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文学赏析《西游记》两千字左右

如题所述

  
文学赏析《西游记》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西游记》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写唐僧身世及取经缘由。第三部分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捉怪 ,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 ,历尽九九八 十 一难,终于取回真经,成了“正果”。 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孙悟空那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先看孙悟空的诞生,“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风化一石猴,五官俱全,四肢皆备……”他的出场似乎就已经为他以后的不凡埋下了伏笔。
  孙悟空是一个个性十足的人物。一部《西游记》的情节发展史就是孙悟空形象性格的形成史、发展史。作品是围绕着孙悟空如何战胜各种妖魔鬼怪险阻艰难来结构全文的。在众多人中,孙悟空也是最惹人喜爱的。被压在五行山下之前的孙悟空,访师求道,学得了超常本领,而后闯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入地府撕生死簿,闹天宫推翻了金銮宝殿,这个天真烂漫的孙悟空的身上有着独特的个性。
  我觉得以下几个部分最能体现“齐天大圣”的个性 :
一、闯龙宫取金箍棒
  猴王到龙王那想要臆见得心应手的兵器。他看见了那定海神针,然后又对天光看处,上 有“如意金箍棒”一行字,且那金箍棒可大可小,并道:“你都站开,等我再叫他变一变看。” 在这段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他独来独往,充满自由,我行我素的性格
  二、入地府撕生死簿
  孙悟空打了阎罗王差来的勾死鬼,挥动金箍棒,一路打了森罗殿,并强行勾销了生死簿 上同类的名字,然后摔下它道:“了帐,了帐,今番不归你管了!”从这段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调皮是猴子的天性,且凡是他想做的,谁也无法阻挡。
三、大闹天宫
  孙悟空守蟠桃园监守自盗,将“千年一熟,人吃霞举飞升,长生不老”与“九千年一熟, 人吃了能与天同寿”的熟桃掠食一空。还将蟠桃宴上的玉液琼浆,百味八珍,佳肴异品,偷食了个饱。又推倒太上老君的八卦炉。 大闹天宫的故事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蔑视皇权、敢于造反的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可以看出他叛逆,不愿受拘束,不墨守成规的个性。
四、取经路上
  (1)他故意叫猪八戒去巡山探路,自己则变成小虫,暗中监视爱偷懒的猪八戒。
(2)孙悟空为救乌鸡国国王向太上老君要金丹,老君开始硬是不给,讨价还价。可最后还是拿出一颗。悟空假装要尝尝,试试真假,一口吞下。

  这两个事可以看出他精明顽皮,还有一点爱捉弄人。 他天资聪明,思想跟行动都敏捷如风,他虽奉命保唐僧上西天取经,但仍有猴性。
  
作为全书的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鲜明。充沛的生命力及勇敢、智慧和毅力于身。在他的身上,闪耀的是英雄的风采,凝聚的是自由勇敢的灵魂,凡是他想做的,谁也无法阻挡。他生来就不服天地管。这也常常造成了师傅误解,因而屡次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这更突出了他的个性,使他同古代小说中描写的其他英雄人物有了明显的区别。

  孙悟空那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大无畏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

  我想作者之所以可以塑造出孙悟空这样的文学形象,与作者的人生经历也是分不开的。吴承恩一生不同流俗,刚直不阿。他才高而屡试不第,壮志未酬,只能空怀慷慨,抚事临风叹息,很可能与他不愿作违心之论以讨好上官有关。生活困顿给吴承恩带来的压力并不小于科考的失利。父亲去世以后,他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开支,但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活口的手段。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后世很多人都说《西游记》是反封建的力作,孙悟空是自由的化身。这与我的看法也是不谋而合。《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孙悟空的积极乐观、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其实《西游记》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很多人物都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

  但是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孙悟空———美猴王,聪明勇敢的化身,我们心中崇高的形象!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刻画得非常好。猪八戒是一个喜剧形象,他憨厚老实,有力气,也敢与妖魔作斗争,是孙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满身毛病,如好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他甚至还藏了点私房钱,塞在耳朵里。他的毛病实在多,这正是小私有者的恶习。作者对猪八戒缺点的批评是很严厉的,但又是善意的。他并不是一个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大二文学赏析《西游记》两千字左右
第一部分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写唐僧身世及取经缘由。第三部分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捉怪 ,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 ,历尽九九八 十 一难,终于取回真经,成了“正果”。 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通过《西游记》中虚幻...

西游记摘抄2000字加点评
《西游记》不仅仅是一个神话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教会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勇敢地面对挑战,追求自己的梦想。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或许会遇到各种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西游记》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是一本...

《西游记》的两千字赏析,急急急急急急
孙悟空:所以西游记的灵魂人物应该是孙悟空。孙悟空本来是仙山上一块灵石,变化而成的猴子。因为胆识过人,受到群猴的推举为王。但是有一天他忽然感悟到生命有限,美猴王虽然在水帘洞中过著「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快乐生活,但是不能够天长地久。於是他抛下了一切,离家拜师学习仙道,从此就叫做「...

《西游记》读后感2000字
篇一:西游记读后感2000字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

写一篇《西游记》的论文2000字.
功劳.我还欣赏他的胸怀与集体的责任感,在取经队伍遇到内讧时他总是当着润滑油的角色,尽力解除师兄弟的误会.尽管他在《西游记》里的戏份很少,但是我我 也要送给他主角一样的掌声.沙僧的品格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我们这浮夸的一代少年.我们要学沙僧做人的低调,他的谦虚.因为在这个社会,张扬的人总是...

西游记两千字鉴赏
开篇第一诗: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这诗太浅显太易懂了,所以几乎不需要我多作解释,就是自我介绍《西游记》的主旨是“造化会元功”的,至于盘古开天什么的,这神话早已深入人心。

西游记读书心得2000字3篇
篇一:西游记读书心得2000字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中一朵怒放的齐葩。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风靡文坛, 故事 流传,广及民间,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雅俗共赏。如此之宏著怎一个“梦”字解决呢?不错,《西游记》它的艺术成就、人物塑造、思想内容等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而在这儿,我只从弗洛伊德的“梦...

西游记赏析3000字!!!
4.《西游记》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一—七回)主要写孙悟空的出世及大闹天宫等事情,后一部分主要写取经缘由(八—十二回)和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经过(十三—一百回)。有人认为这两部分存在矛盾,前面的孙悟空无所畏惧,崇尚自由,后面的孙悟空却显得老实本分,即使有反抗,也是缓和而又软弱的。但大多数学者...

你怎样评价《西游记》这本书
二、社会现实的写照 作为一部古代小说,《西游记》不仅仅是神话和传说的结合,更是对古代社会现实的反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礼教的束缚、等级的压迫以及人心的浮躁。然而,唐僧师徒的取经之旅,却为我们展示了希望与力量。他们在重重困难面前坚韧不屈,最终达到了“大乘法”的境界,这一境界象征...

对西游记的评价
二、深刻的道德寓意 《西游记》不仅是一部娱乐性的文学作品,还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寓意。通过唐僧师徒的历险故事,作品传达了忠诚、勇敢、智慧、忍耐等美德的重要性。同时,也通过妖魔鬼怪的形象,批判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弱点。这些道德寓意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艺术表现上的独特之处 《...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