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指挥的阏与之战

如题所述

赵奢指挥的阏与之战

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

赵国名将赵奢与秦军在阏与(现今山西和顺)进行了一次作战,史称阏与之战,以赵军获胜告终。

自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经过几代君王的奋发图强,国力逐渐称霸于诸侯,被关东六国视为虎狼之国。

在白起、司马错等名将的带领下,秦军逢战必胜,杀敌无数,令六国胆魄心寒,楚、韩、魏、赵四个邻居被打得抬不起头。

然而,有一场战争让关东六国看到了希望,打破了秦军不败的神话,这便是马服君赵奢指挥的阏与之战。

当时秦军对赵军的动向早就有探查到,因此从关中发兵时便分为两路,一路围困阏与,一路进入中原重地武安,相互构成掎角之势,可以防备赵军大举来攻。

但是赵奢并非鲁莽之人,在出战之前就对双方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过分析,救援阏与可谓路途坎坷,行军艰难。此时的秦军,一方面在阏与地区布置口袋,待赵军钻进来就将其围歼;一方面则加速向武安进军,企图挥师到赵军背后,来个两面夹击。

对于这一切,赵奢早已看穿,因此率军出邯郸城三十公里便安营扎寨,故意做出毫无进取,畏惧秦军的姿态。

为了隐藏自己的作战策略,赵奢不顾阏与的困境和军中将士的的心情,下达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军令,“有敢于谈及军事者,一律斩首”。《史记》中记载,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

数万将士不乏热血之士,有位将领不明白赵奢的战略意图,来了个冒死直谏,结果被军法处斩,这件事不仅让军心大定,也让秦军更加搞不清楚赵军的意图。

整整二十八天过去了,面对秦军的挑衅都置之不理,没有什么比未知更加可怕,这一下轮到秦军军心浮动了。

《史记》记载,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于是秦军派出间谍潜入赵国军营查看虚实,可这一切都被赵奢看在眼里,给秦军来了个将计就计,间谍来到军营后一切如旧。

当时赵奢意图只有少数几人知道,连大部分赵军将士都被隐瞒,何况被算计的秦国间谍,因此秦军对赵军放松警惕,这种情况与三国时期,周瑜利用蒋干假传消息的形势差不多。

待间谍刚刚离开,赵奢就下令部队急行军,在秦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赵军已经抵达离阏与五十里的地方。消息传到武安的时候,秦军大惊失色,没想到赵军会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但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武安秦军开始支援阏与。

虽然赵军摆脱了武安秦军的牵制,但并非高枕无忧,如果应对不及时,有可能会面临前后夹击的险境。

因此,赵奢兵分两路,一路抢占北山这个战略制高点,一路进攻围困阏与的秦军。秦军一部分继续围困阏与,另一部分仓促应战,结果奔袭北山的秦军很快陷入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境地。

《史记》记载,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

这场阏与之战,让秦国遭受数十年以来未尝有过的败绩,此后许久都不敢轻举妄动。

凭着这场战争,赵奢一战成名,被封为马服君,地位与蔺相如廉颇比肩,被誉为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赵括的父亲赵奢为何一战成名?
赵奢一战成名的原因是他成功指挥了阏与之战。具体原因如下:独特的战略见解:在赵国是否应该救援韩国的问题上,赵奢与廉颇、乐乘等将领的看法截然不同。他认为虽然阏与之地狭窄,但双方在此交战的不利局面是等同的,只要一方作战勇猛,就能取得胜利,即“狭路相逢勇者胜”。巧妙的战术布置:赵奢利用自己由...

赵奢指挥的阏与之战
然而,有一场战争让关东六国看到了希望,打破了秦军不败的神话,这便是马服君赵奢指挥的阏与之战。当时秦军对赵军的动向早就有探查到,因此从关中发兵时便分为两路,一路围困阏与,一路进入中原重地武安,相互构成掎角之势,可以防备赵军大举来攻。但是赵奢并非鲁莽之人,在出战之前就对双方的优势...

赵奢打了一场胜仗,就成为战国名将了吗?
当然,赵奢最终还是回到了赵国,并指挥了阏与之战。对此,在笔者看来,回顾阏与之战,这场战役的难度和意义,确实能够让赵奢一战成名。阏与之战,是指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在阏与,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在阏与之战之前,因为商鞅变法的加持,这促使秦国大军几乎是战无不胜,很少在正面战...

赵奢只打赢秦国一次就却炫耀一辈子 阏与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阏与之战是赵奢指挥的一场重要战役,其过程充满了策略与智慧。1. 战役背景:前269年,秦国攻打韩国,包围了韩国的重要关卡阏与。韩国向赵国求救。赵惠文王询问廉颇和乐乘是否能救援阏与,两人都认为道路遥远且艰险,难以救援成功。2. 赵奢的策略:赵奢认为秦赵两军就像洞穴中的两只老鼠,勇敢的一方才能...

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有何精妙之处?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是赵奢向赵王请战时说的,而后也确实如他所言那般打赢了阏与之战,但是阏与之战真的是因为赵奢更勇吗?纵观阏与之战,赵奢的作战指挥到底精妙在哪里呢?第一,赵奢的作战方式其实并不是因为勇。秦国围困阏与,赵王问诸将,廉颇说救不了,他又去问乐乘,乐乘也说...

指挥了阏与之战的赵奢,为何没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
赵奢虽指挥了阏与之战,却未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战绩数量和影响力: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他们的战绩数量众多,且多场战役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对战国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相比之下,赵奢虽然指挥了阏与之战这一重要战役,但整体战绩数量和影响力可能不及四大名将。...

赵奢只打赢秦国一次就却炫耀一辈子 阏与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儿子赵括的军事才能也持谨慎态度。关于炫耀:赵奢并未炫耀:据记载,赵奢为人淡定沉着,对自己胜绩没有夸耀。他更看重的是实际战果和国家利益,而非个人的荣誉和炫耀。综上所述,阏与之战是赵奢军事才能的集中体现,他通过智勇双全的指挥,成功救援阏与并大败秦军,为赵国赢得了宝贵的胜利。

指挥了阏与之战的赵奢,为何没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
赵奢虽然名气不如廉颇,但他指挥的这场阏与之战却避免了赵国的提前疲惫覆亡。赵国国境横跨河北中南部和山西省,被太行山脉一分为二,阏与是连接赵国故都晋阳与现国都邯郸最近的关隘,一旦阏与失守,邯郸通往晋阳必须绕道井陉,秦军随时可以发起对晋阳和邯郸的进攻,向东出发两天则可抵达邯郸城下,赵国必须...

赵奢指挥的阏与之战,是如何打破秦军不败神话的?
以赵国不按约定交换城池为由,出兵攻打赵国阏与地区。赵国大将赵奢领兵迎敌,他很清楚两军作战实力上差距,硬拼起来赵军占不到便宜。于是命令赵军刚刚走出邯郸三十里就停下来。这使得秦军认为赵奢是因为害怕所以不敢前进。秦军出兵进攻邯郸附近的武安,想达到牵制赵军无法救援阏与之目的。赵奢按兵不动停留28...

阏与之战,赵括们恐怕不知道,赵奢这场仗打的究竟有多战战兢兢!
然而,秦军指挥官胡阳将军年轻且资历一般,与赵国将领们的担忧形成鲜明对比。阏与之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赵国难以承受失去这一战略据点的后果。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奢,赵括的父亲,以“两军相逢勇者胜”的理念站了出来,带领大军出征,最终在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取得了胜利。赵奢的用兵策略深藏玄机,他...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