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诗词的发展

如题所述

以下是关于分析我国诗词的发展:

中华诗词的起源,有文字记载的应是起自西周时期。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就是收集了西周到春秋中叶的民间歌谣和上层贵族文人的作品。汇集305篇成册,这就是中华诗词、中华文学的种子。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就是指《诗经》。

《诗经》又分风、雅、颂三类,其中雅又分大雅、小雅。有副对联:四书风雅颂,三国魏蜀吴,其中雅就分大小。诗歌的最显著特点是饱含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其次,它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说白了,诗词起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及至到了战国时期,大概是公元前4世纪。以屈原、宋玉为代表的一批楚地文人,依托独有的楚地文化基础,融和北方文化,创造出一种新的诗体——《楚辞》。

代表作是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它在诗经三、四字句的基础上,发展了五言、七言句式,并且从内容上吸收了浪漫主义精神,首开中华文学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先河。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饱含爱国主义情怀。

继《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到汉代时期发展了一种的新的形式——《赋》,即汉乐府民歌,代表作是《乐府诗集》(后由北宋郭茂倩所编)。该诗集的作品多以五言形式写成,在魏晋时代大放光彩。我们熟知的《陌上桑》、《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怨诗行》、《燕歌行》、《洛神赋》等,就是出自这一时期的作品。

赋是介于诗歌与文体之间的一种形式。刘勰在其《文心雕龙》里说:"铺才逦文,体物写志",就是指赋的特征。《汉书·艺文志》载:“不歌而诵谓之赋。”虽然对于赋是否属于诗体,后世颇有争论,但就其形式而言,其脱胎于《诗经》和《楚辞》,一脉相承,不必辩驳。

魏晋时期,《唐诗》的影子已见雏形,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已很好地将五言绝句体现出来。一等诗歌发展到唐代,伴随着大唐盛世,开创了繁荣巅峰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华诗歌大开挂的年代。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一大批杰出诗人如雨后春笋、似暴雨流星,星光璀璨了几百年,留下了四万多首唐诗,成为中华文学宝库中瑰丽的一页。其诗以五言、七言为主,以绝句、律诗为体,以田园和边塞为派,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歌境界最高峰。

唐诗高峰不可逾越,宋代则开创了新的诗风。一种新的诗歌文体——《宋词》,脱颖而出。这是中华文学史上另一座里程碑式的创作。诗可表情,词能达意。词根据字数可为分为小令、中调(令)、长调。

58字以内称小令,如《卜算子》、《如梦令》;58至90字为中调,如《一剪梅》、《小重山》;90字以上称长调,如《玉蝴蝶》、《满庭芳》。词这种文体的出现,让中华文学再攀新高度,媲美唐诗的文学地位。宋词就词风而言,可分婉约派和豪放派,基本参照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北宋时期,人们生活安定,词人多婉丽。

南宋后,因为金的入侵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故土生灵涂炭,一大群血性词人被激发了出来,像岳飞、辛弃疾、苏轼这些爱国词人一反萎靡,转向激越之风。期间,就连第一女词人李清照也变得厚重“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充满了浓郁的爱国情怀。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更是开宗立派,彰显虬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