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怎样成富豪的?

如题所述

李晓华,香港华达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1951年出生于北京。初二时“文革”爆发,1967年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呆了整整六年。后转涿县插队。返城风时回北京,当过锅炉工、炊事员,后下海经商,以一台制冷机起家。再去日本打工,继而办公司,后转香港办华达公司,财产逾亿元。1990年起将数千万美元资金返大陆投资,建多处实业,为公益事业损款数百万元。现有资产约10亿美元,产业遍布世界各地。

多舛的命运把李晓华抛进了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个体户的行列里。当年个体户不被人重视,但他们为了生存,默默地创业,艰难地发展着,其中的执着追求坚毅果断直到多年以后才被人们理解。

从事个体事业的李晓华所做的第一项果断决策是从广州买回一台他从未见过的果汁制冷机,并把它带到北戴河,发了他的第一笔财。

那一天,他漫步在广州街头,突然,那一件新奇的东西把他吸引住了。那是一个直径约半米的透明玻璃大罐子,上宽下窄,里边橙黄色的果汁鲜嫩嫩的,不知追随着一种什么力量,不安分地跳着。沿着玻璃壁上滑落下来的汁液像是锅盖上蒸腾的水汽变成的水滴,划着十分诱人的轨迹。

他站住了,站在了这个从未见过的“尤物”面前,不想走了。

十几年后,中国各大中城市夏天街头很常见的这种喷泉果汁制冷机,在当时,别说李晓华,全北京近千万人恐怕也没多少人见过,他当即下了决心:就买这个尤物。

“多少钱一台?”他有些怯生生地问售货员。

“四千元。”对方答。

那几乎是他身上所带的全部本钱。可他没犹豫,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我买一台。”

可店里只有两台,还是样品,不外卖。那东西在广东也是新生事物。

真是好事多磨。

他好说歹说,想尽办法,最后终于说动了售货员。

就这样,一趟广州之行,他没买众目所瞩的新潮时装和据说好赚钱的家用电器,而是抱着一台喷泉制冷机兴冲冲地回北京了。

他和妻子想到了一个绝好的地方:北戴河。

妻子对那里比较熟悉。过去她父亲夏季常常去那里度假,也带她去过几次。北戴河是北方有名的旅游避暑胜地,京津两市的各机关在那里都建有疗养院,干部们和普通居民也有机会都会去那里避暑。

在北戴河利用喷泉制冷机赚游客的钱。好主意!

李晓华说干就干。可是他口袋里已经没钱了,于是就拉了一个合伙人,他出设备,北戴河的朋友出场地和人员,一间冷饮商亭红红火火地开张了。

那一个夏天,这台冷饮机可出足了风头。大老远避暑的人们游完泳渴了,累了,或是在太阳底下走乏了,看到这个清爽冰凉的大玻璃罐都被吸引住了。冒着汗的人们排起了队,一杯接一杯,那种清爽、冰冽的感觉直沁心底。

那是一个难忘的夏天,已届而立之年的李晓华尝到了实实在在的成功,他的喜悦溢于言表。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商业敏感和决策能力充满了自信。

时间过得飞快。天渐渐高了,云渐渐淡了,太阳已不像往日那般炽烈,北戴河海滩上着游泳装的人越来越稀少了。如果这个夏天无限期地延长,生意一直火爆下去,该有多好呀!可四时更迭,自然规律无可选择,秋天来了,带来了北方寒冷的气息,冷饮机也终于可以休息了。

李晓华心思又活了起来,他在想,今年在北戴河独领风骚的冷饮机,明年肯定就不那么新鲜了,一些脑子动得快的人会紧紧跟上,那时,北戴河同样的冷饮机肯定会不下100个,竞争激烈可想而知,于是,他决定另辟蹊径。

李晓华的第二项果断决策是卖掉冷饮机,开办录像放映厅。

朋友得知他要将冷饮机就地让出,替他着急了:那简直是印钞票的机器呀!你怎么可以这么傻呢?

然而,事实又一次验证了他的超前意识,第二年夏天,这种冷饮机在北戴河海滨挤作一团,恐怕100台都不止。

李晓华笑了。利用手上的这笔“原始积累”,他又看准了一项从未有人涉足的新买卖。

聪明的李晓华发现,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当时的电影和电视根本无法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欣赏需要。他买了一台录像机和一个大屏幕投影机,在秦皇岛与人合作放开了录像,结果场场爆满,门口的票贩子把入场券炒到10元一张仍有人倾囊而出。

生意做得十分顺手,他的过人才智在有意无意之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旁人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了。

很快到了1985年,几笔漂亮的决策使李晓华成了北京个体户中的知名人物,这时的他可算得上响当当的大款了。当大部分中国人的商品意识还未觉醒的时候,他座下的新款奔驰280已在同行中抖尽了风光。

他完全可以就这样稳稳当当地走下去,找一个保险一些的生意做着,日子满可以过得舒舒服服的。然而李晓华丝毫没有功成名就的感觉,雄心无尽的他隐隐感到,他更宏大的事业必须在更广阔的世界中展开。

李晓华的第三项果断决策是出国留学。

1985年,出国留学尚未成风,李晓华并不想出国镀什么金,他想的是,出去了解了解国际商情,学习最现代的经营思想。他渴望着有朝一日能在世界大舞台上一展身手。

在日本,李晓华让自己从社会最底层干起,在中华料理店打工刷盘子,像普通留学生那样品尝生活艰辛的滋味。他觉得,如果不从这些做起,就无法全面了解日本社会。

后来他学会了一些日语,就又到商社去打工,学习以精明著称的日本人的经营之道。在这段“实战演习”的时间里,他悟到了日本人在经商方面的才干与精明,可以说他确实学到了许多,这趟日本之行他得到了很多。

1986年,经过一年的预备期实习过程,李晓华开始正式做生意了。他和日本人合作,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做香港和国内一些企业的代理,天赋的经营头脑和久经沙场练就的胆略使得他在日本寻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生意越做越顺手,钱也积攒了一些,那一段日子里,他忙于跑货、报价,天天忙得不亦乐乎。

偶然的机遇,让他在香港发现了当时正处于上升阶段的新产品“101”毛发再生精。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他认定,这一产品必将在日本市场产生轰动。于是他果断决策主动出击,出色的公关能力和灵活的处事技巧使他的公司成为“101”毛发再生精在日本的三家代理之一,从此,他的事业走上新的坦途。

在日本打出了一片天地后,李晓华的野心就又大起来了。他看到了世界经济的中心所在地并不在那块弹丸之地上,于是他又想着转移战场了。

这就是李晓华,这就是为什么他总能取胜并总是不满足的原因。他已觉自己正站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他必须也能够跻身国际经济的风口浪尖。此时此刻,他的境界已远非当年那个“京城大款”所能比拟。

他决定离开日本,南下香港安营扎寨,到这个自由贸易港去闯荡一番,因为他已经确信:“日本不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在香港,他成立了华达投资集团公司,那是1988年,此后,他搞旅游,搞进出口贸易、房地产、纺织品……

一系列成功的果断决策,奠定了李晓华事业的辉煌。一个赤手空拳的工人的儿子,靠坚毅果断,终于成为叱咤世界商场的亿万大亨。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感悟财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