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到8月新闻记录与评析10条?

记录和评析分开写,简洁点

印象之三: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进行自我挑战

在讲座的末尾,周老师给我们出示了他为这堂课做的一些其他设想。并解释了最终选择使用“胡适创意”的理由。他的经验是,要在不停的试讲中,找到学生最能理解也最有兴趣的方式,据此调整教学设计,寻找上课的感觉。日常教学中,历史教师常常任教多个班级,并非没有不断调整的机会。但要真的做到把每一堂课都当作试讲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仅要有这方面的强烈愿望,还要有持之以恒的长久努力与积累。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必修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文学作品李白的《古风》和杜牧的《阿房宫赋》导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诸侯争霸
2、秦朝统一
(1)过程(加入荆轲刺秦的故事)
(2)条件 ①②③④ (发散思维)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重点)
1、皇帝称号的由来 (阅读材料,分析史料)
2、皇帝制度的特征
皇帝独尊(结合【历史纵横】) 皇权至上 皇位世袭
3、中央官制
(1)设置及职能
“三公” “九卿”
(2)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3)评价(作用)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目的
2、内容:郡、县、乡里
3、作用
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一分为二)
1、积极
2、消极
五、巩固统一的措施
参见教材P10“历史纵横”,指导学生阅读后再归纳
听课感想:老师合理利用与本课相关的一些史料和图片,培养了学生史料解读和图片分析的能力,并且在讲述本课重难点时深入浅出,化难为易,这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必修一)
(一)导入【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二)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
1、废除宰相制度(结合相关史料讲述)
三司、胡惟庸案
2、确立内阁制度
奠基——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确立——明成祖确立内阁制(参与机务)
发展——明宣宗内阁地位日益提高(票拟权)
全盛——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思考探究: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三)清朝: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
清初 康熙 雍正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六部
皇权受限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六部
南书房
集权于帝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 背景
2、 措施
3、 特点
(四)小结
1、秦汉以来,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
2、君主制度的演变
听课评语:本课的重难点不好突破,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也比较多,需要教师高屋建瓴,从整体上对秦至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进行把握并加以梳理。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必修一)
教学过程:
探究一: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地理条件〈10分钟〉
【结合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和两段材料,说明古代希腊自然地理条件有何特点?请学生回答问题】
探究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15分钟〉
【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从视觉方面直接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本,填写表格】
探究三: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什么样的影响?〈15分钟〉
【讲解解决这类类似评价的问题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的方法】
【通过几组图片,呈现雅典在哲学、建筑、神话、雕塑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当今世界民主政治的图片,引导学生得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
(三)促进新知识的理解
新知识的内容及其教学活动的策略
巩固练习〈3分钟〉
【提供练习的情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行为。】
听课反思:本课教学以活动探究法为主,兼以史料教学法,有效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最后进行本课知识点巩固练习,效果较好。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必修一)
以图片罗马圆形剧场导入,提出问题,引出罗马法(图片导入法)
一、什么是罗马法
二、罗马法的形成及发展
1、起源:习惯法 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为标志
2、发展:公民法 万民法
3、完善:《民法大全》为标志
三、罗马法的思想内容
1、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渗透着“自然法”思想
PPT播放一则古罗马案例,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最后教师加以总结。(角色扮演法)
PPT呈现一则有关西塞罗的材料,并提出问题。(史料分析法)
四、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
呈现几则材料,进行分析。
听课感想:本课内容多,头绪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主简次,否则定会给人匆忙感而不知所云。把罗马法的广义内容放在了开头并简化。重谈其发展过程与思想精华。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罗马法的现实意义。并用案例的形式贯穿始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小品剧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了探究问题的乐趣,这种形式应在以后的教学中经常使用。但美中不足的是结尾有些草率,少了点创新,倘若能上升一个高度,联系今天的一个法律案例。让学生对法的认识升华,可能会更好一些。

《鸦片战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节用设问法导入:
同学们,谁认识这种美丽的花啊,(同学回答后叫罂粟花)。
谁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同学回答全教师总结)
对,它能制成鸦片。鸦片是什么?鸦片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它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怎样的痛苦回忆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相关内容——“鸦片战争”。(这里改动较大,你思考学习一下)
接下来展示鸦片战争中的部分照片和影像资料,如: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将领的画面、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电影《林则徐》《鸦片战争》片断段等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通过这些资料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明清大帝国的盛世景象的背后,潜伏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中国封建社会渐渐走向迟暮。由上述情景再现模式带领学生步入本课学习。
(二)学习新课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首先,让学习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作为统治中国的道光帝会采纳什么措施?如果会的话,他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你有何感受?如果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去采取什么措施?
4.“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过程怎样?结局如何?
5. 中国为什么会战败呢?及失败的教训?
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来看课文,这样既可以提高了同学的阅读效率,而且还可以强化他们的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其次,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分组讨论的过程 第一步:分组,前后两排共6人为一小组,若有单排的并入前一组,各组推荐一名小组长。
第二步:分工,各小组长到老师那里领取小组探讨的话题,然后 进行内部分工。
第三步:汇总,讨论结束后由小组长将本组学习成果汇总并在班级中展示交流。)
再次,在教师带领下共同总结上述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第一小组回答)
教师引导:(从两国贸易角度分析)
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19世纪上半期,中国对英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而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却处于入超地位,而且这种逆差一年大似一年。而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急需向外输出商品,它不能容忍这种不利处境的继续,开始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这里可以展示一些贸易数据)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危害?(第二小组回答)
教师引导:(利用多媒体出示吸食者图片,直观,有震撼力。从民众和国家两个方面分析)
(1)什么是鸦片?俗称“大烟”, 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体,而且极易上瘾。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天长日久,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会被鸦片这个恶魔侵蚀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终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2)英鸦片商走私鸦片的利润高得惊人。据有关资料统计,鸦片战争前,英商向中国输入鸦片达42万多箱,给他们带走了三四亿银元的财富。
总结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
b.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c.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作为统治中国的道光帝会采纳什么措施?如果会的话,他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你有何感受?如果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去采取什么措施?(第三组回答)
(设计意图:创设形象情景,引领学生走进历史,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好奇心。提供一些资料、照片和影像)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要求禁烟。 道光皇帝采纳了林则徐的建议,并采取措施:①缉拿烟贩;②整顿海防;③停止中英贸易、封锁商馆;④虎门销烟。
感受:林则徐以“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他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的爱国精神)
4.“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过程怎样?结局如何?(第四组回答)
起止时间:1840年——1842年
过程:(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介绍战争的两个阶段及路线图。)(战争的过程略)(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中国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在鸦片战争中的英勇抗争上。)
引导学生把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概括为:
人民群众的自发反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清军爱国将士——英勇作战,为国捐躯
面对英国侵略者的侵略暴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开端;广大爱国将士的浴血抗战、为国捐躯,表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值得后人敬仰。
结局:中国战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定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5. 中国为什么会战败呢?及失败的教训?(第五组回答)
(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请同学们开教材,认真阅读教材的内容,划出能够反应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具体情况的关键词句并结合幻灯片上的图片归纳一下“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引导学生填图表。(多媒体展示)
国际(英国) 国内(中国)
政治方面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封建专制统治 吏治腐败
经济方面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自然经济为主,财政困难
军事方面 船坚炮利 军队废弛军队战斗力弱
外交方面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虚骄自大
综合方面 综合国力强大 腐朽落后 危机四伏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填写,不但能对中国的中国封建社会危机四伏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而且对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兴衰格局有鲜明的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理解。
最后,归纳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主要由学生发言和教师完成。)
鸦片战争给中国人留下了一条极其深刻的教训,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19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潮滚滚向前,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而此时的中国却仍在封建社会中徘徊,当时盛行的君主专制制度和闭关政策不断拉大着中西方的差距,落后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并没有引起统治集团丝毫的警觉,他们继续陶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不能自拔„„。正是因为落后,中国在19世纪成了列强侵略的目标,正是因为落后,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屡遭惨败。
所以,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了解祖国的过去,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创建美好的明天。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形式,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你的看法是什么?(通过影像资料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置争议问题.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让学生思辨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列举一些资料分析)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义律报告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称:中国政府禁烟“乃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所受的一切损失取得的补偿的最好理由”,也是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中国“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指是鸦片),就是一种侵略。”应该使用足够的武力“,对中国进行”迅速而沉重的打击“。
教师最后根据学生回答来总结,要批驳一种认为禁烟运动是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的错误观点。教师最后根据学生回答来总结,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以大炮保护鸦片走私,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但是必须明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这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寻找出另一借口来发动战争的,这是毫无疑问的。由此可见,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五、课后思考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今天主动开放,和许多国家建立贸易关系,这和当时的对外贸易不同之处在哪里?
六、板书设计(加上内容)
听课反思:
本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由于自己是新面孔,学生对我还有一定的新鲜感。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我的身上转移到课文中来,也是我在上课之前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上课时,我通过设计几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回答,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随后,让学生带者问题来阅读课文,学生的思路很快转到课本上,课堂教学也顺利地进行。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内容丰富,重点、难点多,可以展开、补充的知识点也很多。在保证教学进度,充分利用课文中文字、图片、小字部分等书本资料的前提下,有选择地补充一些相关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历史事件的把握。
在讲课过程中,通过采用设置问题、展开讨论、举例、对比等方法,讲解本文重点。
总体来看,各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比较高,上课表现都不错,能够积极回答问题,讨论也很热烈。但是,有些班相对有点沉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比别的班级稍有逊色,需要再好好调动一下。
一轮课上完后,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改进:充分准备,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进去,认真备课;课堂语言还要适当简练,减少罗嗦、重复的话;语言的组织和逻辑性还需加强;同时,要和组里老师多讨论、多听课、多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28
以下是2020年7-8月新闻记录与评析10条:
1. 7月1日,中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标志着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评析:该项成就展示了中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创新能力和领先地位,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
2. 7月23日,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火星探测的新阶段。
评析: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展示了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此次探测任务将为人类深入了解火星提供宝贵数据。
3. 7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病毒的正式名称为“COVID-19”。
评析:该命名旨在避免使用不受欢迎的名称,以免引起歧视或污名化。世卫组织的命名决定有助于全球共同努力,控制疫情的传播。
4. 8月2日,美国总统宣布,将在未来几个月内结束美国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
评析:这一决定反映了美国政府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策略调整,但也引发了关于美国撤军后叙利亚局势的担忧。
5. 8月4日,泰国发生一起严重车祸,造成至少25人死亡,另有33人受伤。
评析:这起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道路安全和交通管理的关注。各国应当加强道路安全教育和交通管理措施,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6. 8月8日,美国总统宣布,将推迟美国大选的日期至11月4日。
评析:这一决定旨在确保选举在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然而,这也引发了关于选举合法性和美国政治体制的争议。
7. 8月10日,伊朗表示,已成功将一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伊朗在航天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评析:伊朗的成功展示了其在航天技术领域的实力和进步。然而,一些国家对伊朗的卫星发射计划表示担忧,担心其可能用于军事目的。
8. 8月12日,中国成功发射高分十二号卫星,对于提升中国对地观测和气候观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评析: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持续发展为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高分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对地观测和气候观测领域的地位。
9. 8月18日,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将实施一项规模达7500亿欧元的紧急购买计划,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评析:欧洲央行的举措显示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应对经济挑战时的政策协调和合作。这项计划旨在稳定市场情绪并促进经济复苏。
10. 8月21日,联合国难民署警告说,欧洲可能面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难民危机。
评析:该警告提醒我们关注全球难民问题,并呼吁各国采取积极措施解决这一危机。同时,这也提醒各国关注其政策对于难民和移民的影响,寻求更加人道和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以上是2020年7-8月的10条新闻记录与评析。这些新闻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科技、政治、经济、社会等。这些新闻反映了全球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就,展示了各国在应对疫情、推动经济发展、探索科技前沿等方面的努力和成果。同时,这些新闻也提醒我们关注全球性问题,如难民危机和全球卫生挑战,并寻求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第2个回答  2020-09-01
8月23日10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5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多功能试验卫星、天拓五号卫星。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43次飞行。

简评:今年,长二丁火箭的密集发射节奏,令人目不暇接。七战七捷的背后,离不开长二丁火箭发射试验队的付出。
第3个回答  2020-08-11
比如说最近很热的华为芯片事件,美国涉港事件,还有疫情的发展。都可以写啊。今年新闻很多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