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古老的计时习惯晨钟暮鼓与深夜的起源

如题所述



古人把深夜称为“三更”、“子夜”,要从古人的计时习惯说起。古代人对白昼和黑夜的称呼不同。白天被称为“钟”,夜晚被称为“表”或“鼓”。这从古人留下的钟楼就可以看出来。在古代,城镇里有钟楼和鼓楼。早晨,钟声响起来报时,所以白天叫“几点”。古人把一夜分为五班,除夕“一夜连两年,两年五班”就是这个意思。


守夜人打梆子,计时,故夜间时间称为“守望”;有些地方用打鼓来报时,所以晚上的时间也叫“打鼓”。所谓“几个表日”或“几个鼓日”,都是这个意思。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也来源于此。bxl《红楼梦》近况在大观园庆元宵一章中说:“天上两鼓,《八义》出《观灯》八戏;三点钟,贾母听了女老师的《凤求鸾》;四点钟,凤姐的笑话讲完了,终于,灯节那天,聋子三三三五四放鞭炮了。这是“更”和“鼓”的用法最明显的例子。


古人之一,相当于现在的19:00到21:00;二是21时至23时;是23点到凌晨1点;第四个是1点到3点;五点是三点到五点。现在是半夜,也是夜里最冷的时候,所以贾母说:“大冷天起来怪怪的。”贾府元宵至“四更”,约凌晨三时。可见贾府的元宵十分热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