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养生延命录》、《食鉴本草》、《命根养生篇》、《血瘀论》。

我外公特别喜欢钻研养生之道,特要我为他寻找古典药书。有几本我已经找到了电子版的,但以下几本真的很难找到了,大家如果有下面的书籍请发到我邮箱中——cococjy@126.com
替外公谢谢大家了~!!
陶弘景——《养生延命录》、
费伯雄——《食鉴本草》、
陈士铎《命根养生篇》、
王清任——《血瘀论》、
朱丹溪——《饮食色欲箴》
有一本也可以。。。
re VCSWEET小柠檬 :我不需要翻译,要原文,而且要全部的,不过还是谢谢你了。
re cnestone: 我手头上有《上清修行经诀》;《白玉蟾》;《定 慧 之 路》;《百丈怀海大智禅师》;《寿世保元》;《万病回春》;《随息居饮食谱(王士雄)》;《格致余论-朱丹溪》;《脾胃论》;《上清天心正法》;《无根树》
需要的给我发邮件吧

  《养生延命录》
  此书为南朝陶弘景所著。陶字通明,晚号华阳隐居,生于公元456年,卒于公元536年,终年81岁。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据书中的记载来看,其养生思想属于道家体系,一方面主张闲心寡欲以养神,另一方面又主张吐纳导引以养形,此外,他对情志、房室、饮食等亦有不少论述。

  (原文)

  真人曰:虽常服药物,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皆损寿也。人欲小劳,但莫至疲及强所不能堪胜耳。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为快也。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劳动数故也。故人不要夜食,食毕但当行中庭如数里可佳。饱食即卧,生百病,不消成积聚也。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常如饱中饥,饥中饱。故养性者,先饥乃食,先渴而饮。恐觉饥乃食,食必多;盛渴乃饮,饮必过。食毕当行,行毕使人以粉摩腹数百过,大益也。

  ——《食诫篇》

  (按语)

  本段原文是饮食养生的重要文献,至今亦有巨大意义。其主要精神是要人们饮食有节,如“食欲少”、“不夜食”、“不、饱卧”、“食后散步”等。

  (原文)

  列子曰: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1),养生之方也。列子曰: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和之于始,和之于终,静神灭想,生之道也……人生而命有长短,非自然也,皆由将身不谨,饮食过差,淫淡无度,忏逆阴阳,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终其寿。

  太史公司马谈曰:夫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具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神形早衰,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故人之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形也。神形离别则死(2),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返,故乃圣人重之。

  (注释)

  (1)闲心劳形:闲心,是恬淡虚无之意;劳形,是小劳而不是大劳,小劳则气血流通,大劳则使形体劳倦。(2)神形离别则死:《内经》曰:“形与神俱,则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故神形离就会死亡。再次强调养生既要养神,亦要养形。

  (按语)本段原文着重阐述了形与神的关系,指出了养生的原则是形神兼养,这与《黄帝内经》所倡导的“形与神惧”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原文)仙经曰:我命在我不在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风邪者,皆由恣意极情,不知自惜,故虚损生也。辟如枯朽之木;遇风即折,将崩之岸,值水先颓。今若不能服药,但知爱精节情,亦一二百年寿也。

  (按语)

  这段原文响亮地喊出了“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口号,从而强调了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艰苦努力,这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就这点了,希望能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12
你好,你去当当网看一下,里面什么书都有的,而且免费送货的 ,十四经脉(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人体上共有409个穴位,包括14条经络上361个穴位和48个经外奇穴。这其中,有108个穴位遭受外力击打或者点击后会有明显的症状。而这108个穴位中,有36个大穴被历代武家称为“死穴”,意思是在遭受点击或击打后如果不及时救治,会有性命之忧之处。如果按照头面门、躯体部位、脊背门、腿足门四部分列出,它们分别是:
一、头面门:百会、印堂、睛明(左右双穴)、太阳(左右双穴)、人中、耳门(左右双穴)、哑门、神庭(左右双穴)、人迎;
二、躯体部位:膻中、乳根、期门(左右双穴)、神阙、中极、关元、气海、章门、太渊(左右双穴)、膺窗(左右双穴)、乳中(左右双穴)、鸠尾、巨阙、曲骨;
三、脊背门:肩井、大椎、命门、长强、肺俞(左右双穴)、厥阴俞(左右双穴)、肾俞(左右双穴)、气海俞(左右双穴)、志室(左右双穴)、海底;
四、腿足门:足三里(左右双穴)、三阴交(左右双穴)、涌泉(左右双穴)。
人体的头部最为脆弱,死穴有人中穴,白会穴,太阳穴。身体其它部位相对的抗击能力较强,但咽喉,胸口,背心,小腹等部位的“死穴”也仅次于头部的穴位,数目繁多就不一一列举。
其实所谓人的死穴是因为这些穴道处在经脉和血管及神经等重要的部位,当受到外力时很容易造成较严重的损伤,故名为死穴,并非真的一击就死。只有外界冲击力相当大的情况下才可能毙命。习武之人经过长期的锻炼,出手的力道和准确度都较常人高,故伤害性也比较大,这些穴位一旦被打中,轻则重伤,重则丢命。死穴由此得名。
很全的!!!!
第2个回答  2010-04-11
我发现见到你的贴子我收获真不少,劳烦你把你已经找到也晒出来让我们知道知道^_^

20100411你在补充里已经把书写出来了再不好意思让你发邮件了怪麻烦的,我想按照书名我差不多能找到了。言身寸~~~~~
第3个回答  2010-04-13
我是来帮你推荐一本书的 也是关于养生的 现在比较常见的就是曲黎敏的 今年好像是 张悟本的也行 只是个人建议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