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二府三司制到元朝一审六部制转变的原因?

如题所述

简单来说,这就是唐代五代以来官制变革的结果。无论是两府中的中书门下,枢密使还是三司,都不是宋代的制度创新,而是继承了唐代五代的结果。
比如作为宋代宰相机构的中书门下(不是三省中的中书省,门下省),早在开元年间就已经设立。历史教科书中所谓的三省制(中书决策,门下复核,尚书执行)在历史上根本没有运行太久的时间就三省逐步合一了。根本原因就在于三省分权效率太低下,根本不足以应对繁杂的行政工作。
而枢密院(枢密使)在晚唐一开始就是宦官机构,是沟通皇帝与中书门下之间信息传递的宦官机构。在朱温时期,由其心腹大臣敬翔担任枢密使开始,枢密院开启了它的外朝化进程。而更由于五代战乱频繁,最为核心的权力是军事权力,所以枢密使往往主掌军事事宜,一般都由皇帝最信任的心腹担任,权力就开始逐渐向枢密使转移,真正的宰相反倒主要负责日常行政工作和一些礼仪性的典礼等。所以五代可能会出现冯道这样历经好几个王朝的宰相不倒翁,但是绝对看不到历经好几个朝代的枢密使。这个时候就有“不带枢密使不为真宰”的说法。宋太祖陈桥兵变后,为了稳定朝政,留用了后周三位宰相,而选择让心腹赵普进入枢密院任直学士,一年后升枢密副使,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历史沿着这个趋势发展,很可能出现历史上多次出现的由皇帝亲信内朝逐步取代外朝宰相机构成为新宰相机构的现象(比如尚书令取代丞相,中书令取代尚书令)。但是,这个趋势被宋太祖罢后周三相,以赵普升宰相,重建中书权威这一举动给中断了。枢密使没能完成其替代宰相的进程。但是因循五代成例,依然保持了其掌军事的职能。与中书门下号称“对掌文武大权“。话虽如此,但是中书号称无事不总,权力还是更大。所以宋代的中枢,宰相加执政合成宰执,执政就是枢密长贰和参知政事,在位次上,宰相最高>枢密院长官(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副相)>枢密院副长官(枢密副使或者同知枢密院事)。而且有宋一代,中书权威还在不断加强,到了南宋,枢密使就基本沦为宰相控制之下了。
而三司,也是唐代制度的产物。唐代中后期,由于财政事务繁杂,所以设置了盐铁,户部,度支,由专官管理。后唐明宗亍天成元年 (公元926年) 委任宰相一人专判度支、户部与盐铁转运使事务。长兴元年 (公元930年),三使并为一使,称三司使,总揽财政收支,租赋及盐铁专卖事务。而宋代继承了这样的制度,依旧以三司使总揽财政,所以三司号称计相,但它并不是真的宰执机构。
到了宋神宗元丰改制时,神宗的目的一方面是理清宋代继承的唐代以来形成的官职差遣分离的乱象,使官职相符。另一方面,在中枢想着通过重建三省制来加强权力制衡,所以他罢中书门下,重新建立了三省制。并确立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首相,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次相。但实际上这个制度运行的也不好,因为三省合一是大趋势,三省分立带来的效率低下会迫使三省重新合一的。而在这次改革中,枢密院得以保留,依旧负责执掌军事。而原本主管财政的三司被废除,财权重归宰相机构。
总之,宋代尤其是宋初的官制,表现出相当浓厚的非构建性特征,也就是说它并不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刻意构建的,而是很大程度继承了唐五代以来的官制传统。而这种官制是在王朝实践运行中不断突破原有制度框架造就的。比如职事官和寄禄官分离形成的官,职,差遣分离的现象。这种制度的优点就是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因为它本来就是突破原有制度约束而形成的便捷性的官僚制度。但缺点是造成官制的复杂混乱(这也是宋神宗为啥要元丰改制,重建寄禄官职事官体制的原因)。所以宋初统治者所做的就是把这种没有正式被确定的制度给它确定下来成为定制。
说回题目,宋初的官制体系更多的是对唐五代以来官制变革的继承和定型。是这段历史时期发展的结果。严格说来,并不存在一个“宋代改三省六部为二府三司。”这种说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