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绿木霉(T.atroviride)和绿木霉(T.virens)的基因组

如题所述

7.2.2.1 T.atroviride和T.virens的基因组特点

Kubicek等(2011)利用鸟枪法对 T.atroviride IMI 206040(Ta)和T.virens Gv29-8(Tv)基因组进行测序,覆盖度为8倍。它们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36.1Mbp(Ta)和38.8Mbp(Tv),都比T.reesei(Tr)的基因组大。结合从头计算和同源性分析,在Ta中发现了11865个基因,在Tv中发现了12428个基因。其中,多数基因(7915)在3种木霉中(Ta,Tv和Tr)共同存在。Tv和Ta分别含有2756和2510个其他两种木霉所没有的特异基因,而Tr仅含有577个特异基因。Tv和Ta含有1273个共有而Tr中没有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是决定Tv和Ta是重寄生菌的部分因素。在这3种木霉菌中分别有约三分之一的特异基因,这些基因在其近缘属Gibberella zeae中也不存在。

7.2.2.2 基因组的共线性

比较Ta,Tv和Tr的基因组结构发现大多数基因是共线性的,在 Tr 中仅有367个(4%)基因,Tv中有2515个(22%)基因,Ta中有2690个(21%)基因分布在非共线性区域。根据其他真菌的基因组(Galagan et al.,2005;Fischer et al.,2006;Espagne et al.,2008),发现在这三种真菌分离前大量的染色体重排就已经发生,但仍然存在许多小的染色体倒位(Seoighe et al.,2000)。与曲霉中随机打断的模式相似(Fischer et al.,2006),共线性区域的数量随着其长度的变小而增加(Galagan et al.,2005;Fedorova et al.,2008)。共线性的直系同源基因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0%(Tr对Ta),78%(Tr对Tv)和74%(Tv对Ta),这些数值与曲霉菌类似(例如Aspergillus fumigatus与Aspergillus niger的相似性为69%),接近鱼和人之间的相似性(Nadeau et al.,1984;Fedorova et al.,2008)。

7.2.2.3 转座子

在Ta和Tv基因组中没有找到长度大于400 bp、相似性大于92%且存在至少3个拷贝的重复元件,而在其他的丝状真菌中,通常能找到符合条件的重复元件。这与Tr基因组相似,Ta和Tv基因组缺少明显的重复DNA组分(Martinez et al.,2008)。在木霉菌基因组中转座元件数量较少,而对基因组中的小卫星序列分析发现,木霉基因组中卫星DNA位点数从Ta中的5249(0.94%)到Tr中的7743(1.54%),与其他真菌相比没有很大的差异。

利用RepeatMasker和RepeatProteinMask 对基因组进行扫描,以确定已知转座元件(TE)的相似序列。多数情况下,木霉基因组中TE家族是零散的,相互间也是差异较大,表明它们不是来源于最近的转座过程。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在木霉基因组中不存在有功能的TE。古老的和退化的TE表明木霉菌偶尔会受到TE的侵染,但是这些TE很快不能复制或者积累突变。

7.2.2.4 T.atroviride和T.virens 中的扩张的旁系同源基因

利用Marcov聚类算法(MCL)(Enright et al.,2002)对十多个子囊菌基因组进行分析,以确定在3种木霉基因组或者仅在2种重寄生木霉中扩张的旁系同源基因家族。在3种木霉中发现了46个这种基因家族,有26个仅在Ta和Tv中扩张。在3种木霉中扩张最大的旁系同源基因是Zn(2)Cys(6)转录因子、主要协助转运蛋白超家族中的溶质转运蛋白、短链乙醇脱氢酶、S8肽酶和有锚蛋白结构域的蛋白编码基因。在Ta和Tv中扩张最多而在Tr中较少的蛋白包括具有CCHC锌指结构域的锚蛋白,具有WD40、异核不亲和性(HET)和NACHT结构域蛋白,NAD依赖性差向异构酶和糖转运蛋白。

7.2.2.5 与重寄生相关的基因在木霉菌中扩张

重寄生过程包括猎物细胞壁的裂解过程(Harman et al.,2004;Lorito et al.,2010),木霉菌中含有大量的几丁质降解酶(包括糖苷水解酶GH18 家族的真菌蛋白和内切-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及 β-1,3-葡聚糖酶(包括 GH17,GH55,GH64和GH81 家族)。GH18家族包含与几丁质降解有关的酶,在木霉基因组中明显扩张,尤其是在Tv和Ta中,在表7.5所列的真菌中所含的几丁质降解酶的数量最多。不仅几丁质降解酶的数量增加,而且有许多几丁质酶含有碳水化合物结合域(CBM)。重寄生木霉菌中的B类几丁质酶数量特别多,该类几丁质酶含有CBM1,能结合纤维素和几丁质(Limon et al.,2004)。Tv和Ta都有5个包含CBM1的GH18 酶类。C 类几丁质酶含有CBM18(结合几丁质)和CBM50(结合肽聚糖和几丁质)。在木霉菌中,不仅几丁质酶含有CBM50,在另外一些蛋白中也常常具有多个拷贝的CBM50,这些蛋白都具有信号肽,但没有可辨认的水解酶结构域。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蛋白基因在基因组中都与几丁质酶临近。与几丁质酶相似,在3种木霉菌中,GH75脱乙酰几丁质酶的数量也明显扩大。与植物病原真菌类似,植物细胞壁降解酶基因家族的数量也有扩大。

表7.5 不同真菌基因组中与几丁质/壳聚糖、β-葡聚糖水解有关的糖基水解酶家族

另外一类与重寄生有关的基因是参与次级产物形成的基因。3类木霉菌中(Ta,Tv和Tr),分别含有不同的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和聚酮合酶(PKS)组合。与其他子囊菌相比,Tr相关酶的编码基因数量较少(10个NRPS,11个PKS和2个NRPS/PKS融合蛋白基因)(Martinez et al.,2008),但Tv中的PKS,NRPS和PKS-NRPS融合蛋白基因的总数最多(50个),主要是由于NRPS基因的数量多(28个,是其他真菌的2倍)。进化分析表明,这是由于编码环二肽合酶、环孢霉素/恩镰孢菌素合酶和NRPS-杂交蛋白的编码基因在近期复制的原因。大多数在Tr存在的次级代谢基因簇也存在于Tv和Ta中,但在Tv和Ta中存在的相关基因约有一半是物种特异的,而且往往位于基因组的非共线性区域。3种木霉菌都含有2个类抗菌肽合成酶,一个合成短链的类抗菌肽(10~14个氨基酸),一个合成长链的类抗菌肽(18~25个氨基酸)。编码长链类抗菌肽合酶的基因缺少内含子,产生60~80 kb的mRNA,编码的蛋白有25000个氨基酸,是目前已知最大的真菌蛋白。

除了PKS和NRPS,Ta和Tv还有细胞溶解肽例如溶血素蛋白等抗生物质相关基因。此外,在Ta和Tv中还发现了2个大分子量毒素,与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中的毒素复合物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该细菌是食昆虫线虫的共生菌(Munch et al.,2008)。除了木霉,它们存在于G.zeae和Podospora anserina中。然而,木霉菌还存在其他次级代谢相关基因,例如存在许多细胞色素P450 CYP4/CYP19/CYP26亚族,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等。

木霉基因组还包含大量含有至少4个半胱氨酸残基的分泌蛋白,这些蛋白含有约300个的氨基酸。在三种木霉中(Ta,Tv和Tr)都含有这些小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SSCP),在Tv和Ta中的SSCP比Tr更加复杂。

7.2.2.6 在T.atroviride和T.virens中存在但在T.reesei 中不存在的基因

有1273个直系同源基因在Ta和Tv中存在,而在Tr中不存在。根据蛋白结构域,在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中,真菌特异的Zn(2)Cys(6)转录因子和溶质转运蛋白是最多的。然而,其他的蛋白如氧化还原酶、单加氧酶和与AMP酸激活、异喹啉生物碱合成等有关的蛋白也值得关注。这些表明Ta和Tv中可能包含许多尚未发现的次级代谢产物,在重寄生过程中发挥作用。Tr中所含有的577个特异基因中的大多数(465;80.6%)编码未知功能的蛋白,剩余112个基因没有明显的种类丰度。

7.2.2.7 非共线性区域的进化

木霉基因组中逆转录子热点重复域都位于非共线性区。在大多数真核生物中,这些区域位于亚端粒区,发生重组的频率很高(Freitas-Junior et al.,2000)。与Tr相比,在Tv和Ta基因组中明显增多的蛋白家族基因多数集中分布在非共线性区域。而且,在非共线性区域中,旁系同源基因的数目明显增加。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非共线性基因出现在3种木霉最后的共同祖先中,但是后来有选择地或独立地丢失了;在木霉属进化过程中,非共线性区域来源于核心基因组,并经过复制和分离过程;非共线性区域通过水平转移获得。通过BLAST比对发现,木霉菌中大多数(>78%)共线性和非共线性的基因编码蛋白都是真菌来源的。而且,在Ta和Tv中许多非共线性区域编码的蛋白在共线性区域中也存在旁系同源物。最后,对密码子的使用和适应指数分析表明,非共线性基因在密码子选择方面与共线性区域相近。综上,在Ta和Tv中,非共线性基因通过在木霉祖先中进行复制而获得,随后在三个家系中丢失,而在Tr中这种丢失更明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