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本常识

会计基本常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1

会计基本常识有下面五点:

一、现在增值税纳税申报实行比对申报,所以不管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在纳税申报之前,必须登录开票软件进行抄税后,才能完成纳税申报,如果税控被锁,或者是上个月忘记清卡,税控也会被锁,没法抄税。申报成功后,不要忘记清卡。

二、会计人收到增值税发票时,首先要检查一下增值税发票票面是否合格,如果有不合格的情况出现,要及时退回重写开具,票面检查完毕后,如果对增值税发票的真伪还不放心,可以登录本地税务机关的发票查询中心或者是税务总局发票查验中心进行查验。

三、会计要在本地财政部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会计继续教育的工作,会计证取消后,会计继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了,没有会计职称证书的,现在从事会计工作的,也要进行会计继续教育,从2019年1月1号开始,会计不进行继续教育,将不能从事会计工作。

四、从2019年1月1号开始,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开始实施,对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还有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的一些要求,专项扣除的标准,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需要留存备查的资料,会计一定要弄清楚。

五、虚开发票寸步难行,现在税务联合工商,公安,海关等部门对虚开增值税发票进行严厉打击,新的会计法实施后,如果会计有偷税漏税,做假账被税务稽查的,5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如果涉及违法犯罪的,以后将不能再从事会计工作。

六、从2019年1月1号,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的小规模纳税人将增值税起征点由月销售额3万元提到10万元,实施期暂定三年。

月报的一般纳税人和季报的小规模纳税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纳税申报,逾期申报的,不仅影响纳税信用等级的评价,还有可能被列入非正常户。

扩展资料:

会计要素:

1、会计六大要素:

(1)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4)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5)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时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6)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3、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4、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5、 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8
1.会计的两大职能:反映职能、监督职能2.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3.会计的四大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第3个回答  2019-11-01
哈哈,又是你的问题啊!我来回答,希望你满意
1,AC(主营业务收入和本年利润使用的是三栏式明细账,借方贷方和余额!至于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你想啊,那生产的时候,水电费啊,工人工资啊,包装费啊,明细多,自然要用多栏式明细账)
2,CD(这样的题告诉你一个方法,个人观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只要是说年末结账的,那么就要划双横线,并在横线下写“结转下年”,平时的月结和季结都是划单横线,所以选CD)
3,AB(这个题,出的让人模棱两可!一,看收入与利得的定义,最大的区别:收入是日常活动产生,利得是非日常活动产生,所以A正确。二,利得可以直接计如所有者权益,从而不对本期利润总额造成影响,而收入只能进损益,B项正确!至于C和D我觉得矛盾,既然经济利益都流入企业了,难道经济利益不会赠加吗?收入和利得最终都会使经济利益流入企业,自然增加利益)
还有上次那个问题
的最后一题
应该是ABCD
确实包括银行存款的核对
那D肯定是错的啦!收入和利得的最终结果都是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所以那个D是错的!
企业获得的专利权应该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第4个回答  2018-04-09
会计核算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涉及的内容很多,在一篇文章中不可能讲透彻,本文仅就会计核算的基本常识作简单的介绍。
一、会计与会计目标
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以货币为统一计量尺度,用有系统、有组织的科学方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记录、计算、分析、报告、预测、检查、监督,并为决策者提供有关的经济信息。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资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会计作为管理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
对于企业来讲,会计的目标主要有三点:
1、会计要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会计信息。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宏观经济的微观个体。没有企业的微观个体,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整体。在我国,宏观经济决策所需的大部分信息来源于会计信息。没有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对国民经济作出准确的判断,是很难想象的。
2、会计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民营企业要走自己发展的道路,必须改进生产经营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技术水平,走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效益高的路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会计提供的可靠的信息,决策者才能进行合理的决策,会计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才能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是会计服务于企业的一个重要内容。
3、会计要为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所必须的会计信息。满足社会各有关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基本目的。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作出的合理判断,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条件。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四项。
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它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反映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我国13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可分为三大类:
(一)总体性要求和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可比性原则
3、一贯性原则
4、相关性原则
5、及时性原则
6、明晰性原则
(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
1、权责发生制原则
2、配比原则
3、历史成本原则
4、划分收益性支出余成本性支出原则
(三)会计修订性惯例要求的一般原则
1、谨慎性原则
2、重要性原则
3、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四、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1、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二)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2、利润=收入-费用
五、资产
一般认为资产就是企业的财产,但是,会计上的资产有其特定的含义。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根据上述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1、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2、资产必须是能以货币计量的。
3、资产必须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的经济资源,必须具有使用价值。
因此可以说,凡是有助于企业目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而且企业有权使用,并且能够以货币进行合理计量的经济资源,则应当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
在会计实务中,资产通常按照其流动性分类。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在流动资产中,又可分为速动资产和非速动资产。速动资产是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款项等随时可以变现的资产;非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中的存货。在长期资产中,又可以分为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六、负债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负债定义为:“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负债是指已经发生的,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必须偿付的经济义务,这种偿付可以用货币、物品、提供劳务、再负债等债权人能接受的形式(包括债权人放弃债权)来实现。
2、负债是可计量的,有确切的或可预计的金额。
3、负债一般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到期日。
4、大部分负债是交易的结果,而这种交易一般是有契约,或合同,或协议,或者法律约束为前提的,由于交易并受法律约束形成的负债,可认为是一种法定负债,即依法必须履行的义务。
5、负债只有在偿还,或债权人放弃债权,或者情况发生变化以后才能消失。
负债按照偿付期限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这种区分的目的是要通过了解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相对比例,以大致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同时,通过对可用于支付的流动资产与近期需支付的流动负债的比例,可以了解企业的清算能力。
七、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亦称产权、资本,是指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它表明企业的资产总额在低偿了所有的负债后的差额,包括企业投资者投入资金以及留存的收益等。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中,为了反映所有者权益的构成,便于投资者和其他报表阅读者了解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及其变动情况,会计核算时,将所有者权益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四部分。
实收资本: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会计核算作为实收资本进行核算。
资本公积: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金中有些不能作为实收资本进行核算,包括资本(或股票)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这些项目构成了企业的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这部分净利润还没有分配给投资者;二是这部分净利润还没有指定用途。
八、利润的核算
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生产经营不当,则将出现亏损。
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
(1)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5)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构成上述公式的名词解释: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购买债券、股票所获得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和投资减值准备后的数额。
补贴收入:是指企业按照规定应收的政策性亏损补贴和其他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收入、罚款收入、呆帐收入、教育费附加的返还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处理固定资产损失、非正常停工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
主营业务收入:所以企业的营业执照都有规定该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在主营业务范围取得的收入称为主营业务收入。例如: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服务业的服务收入等。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与上述主营业务收入相对应的成本支出。例如: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商业企业的商品销售成本、服务业的服务成本等。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销售产品和销售商品的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在该科目反映。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业务收入。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租赁收入等。
其他业务支出:是指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或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材料、提供劳务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的税金及附加等。
营业费用: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工资、福利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用、差旅费、待业保险、劳动保险、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排污费、研究与开发费等。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贷款利息支出、存款的利息收入、外币的汇兑损益、金融机构的手续费及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所发生的其他费用等。
九、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过程中最后提出的结果,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总结。
编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向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其在经济决策中有用的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资料。会计报表的使用者主要有: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的有关部门、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
会计报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1、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企业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2、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国家经济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依据。
3、会计报表提供的经济信息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的依据。
会计的主要报表有: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即某一时点)所拥有的资产、需偿还的债务,以及投资者所拥有的净资产的情况的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业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
它的作用主要有:(1)能够提供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全貌,表明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是分析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资料;(2)反映了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以及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3)反映所有者权益情况,表明投资者在企业资产中所占的份额,了解权益结构情况;(4)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了解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略)。
2、利润表
利润表又称损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利润表把一定会计期的营业收入与其相对应会计期的税费进行配比,计算出企业一定会计期的税后净利润。通过利润表反映企业收入、成本、税费等情况,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
利润表的基本格式(略)。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它反映一定期间内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表明企业获得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
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略)。
以上介绍的,只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常识。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常识只能算入门,要具体掌握、灵活运用会计核算知识,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摸索与实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