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称自己为“咱”。

如题所述

  因为朱元璋出身就是一安徽凤阳农民,草民称呼自己就是“咱”,当了皇帝也没有改:)

  朱元璋登基后,大学士宋濂建议朱元璋:“陛下而今已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了,从现在开始应该称‘朕’,而不能再说‘咱’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你是怕天下人笑‘咱’土吧?!土就土吧,咱爹咱娘就是农民,说不定天下人知道咱的这身世后,还会更亲切呢!不改,咱就是朕,朕就是咱!”

  随着朱元璋学识及政治经验的增加,朱元璋依旧称呼自己为“咱”,他似乎从未因为自己的土与低微的出身而自卑过。

  朱元璋可谓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出身最卑微的一个:刘邦虽然也是平民皇帝,但他还做过亭长,至少还是一个公务员;毛泽东的父亲应该是一个中农,这足矣让他有了饱读诗书的机会,他17岁时曾写下了“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而17岁的朱重八那时还在做乞丐呢!

  朱元璋很清楚自己的身世——放牛、讨饭、做和尚、还是讨饭,因此他更清楚自己的局限性,为了能够成就一番霸业,他与徐达、常遇春、汤和等同龄的武夫们称兄道弟,又将蓝玉等晚辈认作“义子”、“义侄”,同时又将李善长、刘伯温、宋濂等人拜为“先生”。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可见知人与自知都不容易,知道别人的缺点很容易,但知道别人的优点,并且虚心接受,则需要一番胸怀了;知道自己的优点容易,每个人都可谓是“老子天下第一”,但知道自己的不足与局限性,并认可,则需要一些勇气了。

  朱元璋从来不避讳他的出身,放过牛、讨过饭、当过和尚,甚至还给徐达、汤和等人做过马卒,可那又如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与局限性,但每个人都可以扬长避短,并不是因为你会“藏”,你就没有短板了。

  当你功成名就之时,就像朱元璋,他的那些“土气”,倒让人感觉到了几分可爱、几分豪气、几分霸气——咱就是朕,朕就是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