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大学生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

谈谈大学生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

要治病首先病人得知道有病才行。我们得把病根告诉他。启发他思考。像自身免疫一样,自我的反思才是知行合一的开始。
下面是我复制我以前写的一段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大学生的精神环境:
学生的精神树立主要由教育和社会大环境共同影响组成。
历史因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从五四开始真正的变迁,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一民主任务。清末的洋务运动就开始学习近代西方科学。五千年的传统的教育告诉我们自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族的危亡使当时的学生树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伟大志愿。这是五四的一代,她光辉永存!建国后新中国为了强国自立。把这一任务归纳为“落后就要挨打”一句话植根于人民心中。进而学习西方文化的波及面在中国也就越来越大。
教育方面: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基本是由清末学习西方得教育制度和我国近现代教育制度结合而成的。自1909年清政府学部奏请实施中学“文实分科”为标志,我国文理分科的这种受西方文化影响至今整整走过100年。决策者的想法是对的,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用于自强。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我们耳熟能详。但后来发展就没有结合中国自身实际和调查西方文理分开的历史成因做起。起初西方的理工和文学艺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缪斯在希腊神话中就是掌管科学和艺术之神。文理的分开源于在十六世纪,科学进入分析阶段。实验室科学的倡导者安培劝说其他科学家要像个自然的征服者,把力量集中在专门的科学目的上还来成就夺目。而我们中国的理工科学生虽然有专门的实验课程,但要想真正动手做实验的少之又少,毕竟我们的国家落后。高校没有那么多资金建设全面大型的实验室。所以可以理解为我们在学习西方科学方面抢步了。空谈理论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大学生的精力没有实践的地方这就是现状。文科也是同样,文学价值得不到发扬与社会认可。这使得文科学生已经越来越走在社会的边缘。
社会环境: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后。对于物质文明有了很大进步,但精神文明却没有同步跟上。财政的收入成为检验发展成败的结果。高楼大厦、城市的钢筋水泥是现代化的标志。经济成为当代的风向标,强势的物质风向这不单影响着社会。也同样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重物质轻精神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现象。背离儿时成为科学家、思想家的理想的状况已经成为事实。90年代诗人自杀现象就是精神文明失败的一个警告。诗人用他们敏感神经和脆弱的生命,以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时代思想的变迁!而我们当代学生就生在那个年代受此影响。教育如此,社会如此。社会变迁带给我们学生很多迷茫,我们缺少一个正确的引导。思想上的指路灯。学生的思想就像田野一样,不种上庄稼土地就会杂草丛生!
中国未来的大师一定出于文理通汇!而中华民族的兴盛的前提一定源于分析问题的和谐统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