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家事

请问有谁知道鲁迅的家事?请一一列举出来,
例如:1881 (什么事情)
我的语文作业吖!急急急!!
尽量 简短 一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07
鲁迅的母亲鲁瑞可以说也是出生名门。她的父亲曾经在户部做过主事,后来因病辞职回家。鲁瑞生于1857年,在八十七岁高龄的时候即1943年在北京辞世。她的一生也可以说比较坎坷。先是经历了鲁家的家道中落,后又经历了周家的家道中落。在她年轻的时候,丈夫因病去世,而人到晚年之时,又痛失爱子。她在六十岁的时候离开故乡,随子北上,一直没有能够再回家乡。晚年又独居北京,只与朱安女士为伴,直到走完她的人生之路。对于自己的母亲,鲁迅有着难以言说的心情。一方面,他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孝子,对自己的母亲既敬且爱。另一方面,在思想深处,他与自己的母亲又有许多难以认同的地方,因而常生苦恼。不过,从表面的日常生活来看,鲁迅对自己的母亲确实是尽到了一个儿子的责任和关爱。即使是在对待老人,赡养双亲的方面,鲁迅亦是一般人的表率。

大概是在鲁迅十三四岁的时候,周家发生了巨变。先是他的祖父因科场案入狱,后是他的父亲病重乃至去世,家里失去了支柱。从此,做为长子的鲁迅就开始了一段与母亲相依为命的艰苦生涯。也许是做为长子,遭受了许多的白眼和难堪,因而鲁迅也就十分理解母亲的不容易。所以在许多事情上,主要是生活方面,鲁迅是不愿意违逆母亲的。在这个问题上,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对自己婚姻的态度。他在接受了新思想的熏陶后,当然不愿意走旧式的无爱的婚姻。但因为这一婚姻是母亲所订,他就只好牺牲自己,作出了妥协,为母亲娶了一位儿媳,权当是母亲送给自己的一件礼物。而这妥协的结果是造成了他和朱安两人在感情和婚姻上的悲剧。鲁迅说过这样的话,母爱如同湿棉袄,脱了感到冷,穿着感到难受。这可以说的确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当然,对没有接受正式教育,对新的思想和观念毫无了解和认同的鲁瑞来说,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承认自己儿子的事业和劳动,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的。因而,我们可以说,在思想和观念上,鲁迅和他的母亲的确是有着相当大的距离的。但是,思想上的隔陌并不能使他们之间的母子之情隔断,鲁迅对母亲尽了自己最大的责任。

鲁迅是1912年随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的。行前曾返绍兴安顿家事,当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安排好自己母亲的生活。到北京后,他住在绍兴会馆,过着独居在外的生活。后来,周作人也应邀到北大任教。就经济而言,鲁迅,包括周作人,是周家的顶梁柱。绍兴老家只留下了他们的母亲和三弟。所以到了1919年,鲁迅便买了八道湾的住宅,自己亲自动手设计、整修房屋,又回到绍兴把老母及全家都接到了北京。那一年,鲁迅的母亲已经六十了。从1919年到1926年鲁迅离京南下的不到十年间,是鲁迅侍母最突出的时期。此前,或者因为年幼,或者求学远游,或者在外地为生计而忙碌,鲁迅总是不在母亲的身边。而经过了多少的离别,终于全家生活在一起,这一点对鲁迅来说是十分高兴的。鲁瑞女士虽然没有受过正轨的教育,但却能识文断字。据曾经长期在周家帮忙的王鹤照回忆,鲁老太太认得字很多,但是不大会写。曾经教他识字,学诸如《实用杂字》等入门读物,并且给他讲《水浒传》、《西厢记》等故事,使王鹤照懂得了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后来竟能记帐、读书。到了北京后,鲁老太太有了更多的时间看小说,鲁迅便常常为她买书。鲁迅曾对荆有麟说,“因为老太太要看书,我不得不到处收集小说,又因为老太太记性好,改头换面的东西,她一看,就讲出来:说与什么书是相同的,使我晓得许多书的来源同改装。”到了上海以后,鲁迅不在母亲的身边,不能常常给她买书,便从上海买了之后邮寄到北京。

1923年,周氏兄弟失和,鲁迅从八道湾迁出,借居到砖塔院。先是他带着朱安借居。但是鲁老太太在八道湾并不痛快,常常弄到没有饭吃的地步。据王鹤照回忆,鲁老太太曾劝王离开八道湾,说“还是离开这里好,免得受闲气。”可见周作人夫妇的确是容不得人的。鲁迅见母亲在八道湾处处受制,便借钱买了西三条胡同的房子接母亲来同住。虽然工作忙,他总要抽空与老太太坐坐聊天。他们母子间谈些什么,现在已难以索考,但不外乎这样一些内容。日常家务肯定是少不了的。在八道湾的时候,先是鲁老太太主家,后来是周作人的妻子羽太信子管事。鲁迅除了往家里交钱外,可以说是不管家事的。到了西三条,家里只有他们三人。人少了,但家事还是要商量的。另外,讨论鲁老太太所读的书也应该是经常的话题。据荆有麟说,鲁迅做中国小说史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鲁迅为自己的母亲多方收求小说话本,对这些东西有了许多具体的了解。这应该是他们之间经常的话题了。此外,据周作人讲,鲁老太太移居北京后,开始看报,“日备大小报纸两三份,看了之后与家人好谈时事,对于段张冯蒋诸人都有批评。”那么母子两在一起谈谈时事也是很有可能的。鲁迅在领了薪水之后,也常常买一些点心什么的东西拿回来,让家人改善改善口味。他总是先把点心送到母亲的房间,请鲁老太太选用,然后再送到朱安女士的房间,请朱安选用,剩下的拿到自己的房间。在鲁老太太的房间里,一年四季都备有点心什么的零星食品,这些大都是鲁迅在街上购买的。据王鹤照说,当年鲁迅返绍兴接全家北上赴京,一路上鲁迅让老太太坐卧车,自己坐二等车。到了南京,刚刚在旅馆住下,鲁迅就到外面买了南京有名的小吃肴肉和羊膏请老太太吃。1926年,鲁迅被章士钊解任,又遭到军阀政府的通辑,只得南下谋生,辗转来到上海。不在北京,不能亲侍母亲,但他对自己的家还是挂念万般。除了经济上的负担外,常常写信寄书。他曾两次返平,均为探望母亲的病况。

虽然鲁迅在生活上对自己的母亲十分关照,但并不能说他们母子之间在思想上就非常认同。事实是他们在思想上还存在着非常大的距离。鲁老太太爱读小说,却不喜欢“鲁迅”的作品。据荆有麟回忆,鲁迅的《呐喊》出版后,章衣萍的夫人吴曙天女士曾将《呐喊》送给鲁老太太看,而且告诉她《故乡》一篇最好。可是鲁老太太读完这篇小说后却说“没啥好看,我们乡间,也有这样事情,这怎么也可以算小说呢?”所以荆有麟说,在思想上,母子是相离太远了。但先生对于家事,多半还是依了老太太的主张。鲁迅曾对荆说过,“她们的成见,比什么都深,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顶多只能改变十之一二,但没有多少时候,仍旧复原了。你若再想改革,那他们简直不得了。真没办法。”但是,思想上的距离并没有影响鲁迅对母亲在生活上的关心。他对自己的母亲尽了一个儿子应尽的孝心。
第2个回答  2010-04-07
鲁迅在许多文章里,提到自己年轻时,家庭发生了变故。其具体过程是和他的祖父有关。

周家祖籍浙江绍兴会稽县,在历史上,乃绍兴的一个名门望族。鲁迅祖父周福清,生于1838年,1871年中进士,点翰林,步入仕途。然而他个性倔强,言语无忌,在官场中很不得志,仅做到七品知县,就被两江总督沈葆桢以“办事不力”而参掉,直到50岁时才被授为内阁中书。1893年,其母病故,当时官员父母之丧称为“丁忧”,必须离职守孝三年。这样,周福清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

周母去世时已79岁,可谓高寿。因而周福清也不太悲伤,但家族的衰败却使他忧心忡忡。一是自己三年后未必能官复原职,二是儿子们的发展都不如人意。长子周伯宜,即鲁迅的父亲,虽已是秀才,但接连几次乡试,都名落孙山。而这一年,又正是乡试之年,而且主持浙江乡试的主考官殷如璋又是自己的同年旧识,因此,他想通过疏通关节,为儿子博取一个功名。

1893年9月7日,周福清趁主考官的官船停靠在苏州码头之机,派家丁陶阿顺前往投书求见。然而,却弄巧成拙,被殷如璋连人带书一并扣留,押交苏州府处理。原来陶阿顺投书时,殷如璋正好和副主考周锡恩在一起,本已会意,可这陶阿顺是个生瓜,大嚷着大人既收了钱为何不给个收条就叫我走,于是事情败露。那时,虽然政府腐败、科场黑暗,但一旦揭露,惩处极严。为明哲保身,殷如璋也就“大公”而“灭私”了。

此案一发,层层上报,光绪帝大怒,下旨曰:“丁忧内阁中书周福清着即行革职,查拿到案,严行审办,务得确情,按律定拟。”迫于无奈,周福清为免牵连,便到县上自首。周家变卖田产四处活动,但此案业已“通天”,因此,谁也不敢相助了。

浙江巡抚松骏审案,周福清供认不讳。然而查遍律例,找不到治罪的依据。因为周虽想疏通关节,但未成;虽想行贿,但财未与人,且又投案自首,理应轻处。这难题松骏无法解决,推给刑部,刑部会审后判决为:“杖一百,流三千里”,流放地是新疆。后奏报皇上审批,而光绪帝刚亲政不久,有心整顿吏治,故决定从重定罪,为“斩监候,秋后处决。”

消息传来,周家一片惊惶。这一段时间中,周家都在悲伤和痛苦中度日。不幸之中万幸,光绪帝的大笔没有“勾”去周福清的名字,他幸运地由死刑改判监禁。据传,光绪帝开始是拟为“勾决”的,后不知何故又改为“免勾”。

周福清监禁在杭州,没定刑期,那要看皇上几时心情好才有出狱之机。

周福清虽坐牢,但这场案子的最大受害者却是鲁迅的父亲周伯宜。这一年他32岁,被革掉了秀才功名,成了普通老百姓。而他一不会种田,二不会经商,而派头却改不了,于是便靠借债和抵押度日。那一段日子,周伯宜整天阴沉着脸,还吸点鸦片以刺激神经。见他这样,孩子们都特别听话,妻子也处处体贴他。然而,周伯宜脾气变得越来越暴燥,吃着饭有时竟把饭碗掷出窗外。后来,周伯宜终于一病不起,家中遍寻名医,想尽办法为他治疗。作为长子,鲁迅当然身担重任,跑当铺,走药店,深深地领受了世态炎凉。然而这一切也无力回天,1896年,鲁迅父亲周伯宜去世,年仅35岁。

过了5年,1901年3月19日,周福清被赦免出狱。其时,义和团起义,京城大乱,清王朝千疮百孔,摇摇欲坠。新任刑部尚书薛允升依例奏请赦免周福清,光绪帝此时已成了傀儡,况且周又已被关押了8年之久,于是便批准了。

周福清得皇恩浩荡赦免回乡,家人自是喜出望外,但家门却从此一蹶不振,日益衰落。

1904年7月13日,周福清去世的时候,鲁迅正在日本读书。就是在这期间,鲁迅目睹了旧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认识了中国人被讥为“东亚病夫”的根本原因,知道中国人不仅需要医治身体,更重要的是医治灵魂,于是毅然弃医从文,成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1881鲁迅出生
1902鲁迅东渡日本
1903参加推翻清统治
1904光复会成立
1909回到祖国在杭州,绍兴任教
1923写《呐喊》
1926在厦门,广州任教授
1927定居上海从事文学创作
1930参加左翼作家联盟
1936鲁迅病逝上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4-06-06
鲁迅的家事,可谓是一部妥妥的民国版家庭伦理剧,充满了爱恨情仇、恩怨纠葛。
鲁迅的母亲鲁瑞,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一双儿女。她对鲁迅疼爱有加,却也不乏严厉管教。鲁迅幼时贪玩失学,鲁瑞一急之下,竟抄起家法狠狠地打了鲁迅一顿。鲁迅从此发奋读书,考上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鲁瑞却因操劳过度,早早离开了人世。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是一个腐朽堕落的旧文人,沉迷于赌博和鸦片。鲁迅从小就看不起父亲的为人,两人关系一直很恶劣。周伯宜晚年,因吸食鸦片过多,导致精神失常。鲁迅出于孝道,只得将父亲接回家中照料。周伯宜的疯病时常发作,让鲁迅一家苦不堪言。
鲁迅的弟弟周作人,性格懦弱胆小,与鲁迅的思想性格差异极大。鲁迅曾多次资助和帮助周作人,但周作人却并不领情。在鲁迅与周作人兄弟俩的恩怨纠葛中,鲁迅始终表现出了宽宏大量和对亲情的不舍。即使周作人在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人,鲁迅也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在临终前留下了遗嘱,希望周作人能够好好负责母亲的丧事。
鲁迅的家事,是一部悲欢离合、恩怨情仇交织的家庭伦理剧。鲁迅的母亲勤劳善良,却英年早逝;父亲腐朽堕落,让鲁迅从小就看不起;弟弟懦弱胆小,与鲁迅的思想性格差异极大,兄弟俩恩怨纠葛不断。在这些恩怨纠葛中,鲁迅始终表现出了宽宏大量和对亲情的不舍,令人敬佩不已。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