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朝科举制有何变化

如题所述

 元朝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 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13684.htm#2 http://hi.baidu.com/%C6%DF%D4%C2%D3%D5%BB%F3/blog/item/11287461dd9eb6d88db10d3d.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0
:①具体目的不同:唐朝是为了选才纳贤,而明朝是为了严厉控制士人思想。②考试范围不同:唐朝是经义、时务和读经史,而明朝的出题范围主要是四书、五经,没有时务和历史。③考试文体不同:唐朝主要是诗赋、帖经墨义等,而明朝则是八股文。④结果不同:唐朝的科举制选拔了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并促进了唐诗的繁荣;而明朝的科举制则严重束缚了士人的思想,培养了皇帝的忠实奴仆。
⑵主要原因:①唐朝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朝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选拔有用人才。②明朝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统治者采用各种手段加强君主专制,所以明朝统治者实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士人的思想控制,科举制成为加强君权的一种手段。
⑶评价: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和繁荣的基础,唐朝的科举制为“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提供了充裕的人才储备。而明朝的“八股取士”不仅摧残了人才,而且它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说明科举制发展到明朝,已失去了初创时的积极意义,走到了穷途末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0
明代成化年间(1495-1487) ,科举考试之法又大大变更,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文章越发空虚,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才废除。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开首用二句设破题意。承题,用三四句或五六句承接破题的意义加以说明。起讲,用数句或十数作为议论的开始,只写题大意,宜虚不宜实。入手一二句或三四句,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以下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亦有联属者,共合八股,故名八股文。全篇总字数, 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最后改作700字。八股文的试题出自四书,应试者必须按四书五经的代圣贤立言,依格式填写,因而具很大的局限性,弊病尤大。然而明清取士,却以科举为重,而科举又以八股文为主,于是教育重心当然就完全放在如何教八股文与如何做八股文上了,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第3个回答  2013-11-10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是为明太祖。明太祖出身草莽,从幼年乞食,当小和尚,参加红巾军反元,到自成一军,建立明朝。明太祖经历过元末社会大动乱的全过程,了解民生疾苦,因此,他所定的各项重大政策,无不仔细思忖,为保全明王朝的万世帝业。
鉴于元代不重科举和“以吏入仕”,导致“权豪势要,每纳奔竞之人,夤缘阿附,辄窃仕禄”,而“怀才抱道者,耻于并进,甘隐山林而不出”。于是,一旦天下扰攘,像李善长、汪广洋这样的怀才有志的文人,便成了反元大军中的“摇羽毛扇”的人物,对元极其不利。明太祖正是发现了这一点,因此才非常的注意人才选拔。早在建国之前,就“设文武二科取仕之令”,为开科选仕作准备。
洪武三年(1370年)八月,便在全国各直隶、省举行乡试,四年二月,在南京举行首科会试,录取进士120名。连同各省的举人,立即予以授官。这正是明太祖意欲改变过去元朝的官员素质低下的情况,最终实现“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的目标的第一步。与此同时,太祖也对敢于反抗,拒绝参加科举,不与朝廷合作的文人采取严厉的镇压。总之,太祖给士人安排了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参加科举,反对的一律杀无赦,使士人除了为明王朝效力外别无他途。
洪武初年天下初定,各地官员多缺,因此下令各地连试三年,以弥补各地的官员出缺,因此这一阶段的文人,大多办事能力不强,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在明前期曾一度停止科举,单靠前元人士来充任各级官员,并且加快培养太学生来弥补。然而洪武十年,全国的官员贪污事件频发,导致“空印案”不少,使得太祖最终决定将科举作为永久性的制度定下来。
洪武十七年(1384年)甲子秋,全国直隶及各省举行乡试,录取了一千多名举人,十八年春,全国举子齐集北南京,加上由国子监选拔的优秀贡监,参加了隆重的洪武乙丑科会试,名儒朱善等为考官,录取了472名进士。人数之多为后来明清两代二百多科之冠。此后,每三年一科,子卯午酉年乡试,次年丑辰未戌年会试,终明一代,遂为永制。
再过二三十年后,由科举入仕尤其是进士出身者身份日益显要,洪武前期曾经实行过的荐举制逐渐废止,科举取士最终成为明代选拔文官的最重要的途径。
考试的日期,乡试在八月,会试在二月,都分三场。初场测《四书》义三道,经(诗经)义四道,并且所用的《四书》、《诗经》的版本都有规定,必须以官方定的版本考试;第二场试论一道,判(裁决诉讼的文书)五道,诏、诰、表、内科(四种官方文体)一道;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各五道。
科举考试共分三级进行。童生(未入学的士子的统称)先在州县级中试的称秀才或生员,就成为府、州、县的诸生,取得进一步考试的资格。省级考试称为“乡试”,中试者称为举人;中央的考试,由礼部主持的称为“会试”,皇帝亲自主持的称为“殿试”、“廷试”。考试成绩的层次分为三甲。“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
进士统统被列为官员,一般来说,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可以考庶吉士,考上之后也可以入翰林院(一般来说,明中后期之后,一般首辅都是庶吉士出身,与此处不同),其他的授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太常、国子监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
第4个回答  2013-11-10
奉上百科一份 很全的有空去看看吧 希望你满意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