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的灭亡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影响

如题所述

元制的殖入,不仅仅影响於元朝一代,而且改变了後面历史的走势。朱元璋建立明王朝,由於严重缺乏立国者的创制智慧,几乎全盤继承了元朝的家产制(分封制)、家臣制、廷杖制、诸色户计、匠籍制、路引制、籍没制、肉刑与酷刑制度、人殉制、海禁制、宵禁制、粗糙的治理技术等制度遗产。
更要命的是,元制中保留下来的具有近代性的表现,却被朱元璋这个「土包子」坚决扔掉,比如重商主义的政策、对外开放的格局与宽纵的统治。
朱元璋似乎下定决心要将中国改造成为一个封闭而宁静的巨型农村,人民待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得擅自离乡离土,这个宁静的秩序不欢迎流动的商人、喧哗的商业,不需要太大的市场与太多的货币,人们基本上自给自足,即便有零星交易,也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国家的赋税也以实物税与劳役为主,连衙门办公的「文具纸张,甚至桌椅板凳、公廨之修理,也是同样零星杂碎的向村民征取」(黄仁宇语)。
至於开放的海岸线与嘈杂的海上商贸,更是不可容忍的,朱皇帝大手一挥,「寸板不许下海!」宋元时期负责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也被朱元璋改造成「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的机构,即接待海外朝贡使团、同时查禁海贾的国家机关。
元廷因为统治技术粗糙,表现出宽纵的特点。朱元璋说:「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他当上皇帝後,果然刚猛苛严,说禁海就禁海,说不许开矿就不得开矿,说廷杖就廷杖,说死罪就死罪。因而,朱元璋时代对於政治、社会、经济诸方面的控制,比宋元都要严厉得多。
明王朝的悲剧便是,它必须不断突破朱元璋设定的「洪武型体制」,才可能艰难地回归到「唐宋变革」的近代化轨道上来。到了晚明,随着匠籍制与诸色户计的松懈,月港的开放,海外巨量白银的流入,「一条鞭法」的推行,「洪武型体制」才宣告解体,繁华的工商业终於脱困而出。一些历史学者相信这一段时期出现了所谓的「晚明资本主义萌芽」。
可惜,此时距明室倾覆已经为时不远了。清人入关,中世纪制度又出现回潮:
RTISEMENT社会经济层面:清初恢复了严厉的海禁,强行将沿海居民内迁五十里;後海禁虽开,但乾隆又改「四口通商」为「单口通商」,又拒绝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通商要求;从草原带入奴隶制,「听民人投充旗下为奴」;禁止或限制民间采矿,「一切铜银坑俱封不开」。
文化生活层面:强行剃发易冠,以此强化民间对朝廷的服从;大兴「文字狱」;立碑严禁士子言事论政;大面积禁毁图书,「士民葸慎,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数之书,有一於家惟恐召祸,无问禁与不禁,往往拉杂烧之」,导致知识积累发生断裂,士民思想陷于禁锢;经「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後,江南士风出现了严重的奴化。
政治制度层面:清王朝拷贝了朱元璋开创的体制,同时又将它改造得更加不堪:大清皇帝既是八旗子弟的主子,又是国家的元首,还是日理万机的政府首脑。明朝式的皇权专制混合了草原式的主奴关系,致使整套体制显得非常怪诞,也为清末新政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我们都知道,清末近代化转型的目的,乃是建立君主立宪制下的「责任内阁」。但清朝体制跟君主立宪制的距离实在是太遥远了,改造起来势必要伤筋动骨,於是主政者拚命拖延,在野者则等得不耐烦,最後一拍两散。
追究起来,这首先应归咎於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皇帝直接当上政府首长,等於抽空了「责任内阁」的制度基础。清制因之,设军机处,作为皇帝机要秘书处。军机处与近代「责任内阁」的距离,甚至要远於明代内阁与「责任内阁」的距离。若是放在宋朝的「共治」政体下,将宰相领导的政府转换为「责任内阁」,我相信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一部分知识分子受了欧陆启蒙主义思潮的感染,又极不满清王朝应对近代转型的低能,开始思考一个沉重的问题:为什麼中国的近代化如此艰难?
但他们的思考不是从制度嬗变的角度抽丝剥茧,而是直接将炮口对准了中国的传统文明,认为是中国人的传统构成了近代转型的路障,是传统文化阻止了近代化。
这样的「文化反思」至五四时期全面爆发,在「破四旧」运动中达到顶峰,馀绪绵延至20世纪80年代的「河殇」症候群。这些西化的知识分子跪拜在「中国历史停滞论」的脚下。顺乎逻辑地,他们主张以全盤摧毁传统的极端激进方式建立「美丽新世界」。他们控诉传统婚姻家庭,拆毁祠堂,抨击宗族,砸烂孔家店,消灭士绅阶层,挖掘孔子墓,焚烧儒家经书,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改造国民性。
然而,他们设想中的「美丽新世界」直到最後,都未能建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30
有句话叫做崖山之后无中国/华夏(相对来讲)可以参考一下。明虽复辟,早已全非,蒙古元素满天飞!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