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韵的中州韵在京剧中的应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中州韵在京剧中的应用,大约可分为三类:尖团音、上口字、四声调值。
一、尖团音
中州韵在京剧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尖团音。京剧分尖团是最不成问题的问题,只要对京剧稍有了解的人都能说出点儿道理来,但要是用最简单的话说清楚也不容易。用两句话把尖团字说清楚,第一句给想知其然的朋友,第二句给想知其所以然的朋友。为表达清楚,我们找两个字作代表,“箭”表示尖字,“见”代表团字。
在北京话里,声母 j q x 可以拼 i 打头的韵母,比如 ian(见), iao(交), ie(姐) 等等,其中很多字在京剧的发音里头跟北0京话是一致的,如“见”,我们管这些字叫团字;而其他有些字在京剧的发音里头跟北京话不一样,可以跟声母 z c s 拼在一起,而北0京话里却没有这个语音地位,比如 zian (箭),我们管这些字就叫尖字。只讲北京话的人是无法靠任何其他条件分辨团字跟尖字,唯有死记硬背。这是第一句。
在切韵音系所代表的中古语音系统里头,也可以列出声母表来,就如今天的 b p m f, d t n l 一样,其中有两套声母,一套叫“精组字”,声母代表字是“精、清、从、心、邪”;另一套叫“见组字”,声母代表字是“见、溪、群、疑”。这两套声母里来的字在今天的北京话里都有声母读成 j q x 的,如“见”跟“箭”,北京话发音上没有分别。但是这些字在京剧里,凡是从“见组声母”里来的字跟ian, iao, ie 等 i 打头的韵母拼在一起的,声母都是 j q x,就是团字;凡是从“精组声母”里来的字跟ian, iao, ie 等 i 打头的韵母拼在一起的,声母就是 z c s,就是尖字。这是第二句。
所以说,所谓尖团字,在古代根本就是从不同两套声母里来的字,因为语言的发展,这些字在北京话里已经合并了,而在在京剧所本的方言里还是有分别的。目前,中州官话区的很多地区,例如河南洛阳等,尚保留着尖团分明的语言习惯。
二、上口字
一般人认为,京剧的上口字来源于湖广音,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因为固然在京剧形成的早期由于谭鑫培等人将湖北方言带入京剧唱念中,但很多发音规则则是中州官话,并且 湖北省内襄阳等地,其自身亦属于中州官话区。
例如,“药”与“要”、“脚”与“交”,“月”与“岳”等等,在中州官话(尤以汴梁音为明显)中,发音本不相同,分别念“yuo”与“yao”,“jiuo”与“jiao”,“yue”与“yuo”等,而这些字在京剧韵白中上口与不上口的分别,正是依据中州官话(以开封音最为明显)的语音。
科、课、棵等字,在中州官话(开封音)中念“kuo”,而克、客、刻、渴等字在中州官话(开封音)中念“kɛ”或“ke”,和、河等字念“huo”,而喝、核等念“he”或“hɛ”,这些字在京剧韵白中上口与否也来源于中州官话。
非、飞、费、废、肥、肺等字,在京剧韵白中念“fi”,与中州官话(开封音)的发音一致。
恋字在京剧韵白中念“luan”或“lvan”,亦同中州官话发音。
而其他上口字的类型如“庚青韵”并入“人臣辙”,以及部分“姑苏辙”字发“衣期辙”的音,如出、珠等,则来源于湖广音。因此,京剧上口字的来源是中州官话和湖广话两部分。
三、四声调值
京剧韵白及演唱的字音,其四声调值并没有统一标准,基本上是中州韵、湖广音及京音三者的杂糅。虽然经过不断改革,京音(或者说普通话)的比例逐渐加重,但在传统戏中,中州韵的存在依然相当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州官话中阳平字调值为“42”,近于普通话的去声。在京剧韵白及演唱中,如老爷、娘子、亲娘、如此、小人、大王等,阳平字均为降调,发低音,接近于中州官话。
其次,中州官话上声字调值为“55”或者“54”,接近于普通话的阴平。这种上声字高唱的例子,在京剧中十分常见。如《凤还巢》中“母亲不可心太偏”一段,母、古、脸、枉、倘等上声字,皆发高音。《荒山泪》“父子们去采药未见回程”中,程砚秋演唱的“子、采”两个上声皆发高音,如阴平。《六月雪》“他把我老婆婆扭到公堂”把“字高唱如阴平等等。
另外,中州官话中去声字降调幅度较低,同时尾音有小幅度上翘,形成一种类似于普通话上声的效果,但是幅度较小。在京剧韵白及演唱中,不少去声字皆有尾音上滑的例子,如《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看、大、在、帐、睡等去声字,都是前低后高,或者先降调,尾音再上挑,符合中州官话的发音。而其余王字也如中州官话唱降调旋律,稳字也没有像普通话一样逢上必滑,而是如中州官话一样唱中高平调。
总之,京剧传统戏的四声是在中州韵的基础上,杂糅了湖广音和京音,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富有韵律感的念白,及韵白,其演唱也是同样如此。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