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是什么人

姚广孝是什么人,有没有刘伯温、王阳明厉害?

有人说他是奸僧和阴谋家,有人说他是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不论如何,作为一位精于权谋的高僧,他影响了明朝初期的历史进程

历史上的姚广孝有诸多怪处,他生自医家,却偏爱谋略;他不为生活所迫,却自幼出家;他既入空门,却热心政治;他不辅洪武、建文,却偏助燕王;他未受十年寒窗苦,却主编《永乐大典》。他无书不精,无物不晓,每言必中,算无遗策…… 这位披着袈裟的政治家,在明初的风云际会中以其卓著功勋而留名青史。
见藩王巧遇朱棣

姚广孝公元1335年生于苏州,其家世代行医,祖父、父亲都是乡间郎中。姚广孝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虽然清苦,但祖辈事佛积善,很受乡里敬重。

姚广孝从小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初步学习了一些儒家经典。但姚广孝读书,与许多人大不相同:他既不想应试做官,也不想像前辈们那样行医生为生,而是一心想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14岁时,姚广孝开始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兴趣转向佛学;17岁时,他在杭州的妙智庵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又以“逃虚子”自称,当时人称他为道衍和尚。

皈依佛门的姚广孝四海为家,他曾拜元末著名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易经》、方术,尤其对排兵布阵、用兵伐谋感兴趣;他向遇庵大师学习内外典籍之学,对佛、儒二家进行对比研究;他与当时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宋濂、高启等人结为诗文好友,文学修养也大大提高……在学佛访友、诗文酬和中,姚广孝的政治思想逐渐成熟。

叩钵吟诗,高谈阔论,这确实不像安分的出家人,倒像个胸怀大志的书生。然而此时的姚广孝恃才傲物,以才气自负,常常深藏不露,不与世俗人交往。在元末乱世,他的聪明才智并不为太多人熟悉。

明朝建国后,姚广孝看到天下渐渐太平,辅佐朱元璋建立盖世伟业已没什么可能,想着自己空有满腹经纶却没有施展机会,有时难免心灰意冷。直到有一天,一位相面大师的一句话,让胸怀大志的姚广孝再次点燃了内心的激情。

这一天,姚广孝正和好友在河南嵩山少林寺谈经论道,恰巧碰到了当时最有名望的相面大师袁珙。袁珙一看到姚广孝,就大为惊讶:“现在天下已经太平了,怎么还会有相貌如此奇异的僧人?你看这一双三角眼诡异非凡,面似一只生病的老虎,骨子里却透出一股杀气,这肯定是一位精于权谋的高人,将来一定能建立千秋伟业。”姚广孝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一阵窃喜。他连忙拉住袁珙的手,并引为至交。

洪武十五年(1382年),已经47岁的姚广孝终于觅得机缘。这一年,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不幸病逝,朱元璋在天下广寻高僧,分配给各个皇子,让高僧们在众藩王的封国里修寺诵经,为马皇后祈福。姚广孝受人推荐,也在应征之列。当朱元璋安排这批高僧与众藩王见面时,姚广孝一下就相中了被封燕王的四皇子朱棣。

姚广孝看到燕王朱棣相貌堂堂,气宇轩昂,最具帝王相,便自荐跟随朱棣。朱棣见姚广孝三角眼,体态臃肿,反倒有些不情愿要他。姚广孝走到朱棣面前,悄悄地对朱棣说:“贫僧若能为殿下所用,定能为您奉上白帽子。”朱棣感觉和尚话里有话,“王”带“白”帽不就是“皇”吗?于是便把他拉到内室详谈。姚广孝纵论古今,分析时局,鞭辟入理。朱棣听得连连称是,当即向朱元璋请求把姚广孝许给自己。

此后不久,姚广孝便随燕王来到北平(后改为北京),名义上住持庆寿寺,实际上经常出入燕王府,成为燕王最重要的谋士和心腹。

助燕王运筹兵机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建文皇帝)。姚广孝感觉机会来了。他想方设法帮朱棣树立信心,怂恿他尽快起兵夺取皇位。

虽然朱棣觊觎帝位已久,但以一隅反天下,心里还是没底,不敢轻意付诸实施。姚广孝劝他尽快发兵,他却心事重重地说:“现在建文皇帝并没有失去民心,我起兵不得人心,结果难以预料啊!”姚广孝说:“我一直研究天文历法,深知现在天下应是殿下你的,天道在我们这边,不必担心民意。”但朱棣依然下不了决心,每天兀自长吁短叹,一筹莫展。

一天,两人在一起看书作对,朱棣随口吟出一句,“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姚广孝在旁脱口而出:“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他的意思是,民心现在也不在建文帝一边,由于建文帝打压他的叔叔,天下大乱是迟早的事,希望朱棣能当一回救世主,为民行道。朱棣心中开始松动,但仍有所顾虑。

姚广孝见如此,便对朱棣说:“殿下与其在府里心神不宁,坐卧不安,倒不如到外面喝酒散心。”朱棣一听挺有道理,就和侍卫们打扮成相同装束,到王府外的一个小饭店喝酒。正喝得高兴,突然出现一位老者,只见他环顾四周后,快步跪倒在朱棣的面前,顿声说道:“殿下怎么这般不爱惜自己呀?!”朱棣大为惊异,心想:“一个素不想识的人怎么会从众人中认出自己呢?”心中正在纳闷,只听那人接着说:“小人姓袁名珙,自幼精于易理面相,能知天命,卜未来。殿下相貌堂堂,平常衣物岂能掩盖您的光辉?”

朱棣于是把袁珙带回王府,请袁珙再仔细给自己相面,袁珙说:“殿下您有天子之相,今后定能成为太平天子,天下黎民百姓都会享受你的福气。”朱棣听罢,渐渐坚定了起兵的决心和信念。其实,这次戏剧性的相面不过是姚广孝一手安排的。

没有姚广孝的策划,朱棣未必敢举事;没有姚广孝的擘画,朱棣也未必能成事。

姚广孝负责帮朱棣做军事准备,打造兵器,操练将士。由于打造兵器会发出铿锵的响声,将士操练也容易引人注意,姚广孝便在燕王府开凿了地下室,上面建有房屋,周围修筑厚墙,并在城墙四周埋下大大小小的缸瓮来消除噪声。他还让人在燕王府内饲养鸡鸭鹅,想用这些家禽的叫声遮掩打造兵器和士兵操练的声音。

与此同时,朱棣天天与姚广孝商量起兵策略。一天,两人正商量到紧要处,忽然暴雨如注,狂风大作,把房顶上的瓦也给掀掉了,碎片落了一地。燕王心中一惊,面带惧色地说;“这是不祥的征兆呀,我们是不是不该起兵呀?”姚广孝听后,哈哈大笑,说:“殿下,此祥瑞之兆也!您没有听说过‘飞龙在天,从以风雨’吗?您就是真龙天子,马上就要换黄屋了。”燕王一听,转忧为喜,遂加快了起兵准备。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以“清君侧”为名举兵,这场战役历史上称为“靖难之役”。姚广孝奉命留守北京,但整个战争的战略战术都是由他谋划的。建文二年,朱棣率大军围攻济南,酣战三个月没有攻下。姚广孝马上派人给朱棣送信,建议他暂停战争搬师北平。姚广孝认为,朱棣与朱允的帝位之争,与普通百姓、甚至众大臣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是对京师南京的争夺。因此,他建议朱棣轻车简从,绕开大中城市,直扑南京,只要拿下南京,就大功告成了。正如姚广孝所料,南京攻克之后,朱棣就顺利登上了皇帝宝座,大明江山轻而易举地落在了朱棣的手里。可以说,如果没有姚广孝“直入京师”的建议,以朱棣的兵力,靖难之役很可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到那个时候,鹿死谁手,难以预料!

拒封赏亦官亦民

虽然姚广孝并没有亲临战场与朱棣出生入死,但由于他在起兵谋划、战略战术中的重要作用,朱棣认为“靖难之役”的首功非姚广孝莫属。他要求姚广孝除去“道衍”的法名,并希望他还俗。为了达到目的,朱棣还专门奖励姚广孝一处大宅院,并给他送去两个貌若天仙的宫女。

姚广孝是何等聪明,他深知功高震主的道理,“狡兔死,走狗烹”的惨剧已在过去不断上演。于是他坚决不愿还俗,但同意继续入朝为官。朱棣送给他的两个宫女,他看也不看,赐给他的大宅院也不经常回去,散朝后还是回到寺院居住。朱棣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再坚持让他还俗,就命他管理全国佛教事务,仍旧入朝议事。于是,在永乐朝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老态龙钟的僧人,上朝时着官服,回家便换僧衣,那自然就是姚广孝了。

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管理宗教事务的官员,但实际上姚广孝仍然是朱棣最重要的谋士与心腹,朝中重大事务,朱棣都要找姚广孝商量。

朱棣即位后,耿耿于怀的就是,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韪,从侄儿手里夺走了江山。他既担心失踪的侄儿有一天会带着军队打回北京,也怕自己的弟弟们会仿效自己,再发动一次靖难之役。

于是朱棣上台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改洪武和建文两朝的实录,即政府档案和官方文书,意在表明:当年燕王智勇双全,战功赫赫,太祖在世时就有意立自己做皇位继承人。这是在为自己的登基寻找借口。75岁高龄的姚广孝负责监修这项工程,这件事耗时七年之久,直到姚广孝去世才告完成。

姚广孝还主持修纂了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在和平建国年代,姚广孝充分展示了他渊博的学识,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姚广孝还监制了“永乐大钟”,至今仍悬挂于北京大钟寺,以其苍凉浑厚的声音为人们祈福。

永乐十六年(1418年),积劳成疾的姚广孝病情危重,已经无法下床行走了。朱棣得到消息,连夜赶到他居住的庆寿寺,两人又一次促膝长谈。不久,姚广孝去世,终年84岁。朱棣下令“缀朝”两日,尊重姚广孝的意愿,仍以僧礼下葬。

姚广孝的袈裟,冲淡了朱棣对他的戒心,更主要的是姚广孝深谙与狼共舞的游戏规则:越是得意,越要检束;越是成功,越要退缩;越是登峰造极,越要急流勇退。可是,自古以来,能抽身自退者实在太少。唐人胡曾《咏史诗》曰:“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云阳血染衣”。当年不可一世的李斯,最后的悲剧下场,不就是他不解进退之道吗?等到身首异处的这一天,才想起与儿子牵黄犬、出上蔡、逐狡兔的快乐再不会有,后悔也来不及了。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围绕在皇帝身边,有头有脸有发言权,使帝王言听计从者,大有人在。但伴君如伴虎,最后能够得到好下场者,就比较罕见了。姚广孝这样一个不官不民、亦官亦民的和尚,作为皇帝的宾客,运筹帷幄,出谋划策,位及人臣,倚重中枢,最后能够善始善终,实在是极为奇特的例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01
  算是朱棣最看重的军师
  姚广孝(1335~1418),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苏州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与文学家宋濂、高启等交友,又从灵应宫道士席应真习道家《易经》、方术及兵家之学。二十三年于径山从遇庵大师潜心于内外典籍之学,成为当时较有名望的高僧。但始终未曾放弃成就大业的抱负,追求功利,仰慕元初僧人出身的开国功臣刘秉忠,欲成开国建业之功。明初,因其故友宋濂、高启多为明太祖朱元璋所杀,对洪武朝政治怀有强烈不满。
  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选高僧侍诸王,为已故马皇后诵经荐福。经人举荐成为燕王朱棣的重要谋士,随燕王朱棣至北平(今北京)住持大庆寿寺。从此经常出入燕王府,参与夺位密谋,成为朱棣的重要谋士。朱棣“靖难”称兵前,他曾推荐相士袁珙以占卜等方式,并通过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分析,促使燕王朱棣坚定信心;又于王府后苑训练军士,打制军器,作好军事准备;建文元年(1399)六月起兵前夕,计擒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靖难之役中,他留守北平,建议燕王轻骑挺进,径取南京,“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又劝朱棣勿杀方孝孺:“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十月,辅佐燕王世子率万人固守北平,击溃朝廷数十万北伐之师。此后,仍多赞谋帷幄,终使朱棣夺得皇位。朱棣即位后,初授官僧录司左善世,收郑和为菩萨戒弟子,法号福吉祥。永乐二年(1404)再授为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同年八月,姚广孝回乡省亲访友,至长洲拜访其姐,其姐闭而不见,访其友王宾,宾亦不见,但遥语曰:“和尚误矣,和尚误矣。”又跑去见其姐,其姐又骂他。广孝为之惘然,体会到了众叛亲离的滋味,临死之前他请皇帝释放建文时的主录僧溥洽,明成祖答应了他。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十八日病逝庆寿寺,“帝震悼,辍视朝二日”,以僧礼葬,百官吊唁者竟达“肩摩踵接,添郭溢衢”。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恭靖。赐葬房山县东北。洪熙元年,加赠少师,配享成祖庙庭。
  晚年,姚广孝既厌惧官场争斗的凶险,又不甘心放弃毕生事业的追求,故虽然受官,却未改变僧人身份,主要承担太子、太孙的辅导讲读,及主持《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等书的修纂,又著《道余录》专诋程朱,人称“黑衣宰相”。其博通精深的学识和修养对皇太孙(明宣宗)有较大影响,对《永乐大典》的完成也起了很大作用。
  主要著作有《逃虚集》十卷,续集及补遗各一卷,《逃虚子诗集》、《逃虚类稿》五卷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4-21
姚广孝人称“黑衣宰相”,积极鼓励朱棣造反,是个十足的造反派,但其造反又不是为了荣华富贵,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造反的报复,具有独特的战略眼光,可以说朱棣能够造反成功其人居功至伟,
刘伯温是后世唯一能和诸葛亮并称的超级军师,政治权谋,战略眼光无不精到;
王阳明是心学创立之人,破程朱理学,且具有极强的军事才能,以一己之力平宁王叛乱,立危世而能安身立命,是个大哲学家,大军事家,可惜并不受重用。
无疑,姚广孝虽然很是牛叉,但比起后面两位还是有所差距的。
第3个回答  2010-04-21
姚广孝(1335~1418),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苏州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与文学家宋濂、高启等交友,又从灵应宫道士席应真习道家《易经》、方术及兵家之学。二十三年于径山从遇庵大师潜心于内外典籍之学,成为当时较有名望的高僧。
学术厉害,政治远不及刘伯温
第4个回答  2012-04-06
强于刘伯温,
王是圣贤,没有可比的。
刘只不过是个谋士。
和尚有多厉害,
看徒弟就知道谁厉害了。
和尚徒弟是太监 郑和。。。。。。
其他人也很厉害,
不过,郑和只有一个,文武双全,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