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刺激分子的定义

共刺激分子的定义 免疫

共刺激分子是为T(或B)细胞完全活化提供共刺激信号的细胞表面分子及其配体。

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胚胎期则来源于卵黄囊和肝)。在人体胚胎期和初生期,骨髓中的一部分多能干细胞或前T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的诱导下分化成熟,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细胞。

成熟的T细胞经血流分布至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定居,并可经淋巴管、外周血和组织液等进行再循环,发挥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功能。

T细胞的再循环有利于广泛接触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加强免疫应答,较长期保持免疫记忆。T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许多不同的标志,主要是表面抗原和表面受体。这些表面标志都是结合在细胞膜上的巨蛋白分子。

扩展资料

T细胞表面有多种膜表面分子,这是T细胞识别抗原,与其它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接受信号刺激等的分子基因,也是鉴别和分离T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重要依据。

T细胞膜表面分子主要有白细胞分化抗原(CD)、主要组织兼容性抗原(MHC)以及各种膜表面的受体。

主要的分化抗原群 T细胞的分化抗原群和T细胞膜表面分子和受体的结构和功能“人白细胞分化抗原”,有关T细胞膜表面分子和TCR介导的信号转导“淋巴细胞活化过程中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

CD2分子:表达于全部人T细胞以及NK细胞表面。人T细胞表面的CD2分子即为绵羊红细胞受体,在一定的体外实验条件下,绵羊红细胞可与T细胞CD2分子结合,形成玫瑰花,称E花环形成试验(rosetteformationtest),为一种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研究证明CD2分子上存在着功能不同的表位:T111、T112和T113。T111为与绵羊红细胞结合的表位,抗T111McAb可以E花环的形成。T111与一种称为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3结合。

可能与早期胸腺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关,也参与细胞间相互识别和粘附作用。T112与绵羊红细胞结合无关,表达在静止T细胞上。T113是T细胞活化CD2分子构型变化暴露出来的表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T淋巴细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共刺激分子为微生物的产物或固有免疫针对微生物的应答成分。初始T细胞的活化需要2个信号的共同刺激,第一信号来自抗原与TCR的相互作用和结合,第二信号就是共刺激分子的信号,主要是AP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与T细胞表面相应的配体相互作用和结合,该信号确保免疫应答在需要的条件下才能得以发生。其中较为重要的共刺激分子是B7-1和B7-2。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17
存在于APC表面,能与Th细胞上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结合,产生协同刺激信号的分子。淋巴细胞的增殖不仅需要抗原的结合,还需要接受共刺激分子的信号。共刺激信号传递给T细胞主要是通过表达在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B7.1,B7.2与T细胞表面的CD28分子结合。B细胞接受共刺激信号可以通过一般的病原体成分例如LPS,或者通过补体成分,或者通过激活了的抗原特异性的TH细胞表面的CD40 ligand。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