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有哪些风俗文化?

如题所述

老沈阳的传统年节食品和祭祀用品(祭灶神)。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

速冻饺子:起源于老沈阳的年俗“冻饺子”。明末清时一进入腊月就要准备过年的食物,其中包饺子是一项重要任务,包好后,冻起来,从小年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今天人们所吃的速冻饺子,就起源于几百年前辽沈地区民间过年的习俗。

皇寺庙会:皇寺是皇家寺院,从皇寺始建之时,皇寺庙会就已经出现了雏形,建成后,庙会规模日益壮大,从最初的农产品,手工制品售卖发展到综合性的贸易集市。

秧歌是流传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沈阳秧歌属东北大秧歌,分高跷、地秧歌两大类。沈阳人酷爱秧歌,他们舞得热烈、舞得豪放、舞得粗犷,令人振奋。如今早晚或节假日的沈阳街头,不仅常有火爆的老年秧歌队表演,还有精品秧歌表演,如“蹉步秧歌”、“灯官秧歌”、少儿高跷和让人耳目一新的"水袖秧歌"、"举顶高跷"等。每年,沈阳都有举办秧歌节,历时五至七天。大型秧歌比赛是秧歌节的主体项目。

关氏皮影是沈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在沈北地区。与辽南复州皮影和辽西凌源皮影相比,沈阳关氏皮影填补了辽北地区皮影艺术的空白。目前,沈北蒲河学校已经被确定为关氏皮影传承基地。皮影戏已作为教材引入课堂。教师关维颖还组织学生成立了一个“荷尖戏社”,表演的第一个皮影戏《过桥》在区中小学春风艺术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沈阳唐派京剧由剧本和舞台表演两方面组成。一是创作的剧本,在唐韵笙近六十年的舞台艺术生涯中,由他亲自创作改编的剧本大约有四、五十部之多;二是表演艺术,唐派艺术的代表剧目多是以《东周列国志》、《史记》及《三国演义》等为题材的历史正剧,呈现出一种特有的凝重、浑厚、开阔、大气的艺术气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9
沈阳的风俗有吃糖瓜、吃冻饺、逛皇寺庙会、扭秧歌、皮影表演、二人转、回民小鼓高跷等,沈阳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灿烂丰富的民间文化。
沈阳有什么风俗
沈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沈阳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1、节日文化
逢年过节,沈阳都有举办灯会与庙会的传统。12月的沈阳冰雪旅游节、10月沈阳国际旅游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节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2、传统曲艺
东北大鼓是一种曲艺形式,又称为“奉天大鼓”、“沈阳大鼓”、“奉派大鼓”等,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生活禁忌
沈阳春节期间送礼品时忌送白糖,结婚礼品忌送单数,小孩子忌讳下午出外走亲戚,孕妇忌看新人拜堂等。
第2个回答  2018-11-21
地处沈阳西北地区有十月十撒路灯习惯,农历正月十五春节过后,专人组织二十至二十五人做灯笼,做好点火的纸包,等到正月十四的傍晚,举灯笼人排成两队,以锣鼓为前导,有人把纸包点燃,沿家放在地上,小纸包燃烧时间较长,又被沿路放在地面上。所以叫撒路灯,让人感到神秘惬意,更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第3个回答  2018-11-21
‍‍西迁节和抹愚节,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辽宁锡伯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 ,以纪念220多年前的锡伯族人从东北迁往西北边的壮举,这是这是锡伯族人最盛大的节日。此外,还要举行文艺汇演和赛马、叼羊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抹愚节则是在农历正月十六,据说这一日是巡天神来视察的日子,一到这天,锡伯人不等天亮就纷纷出门,挨户串门,不分男女老少往脸上抹黑。青年人见了老年人,先请安,后跪一脚,再向长着脸上象征性的抹一点黑。以示尊敬和吉庆,也好让巡天神看见 他们的诚信,免去小麦的黑穗病。
‍‍
第4个回答  2018-11-21
秧歌流传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沈阳秧歌属东北大秧歌,分高跷、地秧歌两大类。沈阳人酷爱秧歌,他们舞的热烈,舞的豪放、舞的粗犷,令人振奋,如今早晚或节假日的沈阳街头,不仅常有火爆的老年秧歌队表演,还有精品秧歌表演,如“蹉步秧歌”“灯官秧歌”少儿高跷和让人耳目一新的“水袖秧歌”“举顶高跷”等。每年,沈阳都有举办秧歌节,历时五至七天大型秧歌比赛是秧歌节的主体项目。秧歌节的举办,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了解沈阳,也让中国和沈阳的秧歌走向世界。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