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土木堡事变后,也先大军仍灭不了明朝?

如题所述

第一,于谦迅速做出反应,让瓦剌也先手中的王牌变为“废纸”。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明英宗朱祁镇被瓦剌俘虏。得知消息后的也先大喜过望,他知道只要带着朱祁镇南侵,明军是不敢强烈反抗的。

只要把朱祁镇放在队伍前方,明军会投鼠忌器。一旦谁误伤皇帝,谁就是“杀头之罪 ”,毕竟皇帝是“真龙天子”的封建观念已然深入人心。再加上明军大败、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回明朝后,举国震惊,士气低迷,不利于防守作战。于谦当然能考虑到这些因素,所以他“为国家和生民计”,决定废处朱祁镇的皇位,让他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钰继位。如此一来,也先手里的皇上就成了太上皇,对明军的威慑力也就小了。

第二,明军主力尚在。尽管土木堡之变折损几十万明军,但全国各地仍有上百万军队服役,只要时间允许就能调兵遣将,让全国精锐奔赴京师打退瓦剌。在于谦运筹帷幄之下,明军防守得当,终于撑到各地军队前来营救并成功击退瓦剌也先的进攻。

第三,攻打北京城是瓦剌的“短板”。作为少数民族之一的瓦剌擅长的是野外作战,而非攻城战役。特别是像北京城这样防御设施完善的大城市,进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所以,即使也先已经打到北京城下,但依据城池之险的明军仍然能拒敌于城门之外。

第四,于谦指挥有度。如果没有于谦拼死抵抗,明朝或许已经灭亡。当明英宗朱祁镇被俘虏的消息传回北京城时,许多大臣提议迁都南京,将半臂江山拱手送给瓦剌。朝堂上主和谈、迁都的声音大如浪潮,只有于谦等人力排众议,定下防守北京、拒敌于国门之外的作战部署。定下之基调之后的于谦充分利用手头军队,将防守难度最大的城门留给自己,好几个日夜没有合过眼,身先士卒,作出表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1
因为当时于谦迅速做出反应,让瓦剌也先手中的王牌变为“废纸”,然后明军主力尚在,攻打北京城是瓦剌的“短板”
第2个回答  2020-09-13
因为明朝军队的主力还在,并且还有于谦正确的指挥,所以也先大军仍灭不了明朝。
第3个回答  2020-09-10
也先凭着明朝上下过度自满的机会,取得了土木堡之变的胜利。但很可惜,他却不能将此役所获得的战略优势加以利用,自大的认为大败明军并俘获明英宗后,明朝指日可下,反而没了土木堡之变中的果敢和机智。这给了明朝留守朝廷,以从容应对,协调调度的机会,最终使瓦剌失去了灭亡明朝的最好机会。
第4个回答  2020-09-11
因为当时明朝除了京师的部队外,还有山东的备倭兵山西的重兵集团,即使京师的部队被消灭,但是只要守住北京城,其他军队会迅速增援。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