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秦始皇和汉武帝

拜托了!!!!!快告诉我答案吧!!!

  你连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不知道,在下佩服的五体投地
  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前250——前210),姓嬴,名政,中国第一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帝国——秦王朝的创始人。公元前246年至前210年在位,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灭朝韩开始,到前221年灭齐,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据混战的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郡县制度,统一法令,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等。但因刑法苛虐,致使“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男子力耕不足粮赋,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同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极其为严重,故而在秦始皇后不久,秦王朝便灭亡了。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王美人,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位。第二年,首创年号为"建元"。从此,我国历史开始用年号纪年。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封建统治思想尚待确立。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分封子弟为侯,王国封地被分割;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将冶铁、煮盐收归宫营,禁止郡国铸钱,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汉初对边疆民族问题主要采取安抚和亲政策。汉武帝改变过去的方针,通过战争开拓疆域。他先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连续发动了多次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来自匈奴的威胁,保障了黄河流城广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消灭了南越割据政权,统一了今天的两广地区,又在今云南、贵州等省设置郡县,加强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
  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与大月氏、乌孙、安息等国联系,开通了内地与西域之间的交往。他的这一系列文治武功,使西汉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
  汉武帝统治时期,人才辈出,这和他兴办官学、广开仕途、注重奖惩、因材授职的人才政策是分不开的。他在位的54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人才盛世,群星灿烂,各尽其能。他们辅佐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造就了不朽的历史功业。
  汉武帝统治晚期,由于连年征战,徭役加重。他又大兴土木,耗费巨大。为了增加收入,他重用酷吏,增加捐税,使大批农民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年),齐、楚、燕、赵等地都有农民起义爆发。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他下"罪己诏",表示对过失的追悔。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病逝,庙号为世宗,谥武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0-21
秦 始 皇
(前259年一前210年)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是秦朝的建立者。

秦始皇姓赢名政,是战国时秦庄襄王的儿子。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年仅十三岁的赢政继位做了秦王,国家大事都由他的母亲太后和相国吕不韦代管。

赢政二十二岁时开始亲理政务。他一亲政,就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他首先镇压了太后宠爱的宦官嫪毒的叛乱,第二年又免去了吕不韦的相国职务。接着,他重用法家李斯,并派王翦等大将进攻割据称雄的六国。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逐步富强起来,到赢政为秦王时,已成为当时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赢政利用秦国的强大力量,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花了十年时间,陆续攻灭了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他确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自称始皇帝。把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里,国家大事由皇帝裁决。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他们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这样,就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

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货币和文字都不一样。秦始皇把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统一起来。当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便于征收租赋,推行法令,但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客观上起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在战国时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奴隶制政权。匈奴贵族常南下侵扰,掠夺人口牲畜。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击败匈奴,夺回河套一带广大地区,把内地人民迁移到那里居住。为阻止匈奴贵族南侵,秦始皇又征发几十万劳动人民,把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的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西延长,这就是著名的万里长城。散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和珠江流域的少数民族百越,有的还过着渔猎生活。秦始皇统一百越地区后,设置闽中桂林、南海、象郡,又迁移五十万人去和百越族杂居。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传到了珠江流域,促进了当地生产事业的发展。

为了加强统治,秦始皇下令焚烧过去各国的史书和民间所藏的儒家经典及诸子书籍,坑死以古非今的儒生四百六十多人。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焚书坑儒”。焚书坑儒虽然包含有巩固统一政权的意思,但毕竟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的野蛮措施。这种做法,摧残了文化,箝制了思想,造成了很坏的后果。

在建立统一大业的过程中,秦始皇立下了很大的功勋。不过,他终究是剥削阶级的代表,终究是封建帝王。随着统一事业的完成,他的剥削阶级的残暴本性也很快暴露出来。他对人民横征暴敛,滥兴徭役。人民被迫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交给政府作赋税;另外,还得负担沉重的兵役和徭役。当时,单是修建他的阿房宫和骊山墓,就役使了七十万人。他又实行严刑苛法,人民动不动就被罚做苦役,不少人被斩脚、割鼻,甚至处死。到秦始皇晚年,已经弄得民穷财尽,危机四伏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死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第二年,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了。再过两年,他建立的秦朝也就灭亡了。

刘彻(前156—前87),西汉皇帝,史称汉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刘彻是汉景帝子,初封胶东王,后立为太子。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武帝承文景之治而即位,为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元朔二年(前127),武帝下推恩令。随后,又制订左官律和附益之法,严惩仕于诸侯王的犯罪官吏,严禁朝臣外附诸侯王,限制诸侯王结党营私。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元鼎五年(前112),汉武帝借口列侯所献酎金分量和成色不足,夺爵106人。诸侯王、列侯的势力日益衰落。为了加强皇权,武帝于北军置八校尉,又设期门、羽林军。他在裁抑丞相职权的同时,提拔许多贤良文学或上书言事的士人,让他们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又把京畿七郡之外的郡国划分为13州部,每州派部刺史一人,按六条问事,考察吏治。此外,还任用一批酷吏,打击各地的不法豪强,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武帝即位不久,就着手准备对匈奴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元朔二年,卫青击败匈奴,收复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置朔方郡、五原郡,并从内地移民10万到那里定居。元狩二年(前121)春,霍去病获匈奴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攻至祁连山。汉政府在河西地区,先后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匈奴经过汉军几次打击,被迫远徙漠北,此后再无力进行严重骚扰。为了对匈奴发动攻势,汉武帝还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汉与西域各族之间的经常联系。对闽越、东瓯和南越的少数族政权,武帝利用其内部矛盾,分别加以征服,置于汉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与此同时,又在西南夷地区设置郡县。汉武帝还派兵从海陆两道攻入朝鲜,设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由于对边境各族用兵,使得国家长期积累的财富趋于枯竭,许多富商大贾囤积居奇,牟取暴利。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武帝除了卖武功爵和募民入粟入奴婢拜官以增加收入外,又实行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经济统制措施,并法定货币官铸,府库岁入因而大大充实。他颁布算缗、告缗令,以打击积货逐利的商贾。武帝又着力治理黄河,使其几十年不再为患。由于武帝的重视,各地的水利事业也有比较大的发展,关中地区的漕渠、龙首渠、六辅渠和白渠等著名水利工程,对促进农业生产都起了重要作用。

在思想文化领域,武帝独尊儒术而罢黜百家。中国皇帝有年号,始于武帝。他还立太学、置博士弟子,令州郡举茂才、孝廉,培养和提拔了大批儒生充任各级官吏。但他真正重用和依靠的大臣,却多是熟习儒术而又深谙刑法的人。他因为幻想长生不死,又尊礼方士,迷信鬼神。武帝晚年,各地频繁发生农民起义,征和二年(前91)巫蛊事件引起戾太子的武装叛乱,与政府军在长安城内混战多日,死者数万人。次年,远征匈奴的军队又几乎全军覆没。这一系列打击,使年老的武帝深悔自己过去劳民伤财。当桑弘羊建议募民屯田轮台时,他下诏拒绝,表示不再扰劳天下。后元二年(前87)武帝病死。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中国开始以一个高度文明和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
第2个回答  2006-10-22
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前250——前210),姓嬴,名政,中国第一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帝国——秦王朝的创始人。公元前246年至前210年在位,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灭朝韩开始,到前221年灭齐,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据混战的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郡县制度,统一法令,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等。但因刑法苛虐,致使“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男子力耕不足粮赋,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同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极其为严重,故而在秦始皇后不久,秦王朝便灭亡了。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王美人,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位。第二年,首创年号为"建元"。从此,我国历史开始用年号纪年。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封建统治思想尚待确立。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分封子弟为侯,王国封地被分割;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将冶铁、煮盐收归宫营,禁止郡国铸钱,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汉初对边疆民族问题主要采取安抚和亲政策。汉武帝改变过去的方针,通过战争开拓疆域。他先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连续发动了多次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来自匈奴的威胁,保障了黄河流城广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消灭了南越割据政权,统一了今天的两广地区,又在今云南、贵州等省设置郡县,加强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
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与大月氏、乌孙、安息等国联系,开通了内地与西域之间的交往。他的这一系列文治武功,使西汉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
汉武帝统治时期,人才辈出,这和他兴办官学、广开仕途、注重奖惩、因材授职的人才政策是分不开的。他在位的54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人才盛世,群星灿烂,各尽其能。他们辅佐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造就了不朽的历史功业。
汉武帝统治晚期,由于连年征战,徭役加重。他又大兴土木,耗费巨大。为了增加收入,他重用酷吏,增加捐税,使大批农民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年),齐、楚、燕、赵等地都有农民起义爆发。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他下"罪己诏",表示对过失的追悔。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病逝,庙号为世宗,谥武帝。
第3个回答  2006-10-20
你连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不知道,在下佩服的五体投地
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前250——前210),姓嬴,名政,中国第一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帝国——秦王朝的创始人。公元前246年至前210年在位,前238年亲政。从前230年灭朝韩开始,到前221年灭齐,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据混战的局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郡县制度,统一法令,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防御匈奴等。但因刑法苛虐,致使“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男子力耕不足粮赋,女子纺绩不足衣服”,同时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对中国文化的摧残极其为严重,故而在秦始皇后不久,秦王朝便灭亡了。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王美人,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位。第二年,首创年号为"建元"。从此,我国历史开始用年号纪年。
汉武帝即位初,一方面政治形势比较稳定,国家经济状况也比较好,另一方面诸侯王国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封建统治思想尚待确立。所以,他在继续推行景帝时各项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政治方面,首先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颁行"推恩令",使诸侯王分封子弟为侯,王国封地被分割;其次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巩固了皇权的神圣地位;再设置部刺史,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在军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权,充实了中央的军事力量;在经济方面,整顿财政,颁布"算缗"、"告缗"令,将冶铁、煮盐收归宫营,禁止郡国铸钱,大大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在思想方面,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汉初对边疆民族问题主要采取安抚和亲政策。汉武帝改变过去的方针,通过战争开拓疆域。他先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连续发动了多次反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来自匈奴的威胁,保障了黄河流城广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消灭了南越割据政权,统一了今天的两广地区,又在今云南、贵州等省设置郡县,加强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
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与大月氏、乌孙、安息等国联系,开通了内地与西域之间的交往。他的这一系列文治武功,使西汉王朝发展到鼎盛时期。
汉武帝统治时期,人才辈出,这和他兴办官学、广开仕途、注重奖惩、因材授职的人才政策是分不开的。他在位的54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个人才盛世,群星灿烂,各尽其能。他们辅佐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造就了不朽的历史功业。
汉武帝统治晚期,由于连年征战,徭役加重。他又大兴土木,耗费巨大。为了增加收入,他重用酷吏,增加捐税,使大批农民破产流亡。天汉二年(前99年),齐、楚、燕、赵等地都有农民起义爆发。面对严重的社会危机,他下"罪己诏",表示对过失的追悔。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病逝,庙号为世宗,谥武帝。

第一个称皇帝的人——秦始皇嬴政
皇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政教合一的领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两字,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义, 最早由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后确定之,也由他最先使用的,也就是所谓始皇帝也。

秦始皇,名嬴政。他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划时代的人物。 这样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童年却是很不幸的。他的父亲异人是秦国的公子,异人虽然生在国王之家,但从小就被派往和秦国敌对的赵国,当了一名“质子”。 而嬴政正是在赵国出生的,在赵国过了9年孤独的生活。他的童年生活对他的一生影响很大,他在统一六国后采取得种种引人争议的措施,和他的个人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千多年来秦始皇被大多人视为暴君,人们批评他焚书坑儒、修长城、广建宫室,大兴土木;然而亦有人赞扬他为“千古一帝”,肯定他开统一之局、统一度量衡、奠定中华版图之贡献。那么,秦始皇究竟是暴君亦或是千古一帝呢?这个其实是你从怎样的角度去评价他。角度不同评价自然不同,所以才有两个不同的秦始皇。

其实,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应该肯定“人”的性格是立体的,即是说性格是多方面的,不可片面下定论,评价秦始皇也一样。我们常说秦皇修长城、建宫室,劳民伤财,然而在秦代那个时代,建筑技术不发达,要建一个如长城般的军事防线,不动用大量民力,行吗?虽然为人民带来痛苦,但却为秦代建成了坚固的防线,抵御匈奴的入侵,也为后来的历代提供了基础,这不可以说是功吗?

而秦始皇的其他所作所为,如并天下、称皇帝、废封建、置郡县、销兵器、迁富豪、夷险阻、征百越、逐匈奴、通沟渠、车同轨、书同文、一法度等等措施,对于全国之大一统,对于中国政制之创建、中国版图之确立、中国民族之从传承,是有重大之影响的,这方面他可称为“千古一帝”。可是,秦始皇的专制独裁、横征暴敛、严刑峻法,不仅使秦朝在统一中国后只历十五年即告覆亡,而且也开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极权统治,使中国老百姓长期过着难以忍受的非人生活。对于秦始皇作为“暴君”的这一面,则不应随便为之辩解。

由此可见,秦始皇一方面是首创统一局面的“千古一帝”,一方面是专制独裁的“暴君”正好印证人性是立体的事实。所以评一个历史人物不偏于一面,应多角度探讨,才能还历史人物真面目。

汉武帝刘彻是位有雄才大略又能善于用人的盛世君主.

汉初, 因连年争战人口减少,生产力不足,但经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之后,中国的国力已达巅峰.汉武帝继位后,著手开始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重用名将,霍去病,卫青,李广等,加上张骞 的外交,令中国在国际舞台迅即揭起.经三十年的经营.基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威胁.而且已俨然成为东亚的霸主.

在当时,中华帝国的地位如日中天.公元前二八年,北匈奴杀中国使节,八年后,中国西域总督府副校尉陈汤利用西域各国的军队,和囤在西域的汉军,对北匈奴发起攻击,终於一举消灭北匈奴.陈汤在向中央陈述发兵的理由说:"凡侵犯中国的,逃的再远,也要诛杀."如此气慨,现在的中华儿女也应汗颜.
第4个回答  2006-10-21
秦始皇,名叫赢政,后灭六国,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两千年来,对他的评价是很有争议的,那么秦始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儿时历难 少年成帝王

秦始皇的出生和他的父亲子楚(又名异人)做人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出生的年代正是战国末期,各国之间的争斗异常激烈。秦是当时的七雄之一,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听取了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把进攻的矛头先对准了邻国韩国和魏国,而和较远的赵国联合。遵照当时的惯例,两国互换人质以示真诚。秦国派到赵国的是秦始皇的父亲子楚,因为他在秦国的地位并不很高。

子楚就是秦昭王的孙子,即太子安国君(秦始皇的爷爷)的儿子。子楚的母亲夏姬不被安国君宠爱,子楚又在安国君二十多个儿子中排在中间,不是长子,所以地位很低,挑选人质时便选中了他。

子楚在赵国很不得意,但吕不韦却改变了他的命运。

吕不韦当时已经是一个富有的商人,他很会投机,见到了子楚便觉得他像个贵重的商品一样奇货可居,将来可以借他赚取功名利禄(这就是现在“奇货可居”这个成语的来历)。吕不韦很熟悉秦国的内幕,知道安国君虽然最宠爱华阳夫人,但她却没有儿子,便打定注意要让华阳夫人过继子楚为子,那么以后在太子安国君即位后,子楚也就是太子了,自己肯定会利用特殊的政治资本赚来无数的钱财。

主意已定,吕不韦便付诸行动了。他拿出了1000金作为本钱,其中的500金送给子楚,让他广交朋友,500金则用来购买奇珍异宝,然后带着去了秦国。他很精明,没有直接去见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而是采取了更稳妥更有效的迂回策略:去找华阳夫人的姐姐。吕不韦施展口才,说子楚如何贤达,如何聪慧,广交天下朋友,富有大志。虽然身处异乡,但天天想念慈祥的安国君和贤惠的华阳夫人,还经常对他说“夫人就是子楚的上天”,有时到了深夜还思念得流泪。说到最后,见华阳夫人的姐姐被他的话打动了,便请她将礼物转交给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接受了吕不韦替子楚交给她的礼物,又听说了子楚对她和安国君的态度,便对子楚有了好感。

吕不韦又劝说华阳夫人的姐姐去游说华阳夫人,让她尽早在众公子中挑选一个好的作为自己的儿子,并立为储君,那么以后即使在秦昭王死后也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子楚便是最合适的人选。吕不韦商人式的精明算计,正好是华阳夫人日夜耿耿于怀的心事,姐姐来了一提此事,正中下怀。于是,华阳夫人便利用安国君的宠爱,说服他立子楚为继承人。

事情办成了,子楚的处境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给了子楚足够的钱财,还让吕不韦做他的师长,扶助子楚。

从此,吕不韦便长住在了邯郸,和子楚一起广交天下宾客,等待回国做太子、准备以后继承王位的那一天早点到来。

为了更好地笼络子楚,吕不韦还给子楚送去一个擅长歌舞的美女,因为是在赵国的都城,所以历史上称她为赵姬。后来,赵姬给子楚生下一子,这就是秦始皇。开始他姓赵,因为出生在赵国。因为是生在正月,所以名字叫正,后来就改为政。等到回到了秦国,才改成了国姓嬴。

秦始皇刚出生,秦国和赵国便由盟友变成了敌人。第二年,赵国在秦国围攻时想杀死子楚,结果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重金贿赂了守城门的官员,逃出了邯郸城。秦始皇和母亲在外祖母家的掩护下,逃过了杀身之祸。

六年后,公元前215年,秦昭王死,安国君即位,这就是秦孝文王,华阳夫人立为王后,太子就是子楚。此时,秦国和赵国的关系也恢复到以前的友好状态,秦始皇和母亲得以回到秦国。安国君在位时间很短,先是为父亲服丧一年,正式即位后仅仅三天便死了。子楚即位,就是秦庄襄王。刚即位,便让吕不韦做了相国,还封为文信侯。但子楚在位时间也不长,仅三年便死去了。公元前247年,刚13岁的赢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宝座,因为年幼,政事便落入了吕不韦和赵太后之手。

参考资料:百度

第5个回答  2006-10-22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7年在位。他当政期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长达50年的盛世景象。

强化中央集权制度汉初,刘邦分封一些同的子弟到全国各地做王,想借此确保刘家的天下。受封的诸侯王的权力很大,他们可以在辖区内拥有军队,征收租税,铸造钱币,任免官吏。后来诸侯王的势力过大,严重影响中央的统治。

汉武帝当政后,准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子弟,建立侯国,这就是“推恩令”,一个王国分出许多小侯国,直属的领地就小了,再没有力量对抗中央。后来,汉武帝又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这样,经过长期斗争,王国对中央的威胁终于解除了,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时期,儒生董仲舒为了适应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发挥。

第一,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第二,提出了“罢黜(chu)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张只提倡儒家学说,其他各家学说,都禁止传播,以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从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学说,汉朝政府里就有许多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了大官。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小资料;

秦皇汉武

汉武帝即位后,开拓西部疆域,建立丰功伟业,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西汉帝国的强大,使中原人不再被称为“秦人”,而通称“汉人”、“汉族”了。历史上把“秦皇汉武”并称,正是因为秦始皇和汉武帝先后完成了统一中国、稳固发展的伟大事业。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