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宫在哪里?

如题所述

前期皇宫在应天府,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后期在顺天府,是今天的北京。明朝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 ,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  。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 ,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扩展资料

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了集庆路(今江苏南京),明初建国后,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为首都,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为北京,为陪都。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升北平为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南京为陪都。直到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隶为江南省,改应天府为江宁府。

明成祖朱棣的皇位是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来了,自己的发家之地也是燕地。于是永乐元年(1403年),升北平为北京,将北平府改称顺天府,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南京为陪都。

清代继续沿用顺天府这个名称。顺天府由于是首都的最高地方行政机关,所以府尹的职位特别显赫,品级为正三品,高出一般的知府二至三级,由尚书、侍郎级大臣兼管。正三品衙门用铜印,惟顺天府用银印,位同封疆大吏的总督、巡抚。

辛亥革命后,1914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设京兆尹,直到1928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撤销京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天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4

前期皇宫在应天府,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后期在顺天府,是今天的北京。

明朝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 ,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  。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 ,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扩展资料:

名称的政治制度

1、内阁制度

1380年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亲理政务,但是力不从心,故设立四辅官来辅佐政事,但这项制度效能不彰,1382年七月被废。十一月,仿宋制,设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品秩皆为正五品。朱棣登基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由此成立内阁。

2、六部制度

明朝在中央和南京各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与前代相比,明朝最初在每部增加尚书侍郎各一。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废丞相之职,六部因此地位得到了提高。每部只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原有的各科尚书降为郎中。

3、监察机构

朱元璋为吴王时,始置御史台,设左、右御史大夫各一名。1380年,罢御史台。1382年更置都察院,设监察都御史八人。分监察御史为浙江、河南、山东、北平、山西、陕西、湖广、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十二道,各道置御史三到五名,称为十二道监察御史。

4、六科机构

六科,负责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洪武二十四年,更定科员,每科都给事中一人,正八品。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他们有“封驳权”,可以不赞成皇帝的意旨。该制度发挥了一定的改善朝政作用。 

5、五寺机构

五寺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和鸿胪寺。大理寺与刑部和都察院合为三法司,其职权与今日之最高法院相似。大理寺的首长称为大理寺卿,九卿之一。其余四寺卿职权较低。

太常寺负责祭祀礼乐,隶属于礼部;太仆寺管理马匹,隶属于兵部;光禄寺负责寿宴、进贡等,隶属于礼部;鸿胪寺负责朝会、宾客、吉凶仪礼。

6、厂卫机构

明朝主要的情报机构包括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武宗时期还一度设有内行厂。锦衣卫负责侦查国内外情报,直接对皇上负责,拥有可以逮捕任何人,并进行秘密审讯的权利。东厂主要职责就是监视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学者等各种政治力量,并有权将监视结果直接向皇帝汇报。

西厂设立于宪宗时期,首领为汪直。1482年后被废。其后又被武宗短暂恢复。内厂设于武宗时期,任务是牵制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的权利,防止它们三个机构相互勾结权利的扩展,是武宗为政的另一种手段。首领为宦官刘谨,刘谨伏诛后,内厂与西厂同时被废,仅留东厂。

参考资料来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14
明成祖朱棣就是永乐帝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鉴于北平势踞形胜,为“龙兴之地”,
更为了有效地抗击蒙古人的南侵,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明成祖
决定迁都北平。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他升北平为北京
,这是“北京”名称的最早出现。永乐四年(1406年),明
成祖下诏迁都北京,并开始大规模地重新营造北京城。

  明代皇宫紫禁城是永乐五年至十八年年间营造北京城的重点
工程。它是以南京宫殿为蓝本,在元朝大内的旧址上建造的。当
时集中了全国的优秀匠师,动用了30多万士兵和民工。紫禁城
在总体设计思想和宫殿建筑布局特点上,都采用了一整套附会天
宫的手法,即采用中轴线对称的结构,突出主体宫殿,高台基、
大广场,并以象征性手法表示日明星辰环绕拱卫正中的紫微星座
,突出地表现封建统治阶级的威严和皇帝的至尊地位。

  为了把紫禁城建在北京全城的几何中心,明在营造紫禁城时
,把城墙向南推移了近400米,从而使纵贯北京全城的中轴线
(南起永定门,北止钟楼)恰好穿过大内的正中心。整座宫殿建
筑为南北竖向,呈长方形,东西宽760米、城高7.9米,南
北长960米,由前朝和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前朝以太和殿、中
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即前三殿。这是皇帝发号施令和举
行重大仪式的地方。三大殿之后为内廷,主要由乾清宫、交泰殿
、坤宁宫,即后三宫组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2-14
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是南京历史上第一个全国统一王朝的皇宫,在今中山路南北两侧。明太祖朱元璋攻取集庆(南京)后,改集庆路为应天府。朱元璋为为做皇帝,“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最终选定这块地当“钟阜龙蟠”、“帝王之宅”的风水宝地。相传朱元璋征发军民工匠20万人,填燕雀湖“改筑新城”。工程始于公元1366年,历时一年建成,壮丽巍峨,盛极一时。
这座朱元璋的宫殿,由皇城与宫城两部分组成,合称皇宫。皇城在外,围护着宫城。据当今学者考证,皇城范围东起今南京机电学校与南京博物院以西一线,西至竺桥、逸仙桥以东,南到光华门,北至佛心桥一带。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里,周长9公里,呈凸字形。皇城开有六道门:正南为洪武门,正对着都城正阳门 (今光华门);东南为长安左门,外为长安街(今八宝街);西南为长安右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 门;北为玄武门。宫城又称大内,俗称"紫禁城",开有六道门:正南是午门(今午朝门),东南为左掖 门,西南为右掖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正北是北安门。在皇城与宫城之间还有两道门,南为承天门,北为端门,与洪武门、午门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第4个回答  2013-12-14
明代皇宫紫禁城是永乐五年至十八年年间营造北京城的重点工程。它是以南京宫殿为蓝本,在元朝大内的旧址上建造的。当时集中了全国的优秀匠师,动用了30多万士兵和民工。紫禁城在总体设计思想和宫殿建筑布局特点上,都采用了一整套附会天宫的手法,即采用中轴线对称的结构,突出主体宫殿,高台基、大广场,并以象征性手法表示日明星辰环绕拱卫正中的紫微星座,突出地表现封建统治阶级的威严和皇帝的至尊地位。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