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为何做状元二十几天就被车裂而死?

如题所述

自科举兴起以来,状元郎几乎就成为天下士子羡慕嫉妒恨的对象,毫不夸张的说,人人都希望有机会成为状元,而一般情况下,考中状元,也就意味着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个人,因为考中状元,结果遭来杀身之祸,这个人叫做陈安,被称为历史上最悲惨的状元郎。

陈安,福建闽县人,生于明朝初年,自小就被称为圣童,尤其善诗文,成年后更是名声在外,与林鸿、陈仲完等九人并称“闽南十才子”。洪武三十二年,朱元璋举办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科举考试,主考官为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

当时,陈安也有幸参加了这场考试,并成功高中榜首,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本来,这对陈安来说,是一件幸福荣耀的事情,他自己都还等着骑高头大马游街。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陈安的命运,也改变了传承近八百年的科举制度。

事情是这样的,这场科举考试,朝廷一共选拔了52位进士,但问题是,这52位进士竟然全部都是南方人,这本身就已经让北方的学子很不满,可偏偏凑巧的是,当时负责主考的三位官员,也全部都是南方人,这就让北方学子不得不怀疑这其中有舞弊的行为。

所以,在放榜的当日,北方的学子们就纷纷走上街头闹事,要求朝廷给个说法。这个时候朝廷里面北方的一些大臣,也纷纷上书要求彻查此事,于是朱元璋便下令严查这次科举考试。

但是,等到朱元璋派下去的复审官查阅了部分北方学子的试卷,发现他们写的文章确实明显不如南方学子。

其实,这个也能理解,自宋朝开始,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就已经开始远远落后于南方,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必然导致教育资源极不均衡,在这种背景下,南方考中进士的人数,自然开始远远大于北方。

据研究人员统计,整个北宋时期,考中进士的人数共有9630人,其中,北方人却仅仅只有400多人,连南方的零头都不够。同时,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一共出了89个状元,北方人却只占11个,由此可见南北教育水平的差距。

当然,这个理由显然是不能让当时的北方学子信服,尤其是当他们得知朱元璋亲自关注这件事后,更是越闹越凶。在他们看来,反正他们一个人也没有上榜,光脚不怕穿鞋的,闹到最后,兴许还会给点名额。于是,他们一口咬定这其中必定有暗箱操作,不断地给朝廷施压。

最后,为彻底把事情弄清楚,朱元璋下令将北方和南方所有学子的试卷全部调出来重新查阅。其实,到目前为止,朱元璋还并没有动杀心,他只是希望能够查明真相。

可坏就坏在,几个主考官们偏偏自作聪明,在朱元璋第一次要求彻查的时候,他们为表明自己不存在任何舞弊行为,就故意将北方文人中质量很差的试卷呈上去给复审官们查阅,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事情也可以得到结局。

但问题是,他们却没想到北方学子越闹越凶,最后朱元璋竟然要查看所有人的试卷,于是这件事情自然而然被暴露出来,虽然说,朱元璋在看完所有的试卷后,发现北方学子所写的文章,确实明显不如南方,但要说一个进士也选不出来,显然有些夸大,毕竟有些北方学子的文章其实也还不错,介于选和不选之间,选他们也说得过去,不选也能解释得通。

但问题是,先前主考官的行为,明显就是欺君,更让人隐约觉得这其中就是有舞弊的行为,所以朱元璋为整顿考风考纪,就以此为借口,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科举舞弊严打运动。于是,主考官王府纪,复审官张信、白信蹈等人全部被处死,84岁高龄的刘三吾由于年老被免去死罪,但也发配边疆,这个事件也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南北榜案。

至于状元陈安、以及榜眼和探花,也都因为这件事被革除功名,随后被朱元璋下令车裂处死,而此时距离他们高中仅仅过去20天,着实让人可惜。这件事结束后,朱元璋就开始实施南北取士的制度,而科举制度也就从此分为南北两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陈安的命运之所以如此悲催是因为他那届科举正好发生“南北榜案”,此案发生之后陈安因他人的恶意陷害而被朱元璋下令处死。陈安也被叫作陈安阝,出生于地处南方的福建。刻苦学习的他在洪武三十年的那届科举考试中成功高中状元,而且十分凑巧的是这一届高中进士的考生与他一样都是来自南方地区,且负责评阅试卷的主考官也是出身南方。

如此凑巧的考试结果出来之后立刻引起了那些北方考生的不满,不满自己名落孙山的北方考生便纷纷联名投诉,声称这届科举存在舞弊现象。伴随着这些学子的抗议,这件事情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最后更是惊动了朱元璋。得知此事的朱元璋自身十分生气,于是下令彻查此事,为此他专门成立了一支由十二名官员组成的调查队伍,陈安便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一番调查之后,最后的调查结果证明此次科举并不存在作弊问题抑或是考官偏袒等问题。而朱元璋本想借由这次调查增录一些北方考生,但是最后呈阅给他的考卷都缺乏水平。这样的结果是那些北方考生无法接受的,而且一些出身北方的官员也开始加入抗议队伍要求再一次复查考卷。与此同时,还有人开始说朱元璋所看到的那些低水平试卷其实是陈安有意挑选出来蒙混朱元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让朱元璋以为北方学子缺乏才情。

此番谣言一出,朱元璋再次震怒。不久之后,朱元璋突然下旨将此次科举主考官一一定罪,而身为本届科举状元的陈安最后也被处以极为残忍的车裂之刑。这之后不久又进行一次廷试,这一次录取的则都是北方学子。因为前后两次考试结果分别全是南方人与北方人,所以这次事件又被称为“南北榜案”。

第2个回答  2020-09-08

陈安这个名字,在历史上留下的印记总共有两次。一个是魏晋南北朝的陈安将领,另一个便是我们今天所谈的“闽中十才子”之一,明朝第6代状元陈安。说到状元,基本上都象征着荣耀高官,恩宠不断,可是在陈安这里却变成了车裂。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落任又处以极刑的状元郎,他恐怕也是古今第一人。那么陈安到底是犯了何等大罪,以至于让人无视他的才华,直接赐死?

查阅资料发现,历史上对陈安的记载只是寥寥几笔,而这其中描写最多的就是关于他的死。有人说陈安的死是因为他选错了时机,不该在“南北榜之争”时期大显身手以至于成了历史的牺牲品。也有人认为陈安的死是源于他自己的缘故。“南北榜之争”其实在各个朝代都有发生,只不过明朝时期此案件进入了高潮。

明朱元璋时期,也就是洪武三十年,科举考试拉下了帷幕,与此同时一批人的命运也在无形中发生了改变。科举成绩公布后,一片哗然,被录取的52人中竟全部都是南方人,这让北方人对此次考试结果产生了怀疑。而在得知主考官也是南方人后,就更加认为此次科举内存腐败,就这样,原本该坐等被安排官职的陈安被牵涉到此事件当中。另一方面朱元璋为了平息北方人的怒焰,便派人复查北方人的科举试卷。不过复查的结果就和刘三吾的评定结果相同,也就是说刘三吾并没有徇私舞弊之嫌,所以朱元璋便下令维持原榜不变。

复查的结果并没有让北方人感到满意,他们仍然感觉不公平,并上书朱元璋说,复审官员在评审的时候故意将北方人不好的卷子挑出来供皇帝批阅。于是不管是参与科举考试的学子,还是入朝为官的北方官员,都开始参与到这次关于南北之争的事件中去,而“南北榜之争”也愈演愈烈,刚刚登基为帝的朱元璋意识到这件事情已经不仅仅是科举考试的问题,已经上升到了政治层面,如果此时不做出一点举措的话,不利于江山的稳定。

于是朱元璋便下令将参与复查的陈信等人分尸,而陈安也因为参与复审时没有对试卷进行明确的批注,标语被定罪:有惑圣览。刚开始朱元璋对陈安的惩罚是流放到边远地区,后来又改为五马分尸,就这样,一代才子状元郎刚做了二十几天就被杀害了。同年6月,朱元璋又进行了一次科举考试,而这次由他个人亲自阅卷,录取人数全为北方人。所以“南北榜之争”,又称“春夏榜之争”。

关于陈安之死,大多数人说的都是被冤死。因为历史上记载,春天的那场考试不管是初次阅卷还是复查试卷答案都是一样的。那么也就是说当年参加科举考试的所有北方人都比不上南方人,所以也就出现了录取人数全是南方人的结果。可是试想一下,录取人数52人全部都是南方人,这差距也太大了些,如果说差个一个两个还可以接受,可是差距这么多,换成对象是南方人估计他们也会怀疑其中有猫腻。

第3个回答  2020-08-31
因为他牵涉到明朝最大的南北榜案中,他本人并没什么错,只不过受到了牵连。
第4个回答  2020-09-03
原因就是陈安涉入了当时的事件受牵连而死。1397年的殿试,朱元璋亲点前三名,陈安名列第一,录取全是南方人,北方学子一个没录取,于是爆发了明朝最大的科举事件,史称“南北榜案”。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