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沈从文的《边城》?

如题所述

沈从文的《边城》描摹了一个中国文人心中的理想小城,有山有水有朴实的人们,有姑娘有兄弟有简单的人际关系,有山歌有爱情也有淡淡的惆怅。那是一种萦绕在人们心中的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家乡的想象。《边城》的文笔也尤其好,是属于轻柔又略带南方清新气息的文笔,让人阅读的时候如沐春风,丝毫不觉得累。故事很简单,感情很纯粹,让人心生向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3
沈从文写的文章就像一阵阵微风,吹暖着人心。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这三个日放在现在也是如此。端午这天,爷爷便带了黄狗同翠翠进城,到大河边去看划船。一条船连接着城里和乡下,城里的人要过河去看乡下的赛龙舟。天黑在渡河回家,翠翠和爷爷就守在这个渡口。为来来往往的人带来便利。爷爷答应翠翠带她去城里看划水,放心不下渡口。请住在城里的老熟人来看一天渡船,想到那人比自己更孤单。一早就把他约来家中吃饭,送翠翠到河边。放心不下家中老友,于是便回家看船。两老人在家中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那人喝醉,祖父为了责任不能离开。在这边城中,妓女在船员时吹哨子时,停止了歌声。傩送担心翠翠让她去家里等去,翠翠误会,以为傩送要欺负她,便骂了他。傩送走后,还是让家里的伙计,给翠翠带路,告诉她祖父在家中等她,不能来接她。文中的温暖大多来源于人性,在这个民风淳朴的边城。人与人之间活得纯粹,哪怕是妓女,对人都有情有义。翠翠和祖父哪怕守着着这小小的渡船,心里却装着这小城里的人们。对于一日日的重复,没有一丝抱怨。在端午这个温暖的日子里,祖父去温暖老友的心,而翠翠遇到了温暖她心的傩送。正如东野圭吾在《白夜行》写道:世上只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在这里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因为这两样东西能带给人温暖。
第2个回答  2019-02-23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这位高小毕业生当年赤手空拳当京漂,投稿无数,也被拒无数次,最困难的时候吃不上饭,郁达夫接济过一次,请他吃饭且将饭后找的零钱悉数交给他,为他写了一篇悲愤的杂文,大意思是沈从文这样的书生不能偷不能抢,在这样的乱世靠写作为生,唯有死路一条。
第3个回答  2019-02-23
因为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太美了,美得连美国的学者都漂洋过海、长途跋涉,到湘西寻找沈从文当年的足迹。所以有人说,最真实最美的凤凰,只在沈从文笔下。也怪不得有人说,“《边城》是沈从文‘思乡情结’养育出来的一颗明珠。”他用自己诗意的文字,让故乡凤凰走向了世界。《边城》也是高中必读课文之一,但课本上的选段,只能体现边城“人性美”的内涵。大学重读边城,发现纸质本上还有两篇序言,一篇叫《题记》,另一篇叫《新题记》。《新题记》是沈从文题写在上海生活书店初版的样书上,收入全集前未曾发表过,真真正正让我感受到沈从文的文笔之妙。
第4个回答  2019-02-23
以前读沈从文,不论是《边城》,还是《湘行散记》,我都当成一种田园风光式的美文来看,后来慢慢发现,沈从文从来都不是写这一套的人,他只是写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以及这些矛盾怎样推进人生和命运发展。《亚洲周刊》曾经排过一个中文小说一百强,《呐喊》排第一,《边城》第二。小说无非就是写人写社会,如果说《呐喊》是对于当时社会的深层挖掘的话,《边城》则偏向于对于人的命运的挖掘。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