庙建筑重新熔铸成农具,给佛教发展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从此之后佛教在我国由盛转衰,史称“唐武宗灭佛”。
第3个回答  2021-03-30
我记着是李炎提倡灭佛行动,后果就是导致了很多的僧人不再当和尚,还俗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