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如题所述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任务之一。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就会积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就会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为培养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发现创新精神,发展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本人结合平时的教学谈几点做法与想法。 一、提供形成问题的基础。 学生的认知过程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也就是说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是形成问题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表象,帮助学生提供形成问题的智能基础,例如阅读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熟读精思,在读中积累语言材料、思想内容和语文基础知识,还要结合教材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标本、模型和实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去理解抽象的知识,使之尽可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多接触和体验生活,让学生在阅读和生活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多了,头脑中的表象丰富了,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对新知识产生疑问。 二、创设产生问题的氛围 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消险学生的紧张、焦虑感,让学生充分表露灵性,展现个性;要有意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提供争辩的机会,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真正成为发现问题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探索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教会提出问题的技巧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质疑、解疑、析疑的过程,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受知识、经验的制约,在学习过程中还不能够自觉质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给予引导,教学生学会提问。 1、抓住课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引导学生推敲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例如教《鱼游到了纸上》,教师可以问学生:“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立刻会提出:鱼只能在水里游,为什么能游到纸上呢?学生自己有了问题,自然会主动读书,在书中寻求问题的答案。 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每篇课文都有重点词、重点句,而这些重点词句大多又和课文的中心紧密相关的。比如教《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可引导学生提出:“深感不安”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华佗“深感不安”?这说明了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自读教材展开讨论,学生就会明白,病人动手术时疼得死去活来这件事使华佗深感不安,说明华佗是一位时时关心病人,有崇高医德的医生。 3、抓住矛盾引导学生发问 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貌似矛盾,实则统一。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发问,往往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如果让学生细读这句话,学生就会提出疑问:“‘焦急’”是着急,‘耐心’是不着急,‘焦急而又耐心’不是自相矛盾吗?” 4、抓住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发问 有些文章从结构上看,作者的安排很是独特。在教学时如能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结构进行发问,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从中领悟和借鉴作者的表达方法,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比如教《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上质疑,学生则会提出:“课文重点写作者对杨梅果的喜爱,那么,作者为什么开始要写春雨中的杨梅树?是不是有点多余?”通过讨论学生会明白,杨梅果的形状好看,颜色鲜艳,味道甜美,是与杨梅树的生长茂盛分不开的,而杨梅树生长茂盛,又是和春天的雨水充沛分不开的。看来,作者的安排是别有匠心的,绝非多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26
从阅读入手培养理解能力,因为,阅读能力包括了理解能力、借鉴能力和阅读技能等。

阅读理解主要包括对文章词句的正确理解,对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的全面认识,对文章中心思想和思想感情的深刻体会,以及对作者所用的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表情达意的方法技巧的学习与把握。
1.找近义词,区别比较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用别的词语把文中的某个词语替换,以此启发思维,领略这个词特有的情味,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中,“十分”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表示的意思不变,通过举例明白:“十分”和“很”、“特别”、“非常”、“多么”的意思相同,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2.变换句式,区别比较句子在文中的语气与感情。
就是变换句型或语序,再和原句比较,诱导在比较中鉴别理解,体会课文中语言表达的力度或特点,把思维引向深入。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中有句话:“这样的种子能培育出美丽的鲜花吗?”可引导将这句话改成陈述句:“这样的种子不能培育出鲜花” 通过比较,明白这两种句式都表示肯定的意思,但反问句表达的语气和感情更强烈些。
3.创设情境,利用动态感受。
新教材的课文中有些语句比较抽象,很难理解,这时要运用一些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演示,如出示挂图、投影等,帮助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生动的形象。例如在《美丽的小路》时,利用很多优美的画面吸引视线,尽量让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动态化,引起情感的共鸣。
4.诵读感悟,利用多样朗读会意。
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新词难句,有的比较含蓄,要领会其中的意境就必须加强朗读。如《两只鸟蛋》一课通过自由读,范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把书读的准确、通顺、流利、到读得有感情。如“小小的、凉凉的、真好玩、焦急不安、小心的”等词语先让自读自悟进行体会,继而读出抑扬顿挫。
5.动手实验,拉近文本与生活的距离。
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例如在学习《地球爷爷的手》时,动手玩纸飞机,有效地调动了生活和情感的积累,激发求知欲。最后的磁铁小实验,更了解到“地心引力”这一抽象的科学知识,进而使语文课堂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6.描描画画,强化对文章的记忆。
在阅读中要善于借助绘画。边读边画不仅可以激发兴趣,培养抽象概括能力,还能帮助养成认真读书、品味词句的好习惯。如《四个太阳》一文充分利用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结合对课文的掌握,适时地引导画一画,说一说,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内容,促进语言内化,提高品味词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了直观的图画的能力,从而加深了记忆。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平时的阅读就应时刻注意培养,且要常抓不懈,才能更好地完善它。
第2个回答  2015-09-15
激发孩子的思考很重要,让他们感到自己并不是问题答案的接受者,而是创造者,能积极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主动思考的过程就是在整理思维,训练思考能力的过程。而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教师起到主持、启发、引导的作用,相信会达到很理想的效果。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