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体最后定义一个空数组,即:char p[0],有什么意义

如题所述

---------------------------------------------------------------
这是个广泛使用的常见技巧,常用来构成缓冲区。比起指针,用空数组有这样的优势:
1.不需要初始化,数组名直接就是所在的偏移
2.不占任何空间,指针需要占用int长度空间,空数组不占任何空间。
“这个数组不占用任何内存”,意味着这样的结构节省空间;“该数组的内存地址就和他后面的元素的地址相同”,意味着无需初始化,数组名就是后面元素的地址,直接就能当做指针使用。
这样的写法最适合制作动态buffer。因为可以这样分配空间:
malloc(sizeof(struct XXX)+ buff_len);
看出来好处没有?直接就把buffer的结构体和缓冲区一块分配了。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因为现在kongsuzu其实变成了buff_len长度的数组了。
这样的好处是:
一次分配解决问题,省了不少麻烦。大家知道为了防止内存泄漏,如果是分两次分配(结构体和缓冲区),那么要是第二次malloc失败了,必须回滚释放第一个分配的结构体。这样带来了编码麻烦。其次,分配了第二个缓冲区以后,如果结构里面用的是指针,还要为这个指针赋值。同样,在free这个buffer的时候,用指针也要两次free。如果用空数组,所有问题一次解决。
其次,大家知道小内存的管理是非常困难的,如果用指针,这个buffer的struct部分就是小内存了,在系统内存在多了势必严重影响内存管理的性能。要是用空数组把struct和实际数据缓冲区一次分配大块问题,就没有这个问题。
如此看来,用空数组既简化编码,又解决了小内存碎片问题提高了性能,何乐不为?应该广泛采用。
而我要说的是:
1.不要指望在所有的编译器上都能得到比想要的结果
2.从生成的最终代码来看,这种写法并没有性能上的优势
参照我的工作,我们假设一个数据报文(及其相关信息是这样定义的)
struct Packet{#if (NAT_SUPPORTED)
struct NatInfo natInfo;#endif#if (FIREWALL_SUPPORTED)
struct FWInfo fwInfo;#endifchar data[0];};OK,就写这么多,这个结构用来封装一个数据报文,如果产品需要支持网络地址转换,它就会加一个附加的NAT信息的结构,如果支持防火墙,同样的会加一个防火墙的数据结构,至于是否支持这些特性,是在发布的时候根据市场的需要做出的,只需要更改一个头文件中这些宏定义就行了。而data这个指针就起到存放实际的报文数据的作用。
现在我们认为data这个指针可以得到报文数据,他工作的挺好。
突然某一天一个市场人员说需要一款产品,既不需要防火墙也不需要网络地址转换,因为用户不愿意为这些额外的功能掏钱,那么公司就会将这两个宏关闭然后给这个吝啬的客户单独编译一个东西,这时候,错误发生了,因为这个结构的大小是0。
据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当你的项目规模达到某个水平的时候,最好采用标准的“最小集”,不要试图用任何扩展的东西,扩展的最后结果,可能是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