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消极作用有哪些?

谁来说说?

我要的效果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消极作用要大于积极作用.

从哪个角度,哪个点切入比较有把握?

希望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位大侠,专家,学者各抒己见. 要详细点,多几个角度,多点论据来证明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回答得出色的话, 悬赏积分加倍.拜托了.
大家多提供一点古今中外的例子的,来证明消极影响是大于积极影响的? 我是辩论用的,急啊....

前二个答案不是很满意,太理论化了,希望大家多来点例子,谢谢大家.

没人知道吗。。。。。。

腐败作为一种现象,人们在对其研究时,可以从政治、经济、人性等多种角度进行,但无论哪一个视角都与文化有联系。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广义的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即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和成果,与经济和政治相对应。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的世界中,其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维方式无不受到文化的影响。所以有学者指出:人兽之别,就在于人于本能之外拥有一个文化的世界,而动物只能本能地生存。所谓人是政治的动物、理性的动物、历史的动物、符号的动物、社会关系的总和诸种,均可概言为人是文化的动物。

一 腐败的传统文化分析

我们注意到,在有着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或地区,腐败的发生与表现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纵向来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因素对腐败的认定起着一定的作用;横向来看,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其腐败程度是有区别的。因此,从文化的角度研究腐败,主要就是研究传统文化对腐败的影响。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腐败之间的关系,说得确切一点是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和当代社会腐败的影响,主要目的是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中国出现大量腐败现象的一种因果联系。

笔者认为中国腐败的传统文化根源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传统文化中的“贪渎文化”

追溯历史,就会发现,利益交换在我国古代就被赋予一种道德的含义,现在的腐败现象在我国出现才没有遇到文化上的反抗。历史上的“贪渎文化”的表征有:轻视公德重视私人关系是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一个特点,“礼尚往来”这一戒律使人际关系中的利益交换具有一种道德含义;“千里做官为求财”则说明中国人心灵深处对在政府任职的一种世俗看法(经世济民,只是儒家的道德政治理想,而不是中国人,尤其不是普通民众的普遍理想);“法不责众”一方面使人们在犯罪之时有了从众的心理基础,另一方面使社会惩罚失去了效力。长此以往,贪污腐化的风行在官员中形成权力谋利的恶习,在民间可造成凡事以钱开路、行贿受贿的歪风。渐而腐败最终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行为准则,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社会心理,是为“贪渎文化”被国民心理所接受了的,贪渎文化进一步地加剧了腐败。

(二)传统的血缘宗法观念

血缘氏族是最初形成社会和国家的基本细胞,这是早期人类社会的共同特点。但是在西方,如古希腊,自出现城市国家以后,地域单位就取代了氏族单位。中国则不然,考古证明,中国境内国家的形成不但没有促使血缘氏族的瓦解,没有促使氏族单位为地域单位所代替,相反,它从一开始到后来,包括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建筑在以氏族父系家长制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和家族基础上的。社会的血缘宗法观念引出“忠”“孝”等传统道德规范。古代中国的血缘宗法关系,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古代中国的统治,另一方面却以种种腐败的形式腐蚀和瓦解一代又一代的政权。

首先,在古代中国官僚制的上下级关系中存在着浓厚的人身隶属关系和依附关系,这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扩张的反映。血缘关系就和官职关系结合起来,权力通过血缘宗法的网络进行流通,而把法律对官员的人事管理等权力架空,利用职权为亲属、朋友谋取职位,它不但本身就是腐败,还导致了进一步的腐败:贪污受贿,相互包庇,合谋乱事等等。其必然结果是做官成为有势力宗族的特权,利用官职维护本宗族的各种利益。因而增加了治理腐败的难度,因为它不但是组织性的腐败,亦是制度性的腐败。其次,不但在官场内部编织了一张张密密麻麻的关系网,在官场之外,亦存有一张张更大的关系网,这是中国血缘伦理社会的必然结果。大家都得依赖这张关系网,无法逃避。另外,前文已提出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说易使腐败蔓延的宗法伦理一方面腐蚀和瓦解古代中国的统治政权,而另一方面却起到维护政权的作用?因为中国腐败的一个特点是其广泛性,比比皆是的腐败已经在人们的心理层面被认可,即出现所谓“贪渎文化”。腐败的广泛性的另一层含义是腐败机会的共有性。亨廷顿说:“像一般的朋党政治或帮派政治一样,腐化给许多集团提供眼前的特定的和具体的好处,否则,这些集团便会完全被疏离于社会之外。因此,对于维持一个政治体系来说,腐化和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妙。腐败已被人们所接受,并且腐败使大家都有机会,虽然腐败造成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主与家族势力的矛盾,但是因腐败获得的利益却是一致的,所以它能起维护古代中国的统治的作用。但它维护的是一个腐败的政权。

(三)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

所谓“官本位”指“官”已成为社会观念和社会践行之本位,“经世济民”和“步入仕途而飞黄腾达”成了人生理想的最高追求和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它一方面荟萃人才,一方面也在摧残人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官”与“民”相对应,“官本位”之提法,本身就反映了“官贵”与“民贱”的传统思维的二分格局,它在观念形态和深层逻辑上造成了“官”与“民”的对立,在践行中亦如此。中国的“官本位”思想与古代中国的腐败密切相关的。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的出现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其一是中国的古代思想是围绕政治所思考所阐发。有人说中国的思想史只是政治思想史,思想为政治而考虑,人也为政治而考虑。步入仕途飞黄腾达便是人生理想最高追求和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其二便是上文所说的腐败的广泛性及腐败与利益的相关性,有职便有权,有权便有利。“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道出了读书人追逐仕途的理想和官之本位的社会观念。

(四)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思维有整体性和中庸的特点。中国传统哲学是“天人合一”,这必然衍生出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性,人与社会的一体性.它强调组织、家族和国家的“和谐”,即专制下的等级结构的严密有序,百姓对政府的绝对服从和臣属对君主的绝对服从。也因对“和谐”或“团结”的强调,即使出了乱子,也不可“家丑外扬”,因而纵容了种种腐败,产生了大量的内乱。中庸,具有严谨的科学含义,指人们思考和行为时,要考虑事物的“度”,但是由于王权主义的社会基础及其儒学的整体性质,“中庸”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所谓中庸的思维方式就是人们看待事物时采取不偏不倚和骑墙态度,进而导致古代中国官吏不思进取,畏于创新。无论是官吏还是普通百姓,走中庸之道,在问题面前采取骑墙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助长了腐败。另外,中庸还有平庸之意,即均等思想。在各方面都要求彼此彼此,你好我也好,你贪我也贪;树大招风,稍有冒尖,或比我多占了便宜,便暗中使计,玩弄权术,相互折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7-23
中国传统文化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消极作用有哪些?

------------------消极作用较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7-06
收“文化礼品”不算腐败...........
第3个回答  2009-07-14
加我教你整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