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诗诗〉,说说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如题所述

  文学家强调写诗时,诗人要有自心独特的悟
  解与创造亦用此语。如宋·吴可《学诗诗》〔②e〕:“学诗浑似学参禅,头上安头不足传。”
  卷二九《同安察禅师》言:“丈夫皆有冲天志,莫向如来行处行。”文学家用以喻诗,则反因循,贵矜创,强调自身的独特领会。宋·吴可《学诗诗》:“学诗浑似学参禅,头上安头不足传。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高度发展的语言之一。汉语词汇的丰富是其它语言所罕见
  的。正如波兰学者夏伯龙(W.Jablonski)教授所说:“汉语的词汇,因为它是汉语和
  汉族文学三千年来发展的产物,却具有一个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现方式的宝库
  ,可以描绘任何最细致的感情色彩。常常有些词语,在欧洲语文的翻译中好像都是一些
  同义词,但在汉语原文中却很容易把它们区别开来。”〔①a〕此绝非过誉之词。单从
  数量看,汉字在甲骨文中的数量约为3500个,到清代《康熙字典》收字47035
  个。尽管其中有很多异体重文,但单音节的汉字一般等于词,加之一词多义,其词汇量
  之增加,数量惊人。
  汉语之所以有丰富的词汇,首先是由于文明史的悠久,早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后期
  ,汉族人民就跨进了文明的大门。其次,由于汉族人民和各族人民在文化上的交流和语
  言上的融合,吸收了许多其它各民族语言的成分。在汉语词汇史上,汉语较大规模地吸
  收外语来源的词共有三次:一是战国秦汉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
  至隋唐时期,主要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
  词。其中中古时期来自梵语系统语源的词其数量却远远超过第一次和第三次。这是鸦片
  战争以前,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梁启超先生曾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
  收有“三万五千余语”;而笔者统计近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亦收有佛教语词近
  三万条。这些“汉晋迄唐八百年间诸师所造,加入吾国系统中而变为新成分者”〔②a
  〕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从而奠定了它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佛教词语对汉语词汇宝库的扩充,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具有何种地位,这就是本
  文要探讨的问题。
  二
  从纵面观:佛教词语融入汉语,源远流长。
  丐翻译佛典自东汉起,故东汉时的一些汉语文献,如东汉牟融所著的《理惑论》〔
  ③a〕和张衡的赋中就已出现佛教词语〔④a〕,甚至此时的皇家公文也能见到佛教词语
  :据《后汉书·光武十王传》记载:汉明帝在给楚王英的诏书中说:“楚王诵黄老之微
  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
  桑门之盛馔。”不到五十字的批语,就用了“浮屠”、“桑门”(沙门)、“伊蒲塞”
  (优婆塞)等音译佛教名词。东晋以后,佛教盛行,玄学与佛教结合,文人学士大都喜
  欢谈佛,经常在其诗文中引用佛经禅语,以表情达意。如《文选》中南朝王中的《头陀
  寺碑文》是一篇仅一千二百多字的短文,而其中所用的佛教名词竟有五十多个。如“阴
  法云于真际则火宅晨凉,曜慧日于康衢则重昏夜晓”一句中,“法云”、“真际”、“
  火宅”、“慧日”均为意译的佛词。又“奄有大千遂荒三界”共八字的短句,即有“大
  千”(“三千大千世界”的略语)、“三界”两个佛词。《广弘明集》中收录南朝梁文
  学家沈约的诗文共26篇,其中《南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共2560字,有佛教词1
  30个。至于南北朝后那些信奉佛教的大文学家,如王维、白居易、柳宗元等,他们的
  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语言形式上,都受佛教的影响,其诗文中佛教术语频频可见
  。如王维《过庐四员外宅看饭僧共题七韵》中就有“青眼”、“青莲”、“香积”、“
  上人”、“锡杖”、“檀越”、“趺坐”、“焚香”、“法云地”、“净居天”、“因
  缘法”、“次第禅”、“一灯”、“身”、“心”等从单音节至三音节的佛教语词。而
  以写通俗诗闻名的诗人如王梵志、寒山等人的诗中,佛教用语更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如
  寒山诗:“痴属根本业,无明烦恼坑;轮回几许劫,只为造迷盲。”又“十善化四天,
  庄严多七宝;七宝镇随身,庄严甚妙好。”其中“痴”、“业”、“无明”、“烦恼”
  、“轮回”、“劫”、“十善”、“四天”、“庄严”、“七宝”均为佛教词。王梵志
  的诗中,就有可称作佛教专用名词的一百二十个左右。〔①b〕至于后来敷衍佛经而成
  的俗讲和变文,佛教词语已是其中的常用词。元、明、清通俗文学中,佛教词语则进一
  步深入汉语。《宋元语言词典》中收有佛教词语近一百十条。而道教词语则只近四十条
  。可见作为反映佛教文化的佛教语言在汉语中的地位。其中有些无论在词形、词义方面
  都有进一步发展。如“烦恼”由佛教义引申指烦闷苦恼。《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我恁地一个人,许多房奁,却嫁个白须老儿,好不生烦恼。”“烦恼”又重叠而
  成“烦烦恼恼”。元曲《飞刀对箭》一折:“我这里见父亲,烦烦恼恼。母亲那里劝着
  ,俺父亲他bì@①bì@①cǎo@②cǎo@②。”“烦恼”又化作“烦天恼地”
  ,形容烦恼之极。元曲《薛仁贵》二折:“你动不动烦天恼地,这般啼哭做什么?”
  以上简要的纵面回顾,不全面的调查足以表明:在我国古代的文学文献中,佛教词
  语与汉语相融,数量众多,源远流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19
宗教远古人们对自然宇宙的认识和想象,也因此产生了远古的文明,产生了远古的文学,然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宗教又影响着文学的发展!

原创有关热爱读书的诗歌 (一定要原创!在线等!只限今晚!)
“可以看出,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诗,歌,乐府诗是诗人的歌曲讲话,歌曲是指交配的歌曲和诗歌,乐府行政指的是,后来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虽然没有配乐,也称为乐府。唐白居易掀起一个新乐府运动的创新问题,写时事,并因此被称为“新音乐。唐以后诗从格律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

中国文学发展史(包括诗,词,曲,散文,小说)五个部分
继唐朝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

关于交通安全的诗词和常识
诗是文学基本体裁之一 它源于宗教。还有一种形式,起源于劳动。诗最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 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词又称曲子词、长短词、诗余,是配合燕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曲,元曲的简称,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体裁之一。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提到曲,人们一般都认为就是指元曲,实际上的曲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精编中文学革命的现状和意义
综观梁启超对诗界革命的构想与批评实践,其关于新诗诗美的逻辑建构主要有这样几个层面:(一)、诗歌改革的根本在于精神的变革。(二)、精神变革在作品中的体现是“新意境”的创造。(三)、新意境的表现离不开“新语句”,即由“古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四)、新意境在形式风格上应符合...

名著导读文学视野宗白华简介
《美学散步》这本小书短小精悍精髓之处不在于文中对诗与画的阐述而在于题目中“散步”两个字这两个字表现了宗白华美学中的悠闲和学术人生的境界。正因为如此宗白华的美学才卓然自成一家这也是宗白华美学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和评价的原因之一。宗白华是想借助德国文化、特别是德国古典文学中的伦理学的 *** 来...

论述先秦两汉历史散文的嬗变?(1.介绍主要散文著作2概括说明其嬗变轨迹...
《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和因果关系,还常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其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叙事中人物的行为、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静态描写。以《秦晋肴之战》为例,《秦晋肴之战》和...

张晓风的资料
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是这位女作家奉献给中国现代散文史的最大功绩。她走上这一条生命和生存本体论的诗性阐释道路,有一个从并不全然自觉到完全自觉,从不尽完善到圆融浑成的过程,但却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张晓风,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生于浙江金华。八岁后赴台,毕业于台湾东吴大学,并...

《蝈蝈与蛐蛐》中的鸣叫声有什么象征意义
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青年,利用诗歌的...

写出20个能折射汉语文化的成语,并评述。
同一般词汇相比,汉语成语同文化的关系表现得更为明显、突出,也极富个性。 在成语语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天文、历法、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军事、宗教、道德伦理、思想观念,到饮食、服饰、器具、建筑、礼俗、乐律等。以服饰为例,有披发左衽、峨冠博带、凤冠霞披、蟒袍玉带、象简乌纱、...

要张晓风茅盾篇(全)
“书不读秦汉以下,骈文是文章之正宗,诗要学建安七子;……气度要清华疏旷”(《我的中学时代及其后》)。这一切曾给茅盾以古典文学的修养,但在他的回忆里更多的却是平凡、灰色和令人窒息的东西,他几乎把课余时间都消磨在看小说上。古典小说启迪了他的文思,同时也在他的作文格调上显露出印迹。 1913年,茅盾考入...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