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如题所述

我分享一本我看过的书《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中的一些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当然,如果你有时间,也可以去看看这本书。

一、好奇心并非是热爱思考的体现

学习需要思考,但人类行动更多地依靠记忆。比如说,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常常沿用与上次做这件事的相同方式。你吃饭点菜的时候,想不好要吃什么,就点原来吃过的那些,这样最节约认知资源,或者俗话说的,最省脑子。

那我们为什么有时候愿意思考呢?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脑会产生多巴胺,让人有快乐的感觉。但这问题太难或太容易都不行。难度太低,无聊;难度太高,挫折;难度适中刚刚好。

所以,让孩子喜欢上学,第一个建议是,给孩子的问题要难度适中。是给孩子定一些跳一跳、够得着的小目标,让孩子觉得学习有些挑战,但努力之后,又可以克服的事情。

二、丰富孩子的认知范围比学习各种技能更重要

我们自己读书时,甚至玩游戏时候也会感受到,如果有背景知识,理解起来就更简单。如果你对三国时期的人物不熟悉,玩三国杀上手就慢些。面对问题时,我们把当前环境的信息与长期记忆里保存的一部分信息都调取到工作记记中,用新的方式组合起来,去思考。

我在这里说的工作记忆是指一种特殊的短期记忆,比如小测验前突击背单词,很可能考完不久就忘记了。

如果长期记忆里存的相关知识多,就有助于思考。如果工作记忆空间大,也有利于思考。工作记忆非常重要,我以后专门来讲。这个地方,三国时期的人物就是长期记忆里面的知识,有这个背景知识,你上手就会更快一些。

国外有四年级掉队现象,是指许多孩子在四年级时突然跟不上同龄孩子,然后跟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拉越大。我们也常说三年级是个坎儿,这一年孩子之间的差距变得非常明显。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的背景知识有差别。知道得越多,学习新知识就越容易。

因此,第二个建议是,尽早丰富孩子的事实性知识。阅读很有效,还有参观博物馆、旅游、各种课外活动,都很好。

三、记性好是因为记住的事情都经过了思考

你可能会发现,孩子说起光头强的台词来一套一套的,但总记不住你教的知识点。这是因为,人的记忆不是他想要记的事,而是他思考过的事。你可以把思考想象成大脑神经元滋滋地燃放五彩烟花。记忆就是烟花过后留下的那些灰烬。都没有燃烧过,怎么能留下痕迹?

怎样让孩子的大脑神经元“燃放”起来?第三个建议是,孩子学习的内容要有意思。比如,老师和父母可以借助故事的力量,引入因果、冲突、复杂度和角色等,组织学习材料。如果学习内容实在没啥意义,比如化学元素表,那么使用重复、联结和组块的记忆策略也可以。

四、理解力是建立在具体的知识上的

小学老师经常遇到一种哭笑不得的情形:问孩子,你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你 2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 答,5个。再问孩子,路上有 3棵树,有人又种了2棵,一共有几棵树?答,不知道。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和苹果比起来,种树是孩子比较陌生点的事情,所以用不熟悉的例子来学习算术这样抽象知识时 ,孩子就会碰到困难。

那么第四个建议就是,教育孩子时,多举例子,最好是跟孩子已有经验有关系的例子,所以你和孩子解释道理最好越简单直接越好。

五、刻意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很多人反对大量重复练习,反对题海战术。实际上练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举个例子,你一定能心算 12X12,但心算 122X122 就难得多。其实用的方法一样,但后面那题需要大量记忆空间存放中间的步骤,而人脑的工作记忆非常有限。

怎么突破这个瓶颈呢?就是大量练习,把复杂任务练到自动化,它就成了一个整体,很容易储存。你有没有注意到,其实12X12也是作为一个整体记忆下来的?

第五个建议,是重复练习基本技能。需要提醒的是,分散时间练习效果更好。比如,一个周末下午做 100道题,不如把这些题分散到周一到周五,每天做20道题,这样掌握得更牢。

六、入门时的学习方法与熟练掌握后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

有人问,能不能在孩子一开始学习科学的时候,就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答案是,不能。专业人士的思维方式与入门者的思维方式完全不是一回事。

专业人士已经掌握大量背景知识,经历过大量练习,已经学到了深层的抽象技能。他们可以快速分辨出重要的细节,关键是还可以把知识迁移到相似的领域里。而入门者呢, 着眼于具体例子、浅层知识,很难迁移知识。

第六个建议,是提醒老师和父母,对孩子来说,更实际的目标是理解知识。让新手去模仿专家的创新方法并没有用处。

七、单一思考过程不如多元化的思考过程

你可能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有些孩子是视觉型学习者,对看到的东西记得清楚;有些孩子是听觉型学习者,对听到的东西记得清楚。认知科学家发现,这个理论完全是错误的。还有多元智力理论在教育上的运用,也被认知科学证明站不住脚。因为科学家(包括教育学家)根本就没办法区分不同的学习类型,并给出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

所以第七个建议是,不用考虑为每个学生定制不同的思考过程,考虑让全班所有孩子练习所有过程,听一听,看一看,动一动,通过变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总结一下:

完全“快乐”、一点儿都不用费力的学习并不存在,但对于一个保持好奇心,主动探索求知的孩子来说,在辛苦学习的过程中也能获得愉悦感。孩子不喜欢上学是正常的,如果按照大脑的认知规律教育孩子,能让孩子更喜欢学习。

具体有这样七个建议:

1、给孩子的问题难度适中,让孩子在挑战区学习;

2、利用阅读、参观博物馆、旅游等方式尽早丰富孩子的事实性知识;

3、借用故事等力量,让孩子学习的内容有意义;

4、教育孩子时多举例子,最好是跟孩子已有经验有关系的例子;

5、在不同时间里重复练习基本技能;

6、鼓励孩子理解知识,而不是急匆匆地让他们学习行业专家的思维方式;

7、我们对孩子的培养要有耐心,一步一步按着他们发展的规律来。

以上。


思维解绑,小儿好养。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芭菲小鹿。育儿原来如此有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6

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

一是要让孩子有学习的兴趣,能够乐在其中,想想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一是游戏目标明确,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指引,二是游戏有步骤有方法,按照指导就能达成,是能力所在范围之内,三是游戏有阶段性反馈,每过一关就有奖励,没过也会显示差距在那里,有反馈机制,因此整个玩游戏的过程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过程,有自信,感觉好,自然就做的好,同理,我们也可以像玩游戏一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

那么学习兴趣如何保持?在于家长关注正面,关注孩子的努力和点滴进步,随时给孩子鼓励,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得到鼓励越多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越大,因为是发自内心的找到了归属感和成就感。

反之如果家长总是盯着孩子在学习中的错误,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天天批评指导孩子,孩子的学习兴趣很快会被你的批评指导消磨殆尽了。

另外,对于孩子的学习,建议家长放手,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可以自己管理好自己,而不是天天拿个小皮鞭在孩子屁股后面敲打,该写作业了,该写作业了,这样作业和学习对孩子而言完全是大人交待的事情,他也会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业,久而久之,也会消磨掉孩子对学习的喜爱。

最后,行大于言,如果父母爱读书,爱学习,潜移默化之下,孩子应该也会爱读书。爱学习;如果父母天天打游戏搓麻将,却逼着孩子学习,孩子势必是不会爱上学习的。

第2个回答  2017-10-17

前几天有人问我,你是如何把孩子培养的这么爱阅读爱学习的?我说,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就像种一棵小树,重点在前期,要小心松土、施肥、防风防冻,等到小树长稳了,能够上面伸展枝叶吸收阳光雨露,下面扎根土壤吸收水分养料的时候,我们就退出了,也帮不上了。


那么,前期这个培养的过程要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爱学习这个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可以最大程度的减轻家长们的焦虑感。

其次,爱学习是一个大的习惯,里面包含了阅读习惯、专注力培养、高效写作业习惯等多个小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切记,一个时间段只培养一个习惯,可以以一个月作为培养周期。不要一股脑上马一堆的习惯,突然开始高标准严要求的让孩子改正,这种过激行为只会引发孩子强烈反抗的。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才是适合培养孩子习惯的方式。


最后,在习惯养成的执行过程中,有几点建议:

1:家长先做榜样,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经说过:“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爱阅读的孩子,基本上没有不爱学习的,或者说,他们会因为认为学习很简单,而不会出现畏难情绪。

2:DIY一些亲子游戏,用来提升学习兴趣。

我曾经一周7天,每天都设置一科学习类的亲子游戏,比如数学亲子游戏,我们玩扑克牌速算;英语亲子游戏,我们玩猜单词接龙等等,因为亲子互动,孩子就来了兴趣,就这样,开启了孩子各科的知识启蒙。

3:家长多鼓励,用赞美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以上三点如果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或者加我公众号。


我是知心妈妈燕燕,将论语、三字经等融入育儿实践,关注公众号:两位妈妈

第3个回答  2017-10-18

1、在家中营造适合学习的环境与人人学习的氛围,父母以身作则

适合学习的环境:容易取放的书报架上放满孩子喜欢的书籍,旁边放有舒服的座椅和明亮的台灯。让学习资源触手可及,也方便孩子用碎片时间学习。 

人人学习的氛围:家长主动减少电视时间,特别是在孩子学习时,家长最好也同时看书。家长的以身作则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2、从孩子兴趣出发,给孩子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力

比如由孩子决定写作业是先写哪门后写哪门。在选择课外班时,鼓励孩子勇于尝试的同时,也尊重孩子的兴趣。在选择课外书籍时,根据孩子的兴趣,从虚构类书籍逐步转向非虚构类书籍。

3、给孩子不断的鼓励

关注过程而非结果。即便孩子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只要平时孩子学习是认真的,家长就要予以鼓励。一个很好的办法,是家长“示弱”来让孩子教家长。教是最好的学,孩子不仅可以从教家长的过程中体验价值感,更可以让学习更加巩固。

4、关注能力培养,而非具体知识点的学习

当今知识更新很快,绝大多数具体的知识点在孩子成人后就不再有用。家长需要更多的关注,孩子从学习过程中获取了什么能力。


西安·正面管教父母课堂·魔方·桌游思维·儿童礼仪,公众号:xxwqinzi

第4个回答  2017-10-17

培养孩子爱学习,其实和培养孩子爱上一件事是一样的方法,这需要家长让孩子从学习的兴趣、毅力、成就感中获得锻炼和体验。

1、 学习的兴趣

爱上任何一样东西最先离不开的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恒古不变的定律,有这个前提再去引导孩子会事半功倍。那么在学习上,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去培养兴趣。语文书本的知识是枯燥的,但是如果可以帮助孩子转化成为身边有趣的事和有趣的观点则会帮助孩子提高对课本的兴趣。比如,书上写了秋天的景色,家长就可以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寻找秋天,甚至带上书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符合秋天的特点;书本描述了北京天安门,家长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带孩子去北京参观天安门;这些把书本抽象文字变味具象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很好的吸收课本知识,也能提起孩子对书本学习的兴趣;数学课的计算,家长可以和孩子用扑克牌的方式学习,还可以充分利用东西的场景让孩子帮计算。让抽象概念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来,不仅提高了孩子的运用能力也提起了孩子继续学习的兴趣。

2、 学习的毅力

常常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学习就是三分钟热度,一开始很积极,到后面就坚持不下去,或者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不学了,学习毅力的培养往往也是家长比较头疼的一块。学习的毅力也和习惯有关系,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的行为倾向。这就需要不间断的鼓励孩子的好的行为,去正面强化这些有效行为,使之成为自动化的习惯。例如坚持每天早起读书,可以和孩子商量如果他能做到每天早起读一篇英语书籍,坚持满一个月就可以满足一个适当的要求,通过一开始适当的外部奖励刺激来引发孩子的行为习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要逐步把外部驱动力转化为内部驱动力,就是要及时肯定孩子的坚持是来源于他自身的努力,并且跟上有效的语言鼓励,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可以做到、他有能力做到的。这样有效持续一段时间就可以帮助孩子在毅力的好处上有所感受和体会。

3、学习的成就感。

学习的成就感很大程度上来自成绩的体现,除了帮助孩子在阶段的单元考试上有所进步,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合适的比赛。这样不仅可以给孩子不同的刺激和新鲜感,调节学习节奏,还可以让孩子通过取得一定的成绩后获得积极的自我肯定,这将更能激发起孩子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露宏,儿童心理学专业亲子讲师,DISC顾问和讲师;微信:gogomeg;公众号:qzjslh,期待与大家的交流。)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