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隋文帝杨坚当初能够一统中国?

如题所述

“篡改”这个词,指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用在史料方面的话,其实并不严谨,因为真实的历史,所谓的真相,是不可能百分之百还原被记录的。

历史不是1+1=2的数学公式,记述它的人,是没有办法保证一个人物,一个事件的完全合乎客观实际来表达的。即便是现代社会,用摄像的方式24小时全方位记录某一事件参与者的所有人的活动轨迹,但也无法记录一个人的内心活动.......

所以著史者,大多是在各种文献资料,传闻俚语中一点一点来还原他们心目中的历史真相......为什么要说是他们“心目中”的历史真相呢?


因为历史没有立场,但是编史者有立场,无论是出于政治立场,还是情感倾向,或多或少都会使一个历史事件相对偏移,这种偏移或许是侧重点不同,或者用了春秋笔法,又或者只是选取倾向于自己所需要表达的方面进行放大创作等等......

所以历史从来都是富有争议性的,而围绕历史事件的是人,而人在社会背景、政治立场、个人性格好恶等等方面,在一个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动因又是多方面的。一个“杀人”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就可能对一个人有截然不同的评议,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历史的真相呢?

是故,笔者认为,历史没有真相,或者说,历史不是唯一性的,它是动态的,在历史规律下,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在不断的研究和论证的过程中,它能给予我们不同的视野,带来不同的智慧体验。

如果脱离了人,把历史当成公式一样研究,认为历史就是1+1=2的话,那么,你所认为的“真实”的历史,就只是你眼中的历史而已。

说回《明史》,《明史》跟历代所编写的断代史其实差不多,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充分地展示大明朝的治政情况,因为中国人最喜好托古言今,所以利用历史来实现现实的政治需要时很正常的事情。同一历史事件,会因为社会背景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解读方式也不同。


但要说《明史》完全没有研究明史的价值,那就是不懂历史研究的方法了。研究某一个历史事件,都需要将围绕这个事件的大部分文献资料拿出来一一对比,印证,从其中选择出逻辑自洽,最贴近真实的结论,这其实跟破案差不多的道理。

清朝占领白金,尽得明朝国史,包括了各种珍贵的官方文献档案,为了笼络明朝名儒学士,缓和民族矛盾,于康熙17年设博学宏词科招引明代遗臣,授以翰林等职,于康熙18年开始,正式展开修订明史。

应招的人,大多都是明末著名学者,这些人的文笔以及鉴别材料的能力都很强,先后任总裁的徐文元、陈廷敬、张玉书、王鸿绪又都延请著名史学家万斯同于家中,对所编制稿进行订证。要知道万斯同是黄宗羲的弟子,承黄宗羲之学,熟悉明代掌故,谙通实录,很早就致力于明史的研究,并收集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而万斯同其人,治学严谨,以历朝实录为基本史料,参考档案、奏议、邸报以及野史笔记等,删繁证误,补略缺遗,最后成书五百卷。但是这并不是最终修订出版的《明史》,一般被称之为《明史稿》,于雍正元年以《横云山人集》之名刊行。

那么《明史稿》与《明史》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可以这么说,《明史》大多出自《明史稿》,两者一脉相承。但毕竟是两部不同的书,都有自己特有的史料价值,不可彼此替代,而应互相印证。比如,《明史》所收人物比《明史稿》多,并且增加了新的内容,但总的来说列传部分就某一个任务来说没有《明史稿》的材料详尽,丰富。《明史稿》把历史人物的详细经过基本上记载下来,而《明史》文字上却简明扼要,这边遗漏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


《明史》对于随南明政权抗清的诸汉人之表扬其尽忠的封建道德,而于其抗清的事迹全都不写,关于南明政权,《明史稿》另立《三王传》写起政权情况,《明史》却削了《三王传》,而将三王附见于各始封王之后,是南明的历史掩没几尽。

在其他一些方面,比如大明于东北的归属问题上,《明史》立场暧昧,尽量掩饰清称帝以前的事迹等等。

以上,便是《明史》的最大缺陷。

历史是具有强烈政治性的一门学科,封建王朝修史都是为封建制政权自己服务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明史》也具有十分珍贵的研究价值,就是它所掩盖,或者删改的内容,所用的手法,都能够为明清之际的历史提供旁证,以及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天时是促成统一的条件,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当时,各少数民族多数聚居于中原地区的边缘,以半年半牧经济为主,并保留原来的部落组织。进入中原后,特别是失去统治民族地位后,与广大汉族及其他失去政权的少数民族分散混居在一起,经济上都是以农为生的平民。

他们逐渐以中原地区的农业卫生,将中原汉族的农业文化视为自己的文化,久而久之,原来的民族语言、风俗越来越少。特别是在北魏中期推行的均田制,使各族的耕者都能有其田,他们安居乐业,各民族和平共处。而在上层,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语言、服饰、民俗以及胡汉通婚,提倡儒家思想,使汉化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发展趋势。


地利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是中原地利环境适合农业生产,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多以放牧或半农半牧为生,这种经济方式与农业相比,劳动生产率低。中原地区不仅适合农业,而且是农业的高产区,劳动生产率是我国当时最高的地区。

这样,各少数民族到中原地区从事农业可以过着比原来较舒适的生活。而汉族的文化正是在这里的农业基础上形成的,少数民族人民在该地与汉民共同生产,融化于汉文化中是地理环境的必然。

另一方面是当时的地理形势。我国北方以平原沃野为主,区域分割较差。平原地区是骑兵奔驰、群雄逐鹿之地,有利于统一而不利于分割。而南方平原少且易分割,河川纵横,地区多为盆地、流域。从地势上看,当时的南方利于分割而不利于统一。加之北方人口众多、经济势力强于南方,王朝分裂后,历来都是北方先统一,然后由北南下实现全国的统一。


当时,南北对立,北方的北周已经战胜北齐统一了北方。在南方则是最后一个王朝——陈。北周与陈对峙的上游——四川在北周控制下、中、下游的分界基本上是长江北岸。传统说法中,在南北分裂、对峙时,南方关键要“守江必守淮”,即要守长江必须要先守淮河。

可是,陈朝的首都建康早已全部暴露在对手的可视范围内,加上陈后主荒于酒色,不理政务,可以说南北统一之势已经成熟。

人和方面,可以说统一天行者,应当是认清形势、有智有勇、掌握时机、为领导集团所认可的、苻坚因时机不成熟而兵败身亡,孝文帝因没有照顾好高层部分贵族的利益而引起内乱,从而导致北魏分裂。

隋文帝杨坚是汉族、弘农华阴人、世居武川。其父杨忠助宇文泰开创北周基业,是西魏十二大将之一,隋国公。杨坚的妻子是鲜卑大贵族独孤信之女,女儿是周宣帝皇后。而起身份介于胡汉之间,而且又是皇亲国戚,掌握了国家的军政大权。


由于周宣帝嗜杀多疑,甚至要杀杨坚。因此“内外恐惧,人不自安”。所以,当时急需一个雄才大略之主(主要是维护关陇集团的利益),杨坚被推上了历史舞台。

而此时恰好周宣帝不就因病去世,杨坚得以独掌大权,在众臣支持下迅速消除对手叛乱,局势稳定之后,遂以禅让形式取得皇位,建立隋朝。杨坚以其出身、地位和声望,可以说在“人和”上众望所归,搞定了北周内部从建立开始的宇文氏内乱,关陇集团被打压的乱局,使得北周政治环境稳定,得以全力南下,消灭陈朝,统一天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