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门下”和中书、门下是什么关系?

唐宋时期,设政事堂供宰相议事,后改名为中书门下。
那么有了这个中书门下之后,还有中书、门下和尚书这三省机构吗?
这三省机构和中书门下是什么关系?

中书门下是官署名。唐、五代、宋宰相处理政事的场所。唐玄宗前称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唐高宗时徙于中书省。开元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政事堂印也改为中书门下印,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五代、宋因之。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书门下和中书、门下的名称很相近,但是职能却是大不一样的,中书门下设立之后,中书、门下和尚书这三省机构依然是存在的,但是职权被大大削弱,这实际上是加强皇权的一个措施。中书门下不仅继续具有原来政事堂决策的权力,而且由于办事机构的设立,开元初年政事堂兼掌行政的权力也从法律上肯定下来,并在制度上得到了保证。中书门下掌握了从决策到执行的全部权力,成为最高决策兼行政机关。唐初以政务处理程序分工为特征的三省制名存实亡。

中书门下是宰相裁决政务的实体化常设机构,有自己独立的印、公文和僚属,其印称为“中书门下之印”,其独立裁决政务的公文称为“堂帖”和“堂案”,其僚属称为“五房”、“堂后官”。这是一套与唐前期三省制有着重大不同的政治体制,本文称为“中书门下体制”。相对于三省制来说,中书门下体制的基本特征是宰相有了裁决政务的常设机构,中书门下成为超然于三省之上的最高决策兼行政机关,使职和使职化的六部寺监成为政务执行的主体,涉及国家政务的公文书形成了新的上传下达程式。

你说三省机构和中书门下是什么关系,他们的关系就是名义上的平行,实际上中书门下完全压倒三省机构,当然,这是唐中期之后的事情了,唐初还是三省六部制正常发挥效用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说的很清楚:)

  中书门下
  唐代中期至北宋前期的宰相机构和官署
  唐初确立三省制以后,由于三省事权分立,往往产生弊端,尤其是掌握出令权的中书省和掌握政令审核的门下省不时因政见不同而互相扯皮,推委搪塞。有鉴于此,唐太宗遂决定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最早设置于门下省,后迁往中书省。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亦为宰相。
  随着地方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国家统治面临着许多新的转折,行政使职大量出现。在不断派遣使职的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一种新的行政机制,临时派遣的使职演化为固定的职务,并逐渐形成一个与原有尚书六部行政体系不同的、按照新的机制处理政务的体系。使职的出现和原有的行政部门使职化,势必与原来由尚书六部统领寺监和州县的行政体制发生冲突。而且使职因为有皇帝的特别授权,在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可以跨越尚书六部,直接向皇帝或宰相负责,这又进一步引起宰相制度和整个政治体制的变化。最为显著的后果是:由于中央使职行政体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取得对地方政务的领导权,中枢体制中三省制受到冲击,三省制逐渐向三省合一制发展。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是中书门下体制建立的标志。
  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行政体制依然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使职差遣在安史之乱前已经很普遍,但安史之乱给唐帝国带来的一场全国性战争,为唐王朝的统治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从而促成系统的使职体系初步形成。尽管代宗和德宗初期有过恢复三省制的改革,但都未能坚持。到贞元时期全国政务汇总于中书门下,中书门下作为行政枢纽的地位终于巩固下来,并奠定了五代及两宋宰相制度的基本格局。
  中书门下体制建立以后,三省机构依然存在,且三省出入命令的分工在形式上更趋严密和完善。但三省与宰相分离,中书门下成为宰相府署,独立于三省机构之上。在这种体制下,中书门下直接指挥诸使、诸郡、诸军执行政令,宰相对于行政事务的干预越来越强,甚至直接下行过去由尚书六部处理的事务。宰相与君主的联系更多的作为“参总庶务”的政务官,而不再是“坐而论道”的咨询者。这是中国中古时期君相关系和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重大转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3-08
中书门下是个地名吧?!!就像现在的校长、书记办公室差不多。
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丞相
中书省的职责是起草皇帝的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由中书起草的诏书。后经皇帝盖印,交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工、户、礼、兵、刑、吏)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3个回答  2010-03-08
中书省 起草诏书

门下省 审核政令

尚书省 执行决策

中书门下或政事堂是中枢机构,宰相级官员的议事决策部门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是“中书门下”体制建立的标志。
  宋朝在宫城内设置“中书门下”,“中书门下”的首脑官署和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或称“政事堂”。“中书门下”的长官在北宋前, 为分散宰相的权力,进行官制改革,撤销“中书门下”,将其职权分归门下、中书、尚书三省。
  根据上述史料,“中书门下”和中书、门下是平极关系。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