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见南山中的见为什么不能改为望字??

如题所述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为什么不能改为望字:

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即陶之居所南面的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另一种版本,“见南山”的“见”字作“望”。最崇拜陶渊明的苏东坡批评说: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东坡先生非常聪明,也很懂得喝酒的妙处,他的话说得不错。这里不能作“望”,是因为“望”是有意识的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还可以深一步说:在陶渊明的哲学观中,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存在,所以才能具足而自由;人生之所以有缺损,全在于人有着外在的追求。外在的追求,必然带来得之惊、失之忧,根本上破坏了生命的和谐。所以,在这表现人与自然一体性的形象中,只能用意无所属的“见”,而不能用目有定视的“望”。

在这句诗里的“见”不是通假字,只是本意的“见”。因为“见”作为通假字“现”的情况只有两种:
(1)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诗里“悠然见南山”所指的庐山,既不可能突然出现(山不会动)也不可能理解成现存,只能理解成“悠然的看见庐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19
“见”字表现的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是无意间的看到,表现的是作者淡然的心态.而“望”则表现的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看,与本诗写作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心情相悖。

“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苏东坡曾经说:如果把这个“见”南山改成“望”南山,则一片神气都索然矣。望字太死板了!
第2个回答  2015-04-22
首先,见通现,出现。
其次,陶渊明是在悠然自得的状态下偶然间抬头看到了南山,这比望字更能体现出诗人的闲适的状态。
最后,如果用望字就太刻意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4-22
这个见字在此不是看见的见,而是通假显现的现
第4个回答  2015-04-22
望是一个持续性得词语,得体现出悠然,见是偶然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