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宋能延续半壁江山,而南明却只能苟延残喘了十几年?

如题所述

众所周知,金人南下攻破汴京灭了北宋,掳走二帝,史称靖康之耻,而赵构南渡临安建立了南宋延续了近一个半世纪。而同样南渡建立朝廷的南明,仅仅十几年就被后金(清)消灭,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就政权的合法性和统一性而言,南明弱于南宋。

靖康之变后,北宋皇室几乎被一网打尽,而宋高宗赵构南逃至临安成为了唯一的漏网之鱼,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在宋钦宗没有子嗣情况下,由他继承皇位,天经地义,名正言顺,所以凭借法统,他有极大的号召力,致使海内团结,一致抗金。

反观南明则不然,由于崇祯皇帝的太子及一干皇子没能及时南渡,使得南明政权空有个陪都,却无合法继承人。南明各派在皇位继承人选择上出现了严重分歧,消耗了实力。最终妥协的产物是弘光帝继位,而弘光帝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明光宗朱常洛之侄,明思宗朱由检堂弟,比赵构从血统上看差了不是一点两点。使得弘光朝廷的号召力也是差了很多,很快就导致了南明内部的党争和分化,左良玉以“清君侧”为名,顺江东下发动内战,江北四镇忙于应战,给了清军南下可趁之机,最终导致了弘光政权的迅速覆亡

之后的南明皇帝如隆武永历的法统比之弘光帝更加不足(也就是血缘更加疏远,更缺乏号召力),以至于几个南明小朝廷为争夺正统地位互相攻击,终被清朝各个击破,彻底覆灭。

第二、满清采取了正确的策略

在清军入关时,多尔衮就打出了“吊民伐罪”的旗号,并声称:清军入关,“为尔复君父之仇,非杀尔百姓,今所诛者惟闯贼。”大意就是说“我入关不是来屠杀你们的,而是为你们报仇的,我们只杀李自成”。就这样迷惑了一大批的汉族地主官绅。而且进入北京以后,多尔衮又采纳范文程的建议,拉拢汉族地主:首先为崇祯皇帝按帝礼发丧,谥“怀宗端皇帝”,允许故明官员百姓哭丧;其次准许前明官员“俱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第三,明朝宗室诸王,只要“来归”,不夺其爵,照旧享有藩王特权。这样一来,很多汉族地主、官员、百姓,都对满清放松了警惕,还对他产生了好感,使得北方大部传檄而定,原来归附大顺政权的地方军队官僚相继反叛投降满金。

反观金国则不然,女真崛起的太快,其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了辽,又在转瞬间灭了北宋,过度仰仗军事力量,在夺取中原后,仍然沿袭女真人落后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因而招致了北方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女真人被迫只得扶持一个汉人的伪政权,然而始终不得人心,女真人忙于应付境内反金势力,没能全力南下灭宋。

第三,灭亡大明的是大顺,南明没有及时调整对满清战略。北宋政权是女真消灭的,所以后来的南宋政权自然是视女真为不共戴天的仇敌,全力抗击女真;而明朝亡于所谓的流寇―李自成农民军,这就决定了南明政权直接将大顺军视为最大威胁,而忽视了满清,致使前期坐看满清消灭农民军,并占领整个北方。

第四,南明没有出现力挽狂然的人物,各实力派只为一己之私。首先看领导人,宋高宗虽然屈辱求和,但还知道巩固政权,以图实现划江而治,而弘光帝继位后,不思巩固尚不稳定的政权,却纵情声色,坐视朝臣内斗,既不能驾驭文官,更不能控制武将。

我们再看看武将方面。南宋虽然缺乏名相,但名将却有不少,就南宋初期而言,有宗泽、岳飞、韩世忠、吴?等,有所谓中兴四将的说法;反观南明,将星缺乏,弘光朝廷史可法不能节制武将,空守忠名;左良玉在对农民军作战中早已丧胆,不思报国反倒发动内战。后期永历朝廷期间,永历帝更是只知道逃跑,不能团结反清力量;大西军领袖孙可望联明抗清,掀起反清高潮,却最终因嫉妒降清(孙可望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国主自称,李定国功高盖主);李定国军事能力突出,两蹶名王在打败孙可望后,没能处理好内政,不能团结秦藩和蜀藩将领,导致势力日衰。

总的来说,南明灭亡是由内外多因素造成的,只不过在每个问题过程中内讧从来没有间断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